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2019-09-03 03:31张贺檬陕西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

■张贺檬/陕西师范大学

一、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立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足以看出实施素质教育对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性。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主要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心理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每个阶段,具有长效性、全面性、主体性、全体性这四个特点。而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定型和成才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素质教育理应区别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梳理过去关于高校素质教育研究,探寻研究趋势并发现未来研究前沿,对于以后高校深入素质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二、资料来源和研究过程

(一)资料来源

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控制条件中文献类型为“期刊”,对 期 刊 年 限 定 为“2009—2018年 ”,期刊来源类别限定为“核心期刊”和“CSSCI”,内容检索条件采用主题词为“高校素质教育”,共查阅到文献358篇(检索时间为2019年1月)剔除会议通知、会议致辞、会议综述等文献,最后选择有效文献346篇作为本次研究资料。对文献中涉及的关键词进行标准化。如将高等学校、高等院校、大学全部合并为高校等。

(二)研究过程

第一,确定高频关键词。采用Bicomb软件对346篇文献进行关键词统计,抽取出词频大于等于4的26个关键词为主要关键词。第二,形成词篇矩阵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对于确定的26个高频关键词,利用 Bicomb 软件形成词篇矩阵,将其导入SPSS23.0得出关键词聚类树状图。第三,绘制出关键词知识图谱。对系数相异矩阵运用SPSS23.0进行多维尺度分析,结合多维尺度分析和聚类结果,绘制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关键词词频统计与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到某个研究领域的集中热点和趋势,对346篇文献进行关键词统计分析,得到总关键词为1266次,对标准化后的26个关键词进行排序,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26个关键词,总呈现频次为539次。其中,信息素质教育(68次)、高校图书馆(46次)、人文素质教育(33次)等关键词占有较大比重,可初步看出研究重点所在。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更清晰的展示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将bicomb产生的词篇矩阵导入SPSS23.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见图1。

从图1可以直观的看出高校素质教育关键词被分为6类:

表1 高频关键词排序表

图1 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关键词聚类树状图

种类1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研究,包括问题、对策、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等4个关键词。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部分,通过教给学生音乐知识、培养学生音乐审美,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情商及其人文修养。但就当下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出现的问题而言,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很难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高校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普遍偏弱;其次,学校音乐师资力量薄弱,课程体系不完善;最后,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及社会未能给予音乐素质教育以足够的重视。要改善这些问题应该建立完善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转变教师和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观念,正确认识音乐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提高音乐教师队伍素质。

种类2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包括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人文素质教育、教育、素质教育、高校、茶文化、价值、高等教育等9个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一方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不能将推进素质教育完全等同于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研究茶文化能切实有效提升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在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高校体育教学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基本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不能只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提高,更要全面提升自身人文素质、增强教学人文性,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达到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

种类3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包括信息素质教育、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等3个关键词。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信息素质已成为大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必备素质,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资源汇集的重要场所,已然成为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重要基地。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在线网络教学来培育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

种类4为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包括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艺术教育等4个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群体具有抗压能力欠缺、适应能力弱等特征,部分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防御机制,为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这不仅是大学生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更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审美情趣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大学生在学习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可适当释放自我,减轻大学生日常心理活动中非理性因素的压抑和束缚,进而得到文化提升,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种类5为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研究,包括现状、高校体育、路径等3个关键词。高校开展体育锻炼的主要途径是高校体育课程的实施,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存在教学目标缺乏前瞻性、课程的内容设置不够丰富、重教轻学,重统一而轻多样的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仍占主导地位等问题,使得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不能有效开展。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寻找专业本质;其次体育教师要适应新形势,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最后挖掘体育教育内涵,重视学生体育精神的塑造。

种类6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包括高校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等3个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具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本质意义上的共同点,也正是这一共同点让两者有了结合的可能,但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能因此将两者完全等同起来,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如文化素质教育还会涉及到文化实践活动,但通识教育单单只涉及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等,文化素质教育比通识教育更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简单将二者等同起来,不利于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三)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

将26个高频关键词构成的相异矩阵用SPSS23.0进行多维尺度分析,标准化方法选择Z分数。结合多维尺度分析图和聚类树状分析图(图1),绘制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结果见图2。

图2 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图2 中各个小圆圈代表各个关键词所处的位置,圆圈间距离越近,表明关系越紧密;反之,则相反。圆圈距离战略坐标的中心点越近,表明其所代表的关键词影响力越大。从图2可以看出,人文素质教育(领域二)处于第一象限,表明其处于整个高校素质教育研究的核心。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当前重理轻文的社会现状面前,高校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领域三信息素质教育研究主要处于第二象限,各关键词之间距离不够紧密,表明其研究领域比较松散,在整个研究网络中具有较大的潜在重要性,有可能会成为未来研究重点。领域五体育素质教育研究和领域六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基本处于第三象限,表明两个领域正在研究中,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其中处于领域六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距离较近,说明二者关系紧密,聚合度较高,同时也表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们在研究时倾向于将二者放在一起研究。领域四中的关键词主要位于第二和第三象限,各关键词之间距离松散,联系不紧密,表明有进一步研究的潜力。领域二中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学、价值、茶文化以及领域一中的音乐素质教育均处于第四象限,表明其研究处于该研究边缘地位,重要性较小。从图2围绕在战略坐标轴心的距离来看,课程体系处于战略坐标的中心位置,与其它关键词的聚合度很高,它是整个研究关注的重点。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途径是素质教育课程的实施,由此可见课程体系建设对于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四、结语

通过对“2009-2018年”高校素质教育“核心期刊”以及“CSSCI”的梳理,发现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研究主要围绕音乐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体育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这六方面展开研究。其中,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处于整个研究中的核心,信息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体育素质教育以及音乐素质教育处于研究的边缘,地位较小,课程体系处于战略坐标的中心位置,是整个研究关注的重点。为了高校能全面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综合人才,今后的研究应该加强对高校课程体系的健全与完善、体育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音乐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等的研究,达到后续研究内容上的平衡。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
浅谈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规范治理模式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