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

2019-08-31 07:21周娟杨茂琼何丹张娅
智慧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儿科门诊家属

周娟,杨茂琼,何丹,张娅

(四川省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门诊部,四川 南充 637000)

0 引言

在医院各科室中,儿科门诊是十分重要的科室之一,且其护理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1]。我国卫生部在2010年对公立医院优质护理做出了通知,即下发了《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旨在有效提升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2]。作为医院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第一线,门诊室与患者需直接接触,且需提供最初的医疗服务措施[3]。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越发的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而到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患儿也逐渐增多,所以保障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尤为关键[4]。本文即对优质服务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价值做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儿科门诊收治的患儿200例为作为本次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男64例,女36例,年龄为1-12岁,平均(6.7±0.5)岁。观察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为1-12岁,平均(6.8±0.4)岁。两组患儿基础信息数据对比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优质服务,具体为:①营造良好门诊环境。即由于患儿多数需陪护,且年龄较小,而门诊室座位布置较密、患儿集中呈季节性,加之门诊处人员流动大,因而患儿的心理状态直接受到影响,同时患儿家属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所以首先需为患儿及其家属营造舒适的门诊环境,这对于改善患儿心理、减少哭闹、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可将门诊大厅前壁根据患儿兴趣爱好进行布置,且采用明亮活泼的颜色急性粉刷,将电视机安置在大厅,对少儿节目如动画片等进行循环播放,可将健康教育报纸、杂志、小手册等放置在书报架上,以供陪护的家属进行阅读。门诊室内保持干净卫生,定时开窗通风,将安全提示牌放置在卫生间门口等。②分诊护理。即根据普通号后者专家号等挂号情况提供患儿相应的分诊,即在挂号对应医生办公室接受门诊。由于儿科门诊中家属及患儿多集中在接待厅,且儿科工作较为繁忙,加之患儿多容易哭闹,因此整个大厅内显得杂乱无章。此时分诊护士则需对患儿病情予以仔细询问、观察,并对其实施相应的分诊,如果患儿为传染病,如猩红热、手足口感染等,则需指导其到传染科进行诊疗,如果患儿为发热症状,则需对其体温先进行测量,之后将药房具体方法、检验科、收费处等告知家属,以避免耽搁时间。③主动巡视,落实排班制度。即由于该科室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且多数患儿就诊较为集中,因此需对排班制度进行完善,采取弹性排班,且根据不同的季节以及患儿数量随时调整工作时间。一般患儿疾病高发多为春季,此时患儿就诊时间集中,数量较多,因此需安排2名护师在上班前2h到岗。而冬季患儿就诊时间多为中午,因此也许安排护师2名进行值班。注意主动向患儿提供服务,且主动巡视,落实好“护士床边工作制”,对患儿有无不适予以积极询问,对其输液情况进行观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处理。另外巡视期间需尽可能的满足患儿及其家属提出的合理需求,一旦发生特殊事件,需告知主治医生及时处理,并给予患儿相应的处理和治疗。④加强健康宣教。即由于儿科门诊处医生看病时间相对较短,且患儿流动性相对较大,因此护理人员需向患儿及其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如患儿及其家属已经拿到药品之后,需将用品的保存条件、服用剂量、服用方法、相关注意事项等详细告知其家属,以提升其用药依从性和药品认知程度。如果患儿因就诊发热,则需将发热药物的服用事项以及如何判断发热等方法告知其家属,同时告知其如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降温,以提升其认知程度[5-6]。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采用院内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分值100分,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等)、不良事件(包括输液反应、管道脱落、给药差错、药物外渗等)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采用医院自制评估量表评价,包括基础护理、环境管理、服务态度、操作水平等,各项满分为100分)以及家属满意度(采用院内自制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分值100分,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t值用于文中检验护理质量评等计量资料,卡方用于文中检验治疗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家属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情况对比

在治疗依从性方面,对照组为81.0%,观察组为97.0%,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依从性情况对比[n(%)]

2.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在输液反应、管道脱落、给药差错、药物外渗等不良事件方面,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4.0%,观察组总发生率为3.0%,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2.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对比

在护理质量评分上,观察组基础护理、环境管理、服务态度、操作水平等评分较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对比

表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基础护理 环境管理 服务态度 操作水平观察组 100 96.2±2.4 97.5±2.6 97.5±2.4 96.5±2.4对照组 100 81.3±2.1 82.4±2.3 83.2±2.7 82.5±2.5 t - 7.2544 6.5874 7.2541 5.6321 P - 0.001 0.003 0.002 0.004

2.4 两组家属满意度情况对比

在家属满意度上,对照组为83.0%,观察组为98.0%,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家属满意度情况对比[n(%)]

3 讨论

在医院儿科门诊中,其主要特点为药物种类多、患儿停留时间短、发病较急、流动性较强等,且极易发生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和医患纠纷,从而导致医疗服务质量大大降低[7]。由于儿科门诊面临较为特殊的服务对象,既涉及无法自我表达的婴幼儿,又涉及可自我表达的大小孩,加上患儿家属多存在焦虑、不安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需具备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专业扎实的医学知识、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切要具备防病治病的能力,要给予患儿理解和关心,并给予胜任、可信、真诚、热情的态度积极的完成各项工作[8]。而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极大的满足了上述需求,且能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还能消除患儿及其家属的不良心理,可减少相关不良事件,提升患儿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从而提升儿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9]。本文的研究中,在治疗依从性方面,对照组为81.0%,观察组为97.0%,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输液反应、管道脱落、给药差错、药物外渗等不良事件方面,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4.0%,观察组总发生率为3.0%,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上,观察组基础护理、环境管理、服务态度、操作水平等评分较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家属满意度上,对照组为83.0%,观察组为98.0%,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可见,优质服务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优质服务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可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减少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还可提升门诊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儿科门诊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门诊支付之变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圆梦儿科大联合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