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学科新教师成长途径探讨

2019-09-03 09:44史宏凯邢星
教师·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新教师成长中学

史宏凯 邢星

摘 要:教师职业生涯初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阶段,中学物理学科新教师需要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站稳讲台,可以从教师社会责任的承担、公开课的申报、信息技术的使用、共享资源的应用、学生活动的指导、校本课程的开设、社交工具的使用等多方面促进自己快速成长。

关键词:中学;新教师;物理;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09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0-0054-02

教师职业生涯初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阶段,但新教师在刚刚从大学校园的学生转变为中小学教师时会存在入职支持不足、角色转换困难、多重外部压力、教育经验缺乏和心理调适不良等各种问题[1],导致专业成长遇到困难。多年以来,为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很多中小学校会安排老教师和新教师“师徒结对”,让新教师多听“师傅”的课,在教案撰写、教学设计、师生沟通等各个方面向自己的“师傅”学习。但近几年传统的师徒制在各学校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有研究者认为“新教师的培训不应只是老教师单向的倾情传授,而应是新老教师双向互惠的相互激励、相互学习、相互点燃教育智慧的过程”[2]。也有研究者提出应改革传统的一对一的师徒制,采取团队带教模式来促进初任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3]。

中学物理学科新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和其他学科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一些独特的学科特色。物理学科新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实验探究过程的引导及实践活动的指导等。笔者结合教学工作实际,针对物理学科新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提出以下建议。

一、承担社会责任,做好科学启蒙

教师肩负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既然选择从事教师行业,新教师就要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等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在科技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作为物理教师,有必要做好科学启蒙,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新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探究过程的演示、物理学史的介绍等吸引学生走上科学探索之路,在学生燃起成才梦想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部分学生在学习过动力学知识后,就会萌生这样的念头,“如何可以成为像牛顿、伽利略那样的科学家”。新教师若能趁机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科学家探索科学的过程,例如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過程、伽利略研究力与运动关系的科学实验方法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相信对学生日后的成才很有意义。新教师可以为将来国家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做好基础教育阶段的积极引导,从而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二、主动申报公开课,接受多方指导

很多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引入新课不够顺畅、时间安排不合理、有些教学内容应讲解却忘记讲等各种问题。对自己教学的重新审视和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但由于个人教学经验的欠缺以及对课程标准、考纲等认识不足,不少新教师对课堂的反思往往不够全面和深入。新教师若能主动申报校级甚至更大范围的公开课,接受更多听课老师的检视,并听取他们对公开课的评价意见,那么往往能够迅速成长。笔者经常前往本地各中学听物理课,不少新教师上课时敢于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学生也很有参与热情,但是在教学重难点的把握等重要方面却有所不足。此时若有经验丰富的听课老师给予评价建议,促进他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积极改进,新教师会受益匪浅。“在制度和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为新教师创造更多与资深教师学习交流的平台[4]”,笔者了解到,有些中学会组织跨学校的新教师同课异构。即多所学校的新教师在同一所学校上同一课题的公开课,评课老师来自多所学校的名师、骨干教师,新教师不仅能听到有益的课堂评价,还能和其他新教师进行了对比,发现自身优势和不足,从而获得专业成长。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制作优课微课

虽然不少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很强,但他们在信息技术方面却往往没有青年教师擅长。在课件、微课和优课的制作方面,青年教师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们甚至可以在信息技术方面“反哺”老教师[5]。课堂时间有限,新教师很难及时对教学中不合适或错误的地方作出调整,而微课的制作是可以反复修改调整的。新教师修改微课的过程,也是他们自身磨炼和提高的过程。物理课程中有很多实验操作,教师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实验可能会出现后排同学看不清或者实验中的重要细节不易重复演示等问题。新教师若能在课前录制好实验过程的微视频,在课堂上就更便于讲解实验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教师一般比较擅长制作优课,即在教学中使用精美的课件,恰当地演示实验以及各种教学素材,课堂教学录制完成后再加以适当编辑。利用信息化手段往往能达成更好的教学和传播效果。目前教育部组织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很多青年教师也有参与并因为优秀的教学设计和精良的视频录制而获奖,部分青年教师还获得了“部级优课”荣誉。

四、应用共享资源,解决物理教学难点

当今社会倡导共享,比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和共享充电宝等,很多教学资源也可以实现共享。在教师成长方面,新教师希望获得专业成长已不再局限于老教师如师傅带徒弟一般的指导途径。新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索一些优秀教育课堂实录或教学设计,从中汲取有益自身成长的内容。当下,无论是教育部建设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还是各地市建立的教育资源库,新教师都可以对其浏览,进行学习。对部分教学难点,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视频、课件等往往有很多参考价值较高的解决方案。例如物理学中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问题,对不少学生来说是学习难点,且新教师在教授学生掌握这两种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时会遇到较大挑战。而笔者曾在网络上下载过相关课件,发现其中部分课件质量极佳,不仅画面清晰,还提供原理演示和正误练习,教学效果非常好。笔者在某高中听一位新教师讲“反冲运动”,课堂上教师不仅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还让学生观看了一些和反冲现象相关的视频。这些视频不仅非常利于学生理解反冲运动,而且还充满趣味性,能使学生专注于课堂,教学效果较理想。而为了这节成功的公开课,这位新教师课前在网络上查找了大量的共享资源,并精心挑选适合课堂使用的视频和图片资源。

五、参与活动指导,在团队中成长

当今的教育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需要开阔视野,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有些地方的市教育行政部门会组织如科技创新大赛、3D打印比赛等各种比赛,这些比赛项目和物理学科关系紧密。有些学校也会组织科技节等活动,部分物理学科新教师可能有较高的参与热情,但独立指导此类比赛一般会存在较大困难。若他们可以和指导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一起参与指导学生,则可以在活动指导中快速成长。笔者曾与参与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的青年教师交流,该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时自信心不足,工作中常被各种教学问题困扰。为了快速获得锻炼提高,他一方面通过多听课、多做题等方式努力加强个人的教学基本功,另一方面他也关注教学改革,知道对学生实践探索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他在了解某位校骨干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经验丰富后,便主動申请加入指导团队。指导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团队成员会商讨解决,指导团队获得较多荣誉。经过团队的历练,该青年教师工作能力明显提高,也更有自信。

六、开设校本课程,提高教学素养

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学生多元发展,各中学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设校本选修课,让学生开展走班学习。校本课程与传统课程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校本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需要自行编写教材,教学内容也是各式各样。对传统中学物理课程,新教师可以从老教师那里多听课,模仿老教师的授课过程,或借鉴一些现成的教学设计案例,然后就可以上一节中规中矩的物理课。而对校本课程,如物理与生活、科技小制作、神奇的摩擦力等,新教师虽然可以找到一些相关课题的参考资料,但难以直接使用这些资料。他们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根据学生情况来编排教学内容并作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方式以及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也与传统课程有所不同。新教师在主讲校本课程时,需要付出更多思考和创新劳动,而教学水平也能在编写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准备教学器材的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提升。

七、使用社交工具,实现家校互动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呵护。以往学生在校的学习问题,一般都是教师和家长电话沟通或面谈,沟通渠道比较单一。而如今,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微课掌上通等多种工具来和家长交流。例如笔者了解到,有些学校的教师在寒暑假期间就通过微课掌上通来发布假期安全教育案例。物理学科在高中各个科目中,难度相对较大,因而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通过社交工具,学生也可以在老师有空时请教老师,家长也能及时和教师沟通孩子的学习问题。一些学校在暑假会面向学生开设假期选修课程,例如为解决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问题而针对即将进入高一年级的新生开设的高一物理先修课。这些课程一般需要学生在家上网观看教师授课视频,完成课后作业后按时上传到网上,教师再通过QQ等通信工具给学生答疑解惑。新教师通过社交工具能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给予学生辅导,也更能获得学生的认同、感激。

总之,高中物理学科新教师希望能快速站稳讲台,可以从多种途径来获得专业成长,这不仅需要新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新教师所在学校的积极组织和配合。希望以上分析和建议能对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冯 莎.新教师入职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6(5):59-61.

[2]李希贵,赵继红,王树超,等.“新师徒制”:寻找教师成长合伙人[J].中小学管理,2016(2):17-18.

[3]蔡亚平.团队带教:基于师徒制的初任教师培养模式革新[J].当代教育科学,2018(5):72-74,85.

[4]周靖毅.新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与支持路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42-46.

[5]蒋维西,陈 霞.“技术反哺”:老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的重要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6):30-33.

猜你喜欢
新教师成长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