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病原学和相关的诊治策略

2019-08-31 07:21王启顺张清华
智慧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医学科监护室病菌

王启顺,张清华

(昌邑市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山东 昌邑 261300)

0 引言

重症医学科中的病人会具有器官功能不全的症状,同时,会具有病理生理紊乱、免疫功能低下的症状,并且在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影响的情况下,会使重症医学科院内病人感染事件出现的频率显著增大。从而医护人员应对院内感染的病原学资料实施全面了解,制定良好的预防与解决对策,进而使院内感染事件获得合理控制。现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62例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62例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0例,女32例;年龄在3-75岁,平均(55.63±3.14)岁,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进行本次研究,并在我院伦理委员会的监督下完成。

1.2 方法

在运用无菌操作手法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对患者呼吸道液体、腹腔液体、血、尿作为标本,使不同的检验科室对细菌进行培养与鉴定,同时会进行药敏试验,医护人员运用荧光定量仪对病毒与结核杆菌进行RT-Pc R的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参照所获得的数据,运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并运用χ2进行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的部位

通过实验可知,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人数最多,62例患者中45例为下呼吸道感染,占据72.58%,见表1。

表1 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的部位(n,%)

2.2 细菌耐药性结果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发现不同病原菌都具有耐药性,格兰阴性菌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等的耐药性在不断增强,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具有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等具有敏感性。

2.3 重症监护室院内微生物的感染情况

通过实验可知,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革兰阴性病菌占据的比重最大,62例细菌培养中56为革兰阴性病菌,占据90.32%,见表2。

表2 重症监护室院内微生物的感染情况[n(%)]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中的病人具有免疫力较为低下的症状,如果在受到病菌侵袭的情况下,抵抗力更会大幅度下降,并且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各种侵入性的操作,致使病菌入侵的概率显著升高。现今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与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抗菌药物的品种具有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将使病菌的耐药性不断提高,从而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概率便会显著上升,合理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便显得尤为重要[1]。医护人员应使病房中的阳光较为充足,及时的进行开窗通风,进而病房中的空气将会具有新鲜性,各种病菌获得一定程度的清除,并且医护人员每日应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将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严格的隔离,进而将能减少真菌空气感染交叉现象的发生。同时,医院应对废弃物进行严格的分类与回收,不应随地乱扔,医护人员在参照药物使用说明的情况下,对病人合理的运用抗菌药物,注意各种药物的注射用量,并且对用药后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严格的观察,当病人病情具有好转趋势的时候,对病人注射的抗生素数量应逐渐减少,致使病菌的耐药性显著降低。此外,医护人员应对病人进行防感染护理措施,每日对患者的口腔与皮肤进行认真的清洗,进而将减少因患者的皮肤屏障受损而出现的细菌侵入现象,创面中具有蛋白质,将会利于细菌的繁殖,并且部分病人具有皮肤瘙痒的症状,医护人员叮嘱患者不应抓挠皮肤,使皮肤处于干燥的模式中。

通过实验可知,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呼吸道感染患者45例,占据72.58%,腹腔感染患者10例,占据16.13%,泌尿系统感染患者6例,占据9.68%,血源性感染患者1例,占据1.61%;格兰阴性病菌56株,占据90.32%,格兰阳性菌4株,占据6.45%,真菌2株,占据3.22%。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发现不同病原菌都具有耐药性,格兰阴性菌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等的耐药性在不断增强,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具有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等具有敏感性。同时,护士还应知晓查房的重要性,掌握不同病人的用药剂量,对病房环境及时检测,当发现问题的时候,便应迅速进行护理,从而将使产生院内感染症状的人数较少,医院环境获得改善,患者的思想观念也会发生转变。同时,在具有合理的药物控制流程的时候,护士应实时评估病人的病情,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而在逐步护理的基础上,将使病房环境呈现积极的发展趋势,病房中的病菌数量减少,促进临床医学的积极发展。部分患者的抵抗力较差,当其气管中侵入某种细菌的时候,也会产生各种形式的并发症,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在此基础上,医生与患者应及时沟通,了解病人最新的身体状况,从而会促进临床医学的积极发展[2]。

目前,当医护人员准确监测到院内病原菌感染情况的时候,将会对各种病菌具有基本的认识程度,并意识到患者的耐药性,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时候,护士会最大程度的控制酵母菌类病菌的出现,改善患者的病情。同时,医护人员在逐步控制病菌的过程中,病人也能对病菌具有合理的认识态度,其将会主动与护士沟通,配合护士的护理工作,从而减少病人二次感染现象的出现,改善病科住院病人的情况[3]。此外,部分患者的胃肠道消化功能较弱,在其长时期被运用抗生素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便会呈现胃肠道菌群失调的现象,并产生多种形式的并发症,此种现象应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护士在对不同病人的临床现象进行了解的时候,应认识到胃肠道菌群的重要性,并了解到过多的抗生素会使病人胃肠道菌群被感染的概率上升,其应运用合理的方法改善病人院内感染的症状,使病人尽早出院[4-5]。

综上所述,对于重症医学科中的患者而言,其病情具有复杂的特点,并具有较大的感染发生率,从而病人的预后效果不佳,康复时间与出院时间会延后,患者花费的医疗费用逐渐增多[6-8]。因此,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应获得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其需采取合理的预防感染事件发生的措施。

猜你喜欢
医学科监护室病菌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及实践探索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冬天用围巾包住口鼻为什么不好
苍蝇为何不会被病毒感染?
病菌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