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价值功能及弘扬路径

2019-08-31 01:52敖祖辉
知与行 2019年4期
关键词:感召力传播路径红色文化

[摘要]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其命运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回顾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斗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鲜活革命印记的红色文化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在彰显其自身特有的价值功能。这些价值功能表现为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继承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聚合红色文化引领来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红色文化的深度挖掘及深度提炼有助于打造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有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此,拓展红色文化价值功能的传播路径,应致力于: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促进社会各部门形成合力;创新传播方式与手段,全方位提升红色文化感召力;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高红色文化传播人才的综合素养;培育以红色文化精神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关键词]红色文化;价值功能;传播路径;感召力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9)04-0060-05

文化传统的赓续与传承是绵延不断的。从性质上来说,红色文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与中国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所形成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之一,因其代表了我国跨过危机获得新生渐渐走向富强的历史文化,成为了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称其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原因在于红色文化立足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基本原理和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理论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形成了具有强大引领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全体中华儿女在道德观念、理想信念和价值理念上汇就同心圆,开创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时至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我国万众一心共筑“中国梦”、实现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整个国家、社会文化自信得到彰显,主旋律更加突出,正能量更加强劲,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及影响力不断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基于此,深度挖掘和提炼红色文化当代社会价值的研究刻不容缓,其社会价值的弘扬路径还需要从多维度探究。

一、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价值功能

(一)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璀璨的中华文明滋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血与火的考验所形成的红色文化,是伴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应运而生的先进文化意识形态。其形成是以当代中国革命政治运动的蓬勃发展,通过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和崇高境界的鲜活写照,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奋斗精神和革命风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学习教育活动,深入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等。实践证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卓有成效地工作,进一步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惩治腐败等方面力度之大、反响之大、效果之好前所未有。在这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中,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进一步筑牢了广大党员干部先进意识的形成[1],坚定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特别是以“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等为代表的红色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诠释了红色文化在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引领作用。广大群众认同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党员干部政治思想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这也是红色文化政治价值的主要体现。

(二)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在事关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宏阔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如何摆脱传统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任重而道远。从经济社会学视角来看,文化和经济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和交互影响性。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变量,作为先进文化思想的红色文化,更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在中华民族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年代产生的红色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重要精神内涵。这种精神赋予我们中华民族钢铁般的坚定和执着的民族之魂。

当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的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寻找新兴经济增长点,同时借助中国综合国力的可持续提升,以问题为导向,突破发展瓶颈,呼唤和催生新兴文化产业。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三)红色文化的文化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红色文化是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至今,“文化热”一直伴随社会的脉搏跳动。这也充分表明,当一个国家处于社会转型期时,必然会带来思想文化的变革。加之,西方国家各种文化思潮的侵袭和渗透,使现今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倾向。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革命精神,一种先进文化载体,本身就能够与不同时代的精神文明相融合。同时,红色文化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过的革命文化,她是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因此,红色文化在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建设中产生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四)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

红色文化以革命历史、英模事迹及其精神为内涵,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推进社会变革的艰辛探索之路,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理解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也让人民进一步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历经中国革命战争洗礼而留存下来的各种纪念物,不仅具有政治意义,同时它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同样意义非凡。红色文化资源中众多的纪念地、标志物等使人们重温中国革命的激情岁月,感受新时代祖国的日新月异。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还在于它能够培养人们的民族精神,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近年来,红色文化旅游持续升温,全国各地不同级别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相继建立,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东北抗联精神博物馆等大批场馆设计新颖独到,增添了许多现代高科技元素,呈现出超越年代感的真实场景再现,加之这些馆藏史料丰富齐备,具有相应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全国各级党校充分利用本地自身红色文化资源,诸如延安市委党校等,联合开展了“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培训班”“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等教育实践活动,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情操。同时,面向全社会的各种红色文化旅游,融旅游休闲、革命傳统教育于一体,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广大公民思想道德素养,促进了整个社会新风气的形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

二、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

(一)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促进社会各部门形成合力

红色文化的弘扬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顶层设计。政府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当承担主导角色。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了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服务社会的功效,政府要履职尽责发挥其应有作用,在宏观决策上重视红色文化的价值,积极有效地推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并把相关项目落到实处。

1.统筹规划,精心谋划红色文化的宣传途径和媒体推介平台。有关部门要针对各地区不同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论证、整体规划、全面统筹。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合论证,广泛征求学术界专家、学者的意见与建议,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红色文化开发规划书,并以此作为红色文化传播与利用的科学参考依据。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传播手段,强化宣传力度,扩大覆盖面。例如,黑龙江省政府可以在“重走抗联路”红色旅游活动的基础上,继续组织抗战胜利纪念地对外展览等活动,保持宣传推广力度的渐进性,塑造品牌形象,从而强化东北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度。

2.建立健全红色旅游投资、经营和管理机制。通过省、市、县各级政府间联动组建大部制式的投资、经营和管理机构,在整体运作中实行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协同效应,共同打造高品质、高规格、优质化的红色旅游精品,将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播相融合,达到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的多重价值功能。

3.发挥政府的协调监管作用。红色文化价值的开发涉及政府的众多部门,牵涉到教育、文化旅游、科研院所等行业和部门,这就需要政府出面进行整体谋划,通盘考虑。首先,根据行政部门的责权关系来明确分工和职责,避免出现运行真空;其次,定期召开区域间协调联席会议,并出台相应管理制度和奖励政策;再次,加强对红色文化开发专项资金的有效监管,保证经费的合理利用,保障社会投资者的权益,为投资者构建优质的投资环境。最后,立足长远,保证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与质量,确保红色文化資源能够获得可持续性开发利用。

4.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规章,依法依规保障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文化旅游部门要出台相应法规,各省市级立法部门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出台实施细则,从而优化各地的文化传播环境,营造红色文化传播氛围。

(二)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与手段,全方位提升红色文化感召力

红色文化需要继承,更需要发展和创新。创新文化发展理念,才能更好地弘扬红色文化。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提出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必须创造性地寻求新的经济增长领域。红色文化属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大范畴,也同样亟待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同样,文化的开发离不开传播手段的创新,为充分实现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相关部门应当通过多渠道进行文化传播,构建红色文化传播的新平台。

1. 各地政府应当在本区域内的地方广播电台、电视台加大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度,国家宣传文化机构新闻传播部门负责监管各卫视台的红色文化公益广告投放情况。广播电视是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具有舆论引导作用,通过加大公益广告投放力度,能够有效展现红色文化的魅力,为红色文化的开发与传播奠定良好的基础。

2.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编撰具有其地域特色的“红色故事”,各地宣传、文化、教育部门要通力合作,让“红色故事”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提升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操,促进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

3.各类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场馆可以专门划出一片区域,作为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宣传教育阵地,向广大市民和大中小学生展示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强化传播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吸引全社会更多的人关注、了解红色文化,了解中国革命历史。

4.各地要加强红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度。以主题教育日、文化艺术节、大型纪念日等为契机,组织开展一系列以红色文化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展览活动。红色文化基地、艺术团体要谋划、组织各种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文化艺术作品奉献给社会。宣传部门要联合旅游部门开展以“重走抗联路”等为主题的红色文化体验互动项目,让广大群众能够去亲身体验,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共鸣,从而增强红色文化的社会效应。

5.各地要把文艺创作作为开发红色文化的主要渠道之一。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记录了中华儿女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奋斗历程,已经成为了一种民族精神符号。因此,应当通过自主创作进行宣传,例如编排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戏曲和舞蹈,既体现了红色文化与中华文化鱼水相融的艺术性,又能以震撼的方式加深人们对红色文化的喜爱与共鸣。

(三)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升红色文化传播人才的综合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当今时代,只有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顺应世界潮流,真正发挥第一资源的作用。人才是建设的关键,我国目前正处于文化事业大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文化事业所需要的人才,无论在人才数量还是人才质量方面,都还远远达不到时代要求。红色文化的专业人才是传播和开发红色文化的主力军,这些人才应当具有道德水平高尚、专业素质出色、业务技术精干的特点,这就需要相关教育部门投入更多精力来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

1.各级政府应当在政策上和资金保障上给予支持,保证红色文化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职业教育培训,吸纳优秀党员进入红色文化教学科研岗位。设立相应的奖励基金,鼓励文化学者、红色文化传承者进入基层宣传红色文化,对在红色文化领域做出特殊贡献的杰出人员要给予奖励,全面调动红色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打破传统思维和运行模式,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勇于创新,制定高级文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文化人才终身学习平台,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人才奖励机制,减少选拔任用过程中的诸多硬性要求,放宽区域间的人才流动限制,在多方面进行改革,创造有利于红色文化传播的人才培养与人才利用的良好外部环境。

3.加强相关领域及部门合作,吸引更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参与红色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条件允许的高校及科研院所也要适时开设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培训课程,确保红色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保证红色文化人才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培育以红色文化精神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反映了革命年代仁人志士的战斗史实和斗争精神,凝结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抱负,是推动共产党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作为厚植于五千年丰富文化滋养的红色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它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也是中国近代以来确立民族自信心的源頭活水。因此,大力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并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有利于坚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总而言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提炼中国特色的内核元素和内容,汲取不同时期观念形态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岁月的沉淀促使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出了伟大的红色文化,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诉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随着时代的变迁,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功能也在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忠实信仰者和传承人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忘记最初革命的初心和使命,没有忘记自己为什么要出发,没有忘记自己身上的红色印记。不忘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人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必将使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价值功能。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钟利民.论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及其实现问题[J].求实,2010,(3):84-87.

[4]张泰城,刘浩林.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论析[J].求实,2011,(5):90-92.

[5]张月萍.论红色文化的科学传播[J].新闻大学,2014,(5):40-46.

[6]陈始发,李立娥,齐耀祖.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历史考察[J].理论视野,2014,(8):82-84.

[7]张泰城.论红色资源的教育特质[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6):16-21,31.

[8]敖祖辉,王瑶.做好弘扬红色文化这篇大文章[J].人民论坛, 2017,(7):140-141.

[9]李娟.中国梦是走中国道路的和平发展之梦——对美国视角下中国梦的回应[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7):97-102.

[10]王琴.论“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复魅”[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5):140-143.

[11]刘海英,张文洲.红色文化在道德教育中的功能发挥及实现途径[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2):57-58.

[12]孔祥慧.用红色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政工作[J].人民论坛,2018,(7):128-129.

〔责任编辑:常延廷〕

猜你喜欢
感召力传播路径红色文化
让教育之果在学校历史文化传承中不断丰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传播的路径研究
都市报传播城市文化的创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科普类微博的传播路径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网民介入公共政策传播的路径及其风险规避
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
试析初中生议论文中“人情味”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