研究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护理手段的运用效果

2019-08-31 07:21贾光亮
智慧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肢体护理人员康复

贾光亮

(昌邑市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山东 昌邑 261300)

0 引言

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后有70%以上的致残可能性,患者各部分肢体功能受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水平,同时降低脑卒中的发病后的致残和致死率是当前医学界研究重任。故本文研究在社区脑卒中病人中开展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选取62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某小区62名患有脑卒中后遗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两组患者分为立项组与普通组,立项组中有男17人,女14人,年龄54-72岁,平均(64.7±8.6)岁,平均发病时间为(41.9±11.5)天;普通组中有男16人,女15人,年龄53-72岁,平均(64.9±8.9)岁,平均发病时间为(42.1±11.4)天。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发病时间等各项一般资料方面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同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接受MRI和CT检查已确诊为脑卒中,所有患者当前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本次实验符合赫尔辛基原则且所有家属都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立项组患者在家庭康复期时接受由专业的医疗团队提供的护理干预服务,除日常服用基础药物治疗之外,由专业的护理人员上门服务,提供专业的脑卒中患者护理指导,并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采取家庭亲人和社区医生、护士协同参与患者整个康复期的方式,社区医生提供在线问询,护理人员需按时定期上门随访,与患者家人共同承担患者康复护理的重任。患者除服用常规治疗药物之外还需加入保护脑部神经的要入,例如血塞通、银杏滴丸。普通组患者服用的基础治疗药物与立项组相同,在康复期仅采取常规的康复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与医师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定期电话回访患者康复情况[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3个月及6个月后的各项评分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前与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1.3 观察指标

为降低研究数据误差,研究中采取单盲法,在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前以及接受护理3个月及6各个之后进行肢体运动功能、独立生活能力评测,并评定患者接受护理前与6个月之后的生活质量。选用国际通用改良后肢体运动评价量表(FMA)评测患者肢体运动能力。使用功能独立性测评量表(FIM)对两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进行评定。患者对应得分越高代表独立生活和认知功能越好。使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专用生存质量评分量表(SS-QOL)评定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患者对应得分越高代表患者对应项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研究数据统一输入SPSS 19.0软件中运算分析,进行t检测,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初期的FMA与FIM分值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家庭中度过康复期时接受不同的护理模式3个月后及6个后时,立项组患者FMA与FIM分值均显著高于康复期间仅进行常规护理的普通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使用生存质量评分量表(SS-QOL)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以及护理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可知,两组患者在恢复期接受护理后,各项评分数值都有提高,立项组患者分值提升率显著高于仅接受常规家庭护理的普通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体生存质量评分见表2。

3 讨论

在本文研究中,施行社区-家庭协作网干预护理的立项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普通组患者,且所有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快于上肢,符合前人理论研究结果。实行康复性矫正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肢体功能评分,恢复大部分基础运动能力需要不少于1年时间的康复训练,恢复速率较慢的患者修复时间在两年之内[3-4]。有国外的研究学者认为形成固定损害后恢复时间不少于5年。立项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6个月之后生活得到显著提升,证实了康复介入对病人生活能力增强的有效性[5]。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采取家庭护理模式结合社区护理人员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帮助患者恢复大部分社会功能,极大程度上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肢体护理人员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