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5E”预防策略在住院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2019-08-31 07:21陈翠荣
智慧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家属住院评估

陈翠荣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济南市济钢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0 引言

我科是老年病科,收治的患者大多数年龄大,腿脚活动不便,病情复杂,长期服用镇静、降压、抗焦虑、抑郁等多种药物,对这类患者跌倒的预防特别重要。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跌倒仍时有发生,成为临床护理的一大难题。查看国内外资料,发现临床上对住院老年患者的跌倒预防工作关注度不断提高,采用的干预方法也较多,但收效却是参差不齐[1-2]。为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我科对100例住院老年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探讨“5E”预防策略在跌倒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住院老年患者100例为对象,将10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男性58例和女性42例,年龄65-83岁、平均(72.45±5.10)岁,排除身体残疾或者重大脏器器质性病变患者,排除具有精神病史和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沟通和交流患者[3];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和配合度[4]。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①对照组:常规护理:病区防跌倒工作主要是在住院部的走廊和卫生间等地方贴上防跌倒标识,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专业的防跌倒知识宣教,嘱咐家属加强陪护,并将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医务人员[5-6]。②观察组:常规护理同于对照组,“5E”预防策略:

(1)跌倒评估:入院时在2h内给患者做跌倒评估,采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对患者的跌倒风险做评估,把获得的Morse评分进行分级(3个等级),1级≤25分时提示为低度跌倒风险,表示患者有可能出现跌倒;2级24-45分时提示为中度风险,表示患者容易跌倒;3级≥45分时提示为高度风险,表示患者极易跌倒;1级患者无需再进行评估,仅需予以对应的预防措施即可,2级患者则是每周进行1次评估,3级患者是每周进行3次评估,依患者病情调整评估次数。

(2)分级预防:①1级风险跌倒预防策略:将本院自制的防跌倒宣传手册发放给患者或者家属,给患者的床头贴上防跌倒的警示标语,持续强化患者及其家属的防跌倒和安全意识,提高其配合度与依从性。②2级风险跌倒预防策略:在1级预防的基础上,增多病房巡视次数与密集度,嘱咐使用镇静催眠药物以及降压药的患者要卧床休息,不能随意下床走动,防止患者出现头晕或者软弱无力的情况,将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即刻反馈给医生,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日常活动的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或者两眼发黑、下肢软弱无力以及步态不稳等情况时,嘱咐患者及时坐在原地或者蹲下、扶着墙边的扶手等,再呼叫其他人帮忙。叮嘱患者变换体位时应遵守“三部曲”:即平躺3分钟,坐起3分钟,站立3分钟,再行走。上下床姿势要正确,禁止跨越床栏等,衣服要宽松适宜,检查患者的鞋子是否具有防滑作用,必要时让患者使用助步器。③3级风险跌倒预防策略:在2级预防的基础上,再加强病房巡视,交接班时每项工作都要详细交接,责任护士每天巡视病房时都要嘱咐患者及其家属注意安全,防止跌倒事件出现。将正确使用床栏和轮椅的方法教给家属或者陪护者,嘱咐其患者如厕和洗澡、外出时都要有人陪护,防止患者发生跌倒事件。

(3)改进环境:把住院部的卫生间和水房等地方的光线调至较亮的程度,警示标语贴在醒目的地方,并放上防滑垫子。在坐便器、洗漱间、走廊等地方装设安全扶手。进出卫生间一定要扶好扶手或墙壁在走动,卫生员要加强地面卫生巡查,地面保持清洁、干燥,特别注意卫生间和洗漱间、水房等地的地面卫生检查,将水渍、污物等及时清理。

(4)工程学完善:3级风险患者戴上腕带,呼叫器的电线适当延长,放在患者床头伸手可触及的地方。基于患者的身高将病床高度进行调整,保证患者坐在床上时双脚能够平放在地面上,床脚刹车要加强固定,床栏适当加长,床头桌改成圆角的。必要时用约束带。

(5)高危时段预防:跌倒高发在早晨5:00-8:00和晚上的18:00-21:00,由于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往往是患者洗漱、活动、陪人外出办事、值班护理人员较少的时间,所以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风险很高[7]。上述两个时间段内加强病房巡视,对3级风险的患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叮嘱陪护人员在对应时间段内加强防护,不能轻易的离开患者,对患者的跌倒危险情况进行详细评估,且及时落实相应的对策。制定关于3级风险患者的防跌倒措施,将各项条目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制作跌倒后的相关处理流程与措施,并将其贴在患者及其家属随时可以看到的地方。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记录患者跌倒次数,采用本院自制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该量表中包括就医环境和基础护理以及专业护理、服务态度这4方面内容,总分值100分,≥80分表示满意,60-79分表示基本满意,<60分表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跌倒次数

观察组患者跌倒次数(4±2)次比对照组(12±3)次少,t=15.689,P=0.000<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0%比对照组74.0%高(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跌倒是住院患者经常发生的不良事件之一,是突发、不自主的体位改变,患者摔倒在地面、或更低平面的非故意事件。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深,医院中患病的老年人数也逐年增多,老年患者更是容易发生跌倒事件,跌倒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会延长其住院天数,导致医疗费用的增长,而因此导致的医疗纠纷也呈上升趋势[8],因而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成为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护士作为主要参与者,预防跌倒也成为护理人员不断研究的课题。

“5E”预防策略是一种伤害预防策略,主要是在预防伤害成因时,根据评估和教育以及环境、工程、强化执行等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式干预[9-11]。由于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引起因素诸多,如Yuan-YuanGu[12]指出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与住院环境和居住条件、照顾者以及病情、治疗等因素相关,林育慧[13]则指出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更多,且危害性极大,不仅会直接导致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身体健康受到损伤,甚至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本次研究中采用的“5E”预防策略主要是以患者为本,从5方面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再基于获得的结果给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注重防跌倒知识教育宣传,提高患者及其家属防跌倒认知度;再给患者创造和谐温馨的住院环境,张贴多种警示标语,设置安全扶手等,持续强化患者的防跌倒意识;通过护理人员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从而及时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积极加强各项措施的落实,使防跌倒措施实施效果不断提高。综上所述,住院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应用“5E”预防策略的作用明显。

猜你喜欢
家属住院评估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双信封制和综合评估制各有千秋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