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妈妈,守护爱 !

2019-09-04 09:27策划执行本刊编辑部美编萍萍
幸福 2019年24期
关键词:哺乳母乳母乳喂养

策划、执行|本刊编辑部 美编 |萍萍

世界母乳喂养周

哺乳期乳汁淤积,几乎是每个母乳妈妈都会遭遇的难题,明星也不例外:

初为人母的胡杏儿,在产后第三天就以“坚强的毅力”接受 “很痛很痛(可以媲美生产)的按摩通乳”,为了宝宝,她 “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主持人朱丹忍不住在微博里痛斤“暴力通乳”,呼吁“如果你也正经历堵奶,如果你也准备请通乳师,请一定一定记得:任何的堵奶状况,通乳时都是不疼的不疼的不疼的。更不可能死去活来……”

暴力,通常是指非常大的力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力出奇迹”。

暴力通乳,是指使用非常大的力气进行乳房按摩、排出乳汁的过程。

可是,乳房这么脆弱,怎受得了如此大力按揉?

2019时尚育儿母乳喂养大调查——那些不必要的疼痛,你经历过吗?

近期,时尚育儿全媒体面向全国1000多位妈妈开展了一项母乳喂养大调查,深入了解母乳妈妈曾经经历的哺乳期乳房服务,让我们看看最终的结果和专家解读。

解读专家 梁琦

微博及微信公众号“乳腺科的男医生”创始人,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乳腺科主治医生,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母乳喂养指导师。

专家解读

做好“三早”很重要,需要医护人员和妈妈的共同努力

所谓“三早”,即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是指新生宝宝在出生后1小时内就要和妈妈皮肤接触并尽早开始吸吮,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时间不少于30分钟。这是被全世界各大母乳喂养指南认为是顺利实现母乳喂养、保障母乳喂养取得成功的重要步骤。实行“三早”有多方面的益处:

● 使婴儿吸吮和吞咽的能力得到锻炼,获得更多的初乳,减少出生后最初几天的体重丢失,促进胎便的排泄。

● 可使妈妈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量,使乳汁排出通畅,减少乳腺炎的发生,增加泌乳量。

● 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母婴身心健康等。

随着我国爱婴医院的发展,有条件进行“三早”工作的医院越来越多,很欣慰地看到本次调查中有82.39%的妈妈在分娩后实现了“三早”, 59.09%的妈妈在产前受到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与指导。这对于增强母乳喂养信心,科学应对产后出现的哺乳问题非常重要!

专家解读

母乳喂养支持组织是妈妈出院后获取帮助的重要来源

从调查结果看,母乳妈妈请过医院里的母乳喂养指导占比最多(57.01%),其次是催乳师或通乳师,这些服务信息主要来自母乳妈妈身边有过服务经历的亲戚朋友(占61.27%),其次是医护人员的推荐(占44.74%)。

由于母乳喂养本身是一个生理现象,在它还没有出现病理状态需要医疗干预之前,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业母乳喂养支持者,是可以利用她们学到的相关知识为母乳妈妈提供帮助的。在爱婴医院《促进母乳喂养成功10项措施》第10条中也提到了:“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目前,国内母乳喂养支持者主要包含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培训的催乳师、通乳师,也有从2012年开始逐步进入国内的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以及最近几年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培训的母乳喂养指导师,当然还有一些自立门户的服务人员。只要认真参加医学理论学习,参与临床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她们是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

专家解读

产后1个月(尤其是前3天)是哺乳问题比较突出的阶段

从调查结果可以了解到,妈妈们第一次请母乳喂养支持者服务主要集中产后1个月内(占74.34%),而其中又以产后3天内的妈妈最多(占比43.19%)。

为什么呢?

因为在产后前3天这个时间段,最常出现例如宝宝含乳不良、妈妈哺乳姿势不正确、新手妈妈不知如何判断哺育时机以及发生生理性乳胀等问题。所以,在这个阶段如果有靠谱的母乳喂养支持者给予妈妈正确的指导,在母乳喂养的开始阶段就会比较顺利。

随着产后时间的延长,妈妈和宝宝的配合势必越来越熟练,需要支持服务的比例也就迅速下降。但从调查数据上看,在宝宝满12个月后,妈妈对母乳喂养支持服务的需求突然增高到13.25%,这很可能是妈妈准备离乳,需要指导如何科学地离乳。

专家解读

母乳支持服务的职业素养提升空间比较大

根据这部分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占比66.13%)的母乳喂养支持服务,都包含了手法按摩乳房(或叫通乳、催乳、乳腺疏通、手挤奶等)。

我们还看到60.36%的母乳支持者对既往哺乳情况进行了评估,这是令人欣慰的。母乳喂养支持服务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乳房按摩,还包含了很多内容,尤其是对既往哺乳情况的详细评估,从详细询问和了解哺乳情况的过程中,有经验的母乳喂养支持者可以很快发现问题的根源,比如哺乳姿势或含接不良、哺乳时机不当、妈妈不会判断宝宝需求、宝宝口腔异常、家人支持不够等等,而不是仅仅针对乳房堵塞、白点、白泡、乳头皲裂等表面现象服务。

但其中制定服务后作业和后期回访的数据并不是很理想,分别是5.97%和18.1%。尽职的母乳喂养支持者会长期随访跟踪妈妈的情况,制定一些服务后的实操作业,督促妈妈尽快学习和掌握哺乳技巧。而不是以“乳房为中心”,只关注乳房问题,不探究其中母婴配合方面的根本原因,往往治标不治本,乳房反复出问题。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还了解到,个别母乳喂养支持者(18%)超越职业边界,涉嫌非法行医,例如推荐处方药或中药等,需要妈妈引起重视。母乳妈妈如需使用这些口服或外敷的药物,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由有资质的医生开具。

专家解读

科学的乳房护理,不应有明显疼痛

从这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感觉很疼的妈妈仅占了20.42%,这和之前在“乳腺科的男医生” 公众号上进行的调查结果不太一致,那次调查中疼痛指数>5分的妈妈占了65.7%。分析原因,可能是参与本次调查的妈妈所在地区的母乳喂养支持者的职业素养相对较高,所以得到服务的妈妈感受相对较好。

20.42%感觉很疼

乳房是女性身体一个非常娇嫩敏感的部位,在哺乳期尤为如此。当母乳妈妈的乳房出现问题,比如导管堵塞、乳汁淤积等情况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采取冷敷、勤喂,并且通过调整哺乳姿势,让宝宝的下巴对着堵塞淤积的位置哺乳,尝试采用以上科学的方法自行处理。当自己无法解决问题时,可以向母乳喂养支持者寻求帮助,在对哺乳情况详细评估后,首先尝试让宝宝吮吸来解决问题,最后,才考虑使用手法移除乳汁。关于排乳的手法有很多,不同机构培训出来的母乳喂养支持者都不太一样,但无论怎样,妈妈们应该牢记:遵循科学原理的手法排乳,不应该有明显疼痛的感觉。

专家解读

妈妈们需要的是科学而专业的母乳喂养支持服务

从结果看,90.9%的妈妈在接受服务后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70.78%的人对服务的评分达到8分以上。

专业可靠的母乳喂养支持服务,不仅能及时解决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甚至可以通过专业知识的宣教,让妈妈独立掌握很多的哺乳技巧,给她们的母乳喂养带来实质性的改善,这样的服务自然会得到妈妈们的认可和好评。

梁琦:写在调查之外的话

我之前在公众号“乳腺科的男医生”里进行了一次关于“暴力通乳大调查”,共收到186条数据。从那次调查来看,“暴力通乳”是目前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干扰因素之一。

在调查中,有 52.8%的妈妈认为自己遭受的是暴力通乳,有16.1%的人不太确定是否为暴力,而9.1%经历过剧烈疼痛的人(疼痛指数>5分),居然也不确定自己遭受的是否是暴力通乳。这一点值得思考!这也许和每个妈妈对“暴力”的理解不同,也可能是那句“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在作祟。

从乳房的构造来讲,它与我们的肩背、四肢有着显著区别,丰富的腺体决定了它并不是一个适合长期、频繁、大力按揉的器官。大力的按揉,即使是结实的肩背和胳膊腿也是要疼的,何况是脆弱的乳房呢?

目前,母乳喂养支持者尚没有全国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职业培训,但遵循以“以母婴链接为中心”的理念,全面评估母乳喂养情况,尝试帮助妈妈建立和巩固与宝宝的联系,为妈妈赋能,应该成为每一位母乳喂养支持者努力的方向,而不是仅仅以“乳房为中心”,单纯解决乳房问题本身。

总结:

1. 成功实现母乳喂养,一定要做好“三早”,即早接触、早吮吸、早开奶。产后即刻就开始有效的肌肤接触,在有经验的母乳喂养支持者协助下,更利于母乳喂养的顺利开启。

2. 产前尤其是孕晚期的母乳喂养宣教,可以让妈妈及家人从容应对母乳喂养问题,更加科学有效地实施母乳喂养,妈妈要认真学习。

3. 母乳喂养支持者应遵循 “以母婴链接为中心”的理念,全面评估母乳喂养情况,尝试帮助妈妈建立和巩固与宝宝的联系,为妈妈赋能,而不是以“乳房为中心”,单纯解决乳房问题本身。

4. 任何在乳房上进行的操作,都应该动作要轻柔,遵循乳房的生理特点,切不可暴力操作,给妈妈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5. 支持母乳喂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专业的母乳喂养支持者,更需要产房、新生儿科、产科、乳腺科等医护人员的支持,但最重要的还是妈妈自己,不要随意暂停和中断母乳喂养,才能让母乳喂养之路走得更顺,更长。

母乳喂养的困惑专家帮你解

专业、高素质的母乳喂养支持服务,不仅能解决当下的问题,更能教给妈妈一些正确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今天,我们特地邀请到多年从事一线哺育支持服务工作的母乳喂养指导师,针对最常见的母乳喂养问题给予专业的解答。

关键词:乳房痛

Q宝宝一吃奶我的乳房就痛,碰都不敢碰,乳头还破皮了,我都有点儿害怕喂奶了。有人说这是因为奶少,是真的吗?

A 乳房损伤、疼痛,是奶水变少的一个原因,建议先从喂奶姿势和宝宝含乳方式进行调整。

疼痛会妨碍身体分泌催产素,而催产素可以让乳房产生奶阵,分泌奶水。宝宝吸吮乳房的动作会刺激催产素的分泌,让乳房快速大量地分泌奶水,这时候我们会看到宝宝大口连续地吞咽。但是如果宝宝的吮吸让乳房感到强烈疼痛,催产素的分泌就会被抑制,奶阵不来或来得慢、来得短,宝宝吃不爽就会着急、拉扯、哼哼唧唧……这样更容易损伤乳头乳晕,形成恶性循环。

但即便是奶少,如果宝宝含乳姿势正确,妈妈也不会这么痛。所以,乳头疼痛和奶少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建议妈妈先调整喂奶的姿势,正确引导宝宝含乳,先让吃奶不那么疼,然后再想办法提升奶量。随着疼痛的改善、奶量的提升,宝宝吃奶顺畅了,对乳房会更友好,哺乳也就进入了良性循环。

关键词:乳头凹陷

Q我属于乳房条件不好的,乳头凹陷,宝宝吃得费力,然后就不愿意吸了,请问这种情况怎么改善呢?

A 乳头扁平或凹陷导致的含乳难、呛奶等,试试半躺式哺乳姿势吧!

谁说乳头短平凹陷就一定不能含得对、吸吮有力呢?但是如果凹陷的同时,乳晕及乳头根部位置的皮肤太硬、太紧致(延展性差),宝宝的小嘴就不容易包住,含上也容易滑掉。这样的情况下,宝宝吃奶格外需要一些技巧。通常而言,半躺式哺乳姿势能利用宝宝自身重力让嘴巴含乳更深,不管是大乳房还是小乳房,是短平凹陷还是其他不好含乳的情况,都值得尝试。

乳头短平凹陷的妈妈要想正确无痛地亲喂,请记住:让乳晕足够柔软,采用合适的哺乳姿势,宝宝下巴要贴紧,选择最好的哺乳时机。

关键词:胀奶

Q宝宝3个月大,我夜里胀奶时宝宝在睡觉,而且睡得很香,我要不要用吸奶器吸出来?不吸的话,胀得难受。

A 如果没有达到胀痛难忍的程度,夜间最好不要吸,否则很容易演变成“不吸就堵,越怕堵越吸,越吸越堵”的恶性循环。

额外吸奶会让乳房以为宝宝需要吃更多。所以越是猛吸,乳房越要猛产,乳房的泌乳原理就是这么设定的。胀奶的时候,妈妈可把乳晕下方的乳汁稍微排掉一点,让乳晕变柔软,舒服一点就抓紧时间睡觉吧,毕竟妈妈睡好觉的日子很难得!

当然,有的妈妈因为要上班或出差,想趁夜里宝宝不吃,吸出一些奶存下来。这些是客观存在的吸奶需求,希望妈妈们速战速决,尽量少耽误睡眠。

关键词:奶少

Q奶少会遗传吗? 我妈妈生我的时候奶就很少,会不会我生完孩子也这样?

A 目前还没有研究证明母乳少会遗传。

因为乳房发育不良导致的母乳少,是那种“特别特别少”,妈妈几乎很难泌乳或者产后直接不泌乳,这种乳房形态明显和正常乳房不同。如果妈妈产后泌乳了,也胀奶了,却始终不够宝宝吃,这种母乳少通常是因为没有正确哺乳,奶量没有建立起来,乳房的泌乳功能没能很好地发挥,需要妈妈学习和调整哺乳方法。

关键词:漏奶

Q7个月的宝宝一直是混合喂养,我奶水不足还经常漏奶,我担心奶水漏光了不够宝宝吃,有没有好办法改善漏奶情况?

A 漏奶虽然看着心疼,但不意味着奶会漏光,宝宝想吃的时候没了,妈妈不用担心。

所谓“漏奶”,是指乳房不哺乳时也在泌乳,只是乳汁流了出来。不漏奶的妈妈,不哺乳时也一样会分泌乳汁,只不过她们的乳汁没有流出来。其实,喂饱宝宝的并不是不喂奶时分泌的那点儿乳汁,而是哺乳时乳房现产的大量乳汁。所以,乳汁白白地漏掉虽然看着心疼,但不意味着奶会漏光,宝宝想吃的时候没了。当然,漏奶也有个好处,就是不容易堵奶。

关键词:自然离乳

Q宝宝已经2岁多了,还没有彻底断掉母乳(睡觉前还会吃),很多人说这么大了还在喂奶,早就该断了。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宝宝自然离乳?

A 别着急,您的宝宝正在自然离乳的过程中呢!

自然离乳,就是宝宝吃母乳越来越少,吃饭越来越多,逐渐断奶的过程。目前,宝宝只是睡觉之前吃一下,其实就像打个卡,是个仪式,是个“待遇”,但早已不是为了吃饱。宝宝的表现非常棒!

关键词:夜奶

Q6个月大的宝贝喜欢吃夜奶,夜里会吃两三次,曾尝试着戒掉这个习惯,可是她哭得稀里哗啦,喂夜奶很累,求支招。

A 要不要喂夜奶这件事,妈妈可结合自己和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夜里要吃奶,是宝宝的正常需求,要“戒掉”正常需求,可不就要哭得稀里哗啦嘛!正常健康的夜奶,是3次以内,特殊情况宝宝醒的次数会多一点,重点是很快吃饱、能重新入睡,这样的夜奶通常不会影响妈妈和宝宝的睡眠。

但如果是不正常的夜醒,宝宝一醒来就要求赶快吃奶,吃很久也不会入睡或者不会睡熟松口,以便将自己快点重新哄睡着。我们认为,与其说是宝宝夜里吃很多次奶影响了成长发育,不如说是宝宝夜里频繁醒来影响了成长发育。这样的情况下,家长真正要解决的是“夜醒多”的问题,而不是“夜里醒来要吃夜奶”的问题。

关键词:排残奶

Q我刚断奶,朋友推荐我去排残奶,说“断奶后必须排残奶,不然会得乳腺疾病,甚至会得乳腺癌”,真有这么严重吗?

A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残留乳汁会导致乳腺疾病。

如果断奶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等宝宝彻底不吃的时候,乳房里谈不上还有残余的乳汁,即使有也极其微量,乳房自己就会吸收。但如果是一下子就给断了,经历几天胀痛的乳房里肯定充满了乳汁。这些乳汁本身并没有害处,都是很好的营养,在身体里更不会变质。只是乳房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吸收,遇到生理周期时可能会有一些酸胀疼痛,但并不是疾病。

无论如何要谨记,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一定要由乳腺科医生进行。如果你选择去排残奶,一旦有疼痛感,一定要及时叫停,不要相信“不通则痛”的劝说,那只是给不过关的护理手法找托辞。疼痛的“排残奶”有害无益,反而会造成乳腺损伤,引发乳房疾病。

拒绝暴力通乳,守护对宝宝的爱

乳房脆弱敏感,大力揉,无益于乳汁排出,还会给乳腺增加新的伤害。特别是对于哺乳期妈妈而言,咬牙忍受的疼痛通乳却换来了伤痕累累的乳房,甚至因此不能继续哺乳……

黄小蕾——知名演员

爱护自己,正确哺乳,做快乐妈妈。

林怡——早教专家,亲子畅销书作家

母乳,喂养的不仅是乳汁,更是爱与智慧。

马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副主任医师

正确的哺乳和含接姿势,保障母乳喂养“通畅”进行!

欧茜——儿科医生妈妈,新浪超人气育儿博主,“知贝儿科”创始人

每一个母乳妈妈都应该被温柔以待。

孙蔚欣(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早产儿互助工程副主任)

早安中国,早安宝贝,关心下一代从第一口奶开始。

小巫——儿童教育专家,国际母乳会哺乳辅导

母乳喂养是让妈妈和宝宝享受的事情。

赵子琪——演员、主持人

主宰自己的一切,包括健康舒适母乳!

为了让妈妈远离不必要的伤害,时尚育儿喂养研究院联合多位医护专家、母乳喂养指导、育儿达人等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发起:

“拒绝暴力通乳,守护对宝宝的爱”10项倡议

1 正确的乳房护理有助于疏通乳腺、改善乳汁淤积、消除肿块,这样的手法都是轻柔的,应该是不疼的。

2用力画圈、揉、压,对乳头拉、扯、捋等一些“忍得住疼”的通乳手法,虽然暂时让你感觉“硬块小了”,其实是再次堵奶或乳腺炎的隐患。

3产后前三天的乳房肿胀是生理性乳胀,这表明妈妈能够生产大量乳汁了,缓解生理性乳胀最好的办法就是频繁哺乳。

4在胀奶、堵奶的状况下,调整哺乳姿势、让宝宝有效吸吮、局部冷敷等要比直接在乳房上按摩安全有效得多。

5宝宝是最好的通乳师,喂奶时让宝宝的下巴抵住乳房有硬块的地方吸吮乳头,帮助妈妈通奶。

6乳房肿胀时,尽量用有肿块一侧的乳房哺乳,至少两三个小时喂一次,当然别忘了让宝宝吃一吃另一侧的乳房。

7缺少宝宝的吮吸、没有形成泌乳反射,而盲目加大吸奶器的吸力,不但没用,反而容易造成乳头损伤。

8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状态、作息规律、健康的饮食结构、适度的运动,就是对乳房最好的保护。

9出现发热(体温≥38.5℃),乳房肿块处持续疼痛、无法缓解,怀疑已经有急性乳腺炎、乳腺脓肿,需及时就诊。

10当妈妈遇到哺乳困难时,了解科学的知识和进行专业的咨询,才能帮助我们解决大部分问题。

我们希望用我们的力量,告诉母乳妈妈不要承受不必要的痛苦,正确通乳,无需大力来做!

我们希望用科学的知识,给妈妈赋能,帮助她们在母乳路上走得更远、更顺,愉快地享受哺乳时光……

周宗蓓(Ivy Makelin)——国际母乳会哺乳辅导,国际认证母乳顾问

哺乳不仅是一种喂养宝宝的方式,更是你与生俱来开启妈妈之旅的方式。很多妈妈太依赖于外部的力量,越依赖别人自己就越没有自信。其实,如果我们回归到最原始、最自然的状态,没有了那么多的干扰和干预,哺乳的本能就越容易起到作用。你的乳房,是宝宝最初的家,他将从那里获取温暖、安全、舒适、爱,还有营养。只要我们和宝宝保持最亲密关系,母乳喂养一定会顺利。

Echo小茵茵——知名母婴博主,漫画师

希望妈妈们掌握正确的通乳知识,爱自己才能爱孩子。

彩虹姐姐——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主持人

走出误区,找到正确的方法预防、治疗堵奶。

常玲——北京和睦家妇产科主任

呵护乳房、杜绝暴力是母乳喂养的基础。

陈守真——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暴力通乳,你得到的只有损坏的乳房!

大攸与蜜桃——新浪育儿2017母婴自媒体大赏影响力达人

关爱哺乳妈妈,拒绝暴力通乳!

丁晗Yuki——著名模特,网络红人

拒绝暴力通乳,让母爱挥洒得自然温暖!

杜 之樱Cherry——时装编辑,资深达人

宠爱宝贝,珍爱乳房!

高海凤——北京市海淀妇幼保健院乳腺病防治中心主任

请为母乳喂养构建和谐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何佳倩——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特需VIP门诊护士长

科学育儿从关爱母乳喂养做起!

贺雪静——杭州艾玛妇产医院助产士门诊母乳喂养专家

过多的干预反而会给乳腺问题埋下伏笔。

虎妞妈——母乳喂养大本营哺育课程认证讲师

拒绝暴力通乳,像呵护宝宝一样爱护它。

蒋佩蓉——婚姻、亲子和礼仪专家

希望妈妈们不要乱承受通乳暴力带来的伤痛。

辣妈曼迪爱种草——2019新浪育儿影响力红人

哺乳本不易,不该再受伤。

力优——杭州电视台主播

倡导科学的母乳喂养方式,让育儿更美好!

刘芙蓉——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中心护士长

我是您母乳喂养旅程不可或缺的亲密伙伴。

马佳年——“感动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全球最大早产儿家长组织早产儿联盟创始人

早产宝宝由于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先天不足更需要母乳喂养,早产妈妈的母乳会根据不同的孕周、疾病而改变成分,适应每个早产宝宝的特殊需求。但早产宝宝出生后母婴分离,妈妈面对资金、家庭、社会的种种压力,留存母乳非常困难,且早产宝宝出院后由于吸吮、吞咽能力弱,亲喂很难实现,这些都需要专业和科学的早产宝宝母乳喂养支持。留住母乳,给早产宝宝一生的营养支持;爱护妈妈,给早安家庭专业的持续呵护。

鱼小南——“儿科医生鱼小南”创始人,微博大V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如果你感觉所谓的“通乳”操作让你疼痛难忍,那一定有问题。关乎身体健康之事,从来不是靠意志就能解决,掌握正确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才是更重要和更安全的。

刘遂谦——北京和睦家医院临床营养师,知名健康博主

保护乳房、珍爱生命,从拒绝暴力通乳开始。

娄倩MOON——微博2018十大成长母婴育儿大V

拒绝暴力通乳,让母乳喂养更甜蜜、更幸福!

美食育儿二头妈——微博2018十大影响力母婴育儿大V

母乳喂养不易,请给母乳妈妈留一丝呵护吧!

米斗爱美丽——知名育儿博主

母乳虽可贵,暴力不可取!

青春河边巢——亲子旅游达人,百万粉丝博主

捍卫健康,从保护乳房开始!

阮 翊(Molly Ruan)——上海和睦家医院助产士顾问

宝宝是妈妈最好的开乳师!

盛晓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与青少年保健科副主任

唯爱哺乳,拒绝暴力。

树妈马瑞——育儿专家,专栏作者

你好,奶才好。奶好,娃才好。

苏菲——亲子旅行博主

相信自己,相信宝宝。

孙佳星——歌星、艺人

相信自然的力量,拒绝暴力通乳!

孙捷——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产房护士长

提倡母乳喂养,促进科学育儿。

唐怡明——北京怡德医院 产科门诊护士长

找专业通乳师通乳,对自己和宝宝负责!

糖豆Candy的日常——知名母婴育儿博主

坚持母乳喂养,一声妈妈,一生妈妈!

田园——上海市儿童医院健康管理部主任

愿每个妈妈都远离不必要的伤害。

UU——时尚博主

我想给到孩子最好的爱。你,也可以。

倡议人出场顺序按姓氏拼音

王洁——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二科护士长

爱宝宝也要爱自己。

王利平——杭州美中宜和妇儿医院母婴中心护师

坚持母乳喂养,拒绝暴力通乳,请温柔以待。

王翔——模特,时尚达人

健康母乳,快乐妈妈 !

维亚Veyia——知名情感博主

母乳喂养的阶段很短暂,珍惜孩子依偎在你怀中的时光。

我的育儿心经——知名育儿博主

拒绝暴力通乳,不要让新妈妈一痛再痛!

吴君——杭州艾玛妇产医院母乳喂养门诊指导专家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并不适用于娇嫩的乳房。

小美候多妈——美食博主,辣妈达人

健康妈妈,福利宝宝。

小土大橙子—— 微博2018十大影响力母婴育儿大V

温柔享受独一无二的亲密时光。

杨晓菊——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产科主任

滴乳知珍,健康母婴。

杨竹青 ——知名歌手

让我们坚持科学母乳喂养!

张磊——杭州美中宜和妇儿医院母婴中心护士长

母乳,是信念,更是爱的传递!

张野——知名健康博主

正确的衔乳姿势不仅有助于有效吸吮,对口腔发育也有重要意义。

张珍——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

呵护您的乳房,远离暴力通乳。

钟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护士长

当母乳妈妈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随时都在。

子安——时尚达人,秒拍达人

正确哺乳,为孩子也为自己!

宁平——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乳腺科主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乳腺科医生参与母乳喂养的推广,其实非常有必要。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都倡导哺乳到2岁或2岁以上,也就是说妈妈分娩后离开医院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都是哺乳期,遇到的问题都不是产后初期在产科病房里遇到的那些了,更多的是安全哺乳做法和乳房方面的困扰。这恰恰是乳腺科的领域。

宝宝现在10个月。7个月时检查出来轻度贫血,医生建议食补,最近去检查仍然贫血,且有加重的趋势。贫血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发育?该怎么办?

A严重贫血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智力发育以及性格发展。儿童贫血需要及时干预。

6个月到2岁的宝宝特别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性缺铁性贫血,贫血的危害主要包括:1.影响免疫力,导致宝宝容易患感染性疾病;2.严重贫血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宝宝身高、体重的增长,同时智力发育也会受到影响;3.贫血还可能引起情绪异常,宝宝出现爱哭、烦躁、不安等行为,长期的体弱多病还可能容易引起宝宝性格孤僻、自卑。

面对宝宝重度贫血,首先,要做到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辅食应多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牛肉、鸡蛋黄等动物性食物,可适当多吃点水果,水果中的维生素C有利于铁的吸收利用;其次,要积极纠正宝宝偏食习惯,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最后,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铁剂在两餐间服用吸收更好,用温水而不要用茶水或奶水喂服,注意铁剂补充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发生中毒现象。

2岁的女儿自从换了配方奶之后,大便就开始干燥,试过给她多吃水果、喝绿豆汤,但时好时差。有什么好办法吗?

A儿童便秘约有90%是功能性的,与喂养不当、排便习惯不好以及环境因素有关,家长需要积极查找原因。

换配方奶后引起大便干燥,要充分考虑是否因配方奶中某种成分过敏引起大便干燥,必要时检查过敏原或调换配方奶,看宝宝便秘是否改善。另外,小儿便秘的原因比较多,如饮食成分不当、活动量过少、排便不规律、肠道菌群失衡等,要仔细查找病因并积极去除病因。

如果宝宝被功能性便秘纠缠上了,要从以下几点做起:每日都要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饮食力求多样化,多食用蔬菜、水果,多喝白水;作息规律,不要轻易改变宝宝的生活环境;多带宝宝去户外活动,并保持良好情绪;通常经过以上几方面的调理,宝宝大便干燥的情况都会得到改善。如果通过努力,宝宝的便秘并没有得到改善,建议及时求助医生,早日帮宝宝远离便秘的困扰。

带7个月大的宝宝去社区医院接种疫苗,医生推荐了流感疫苗。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打这些计划外的疫苗?

A计划外的疫苗是否接种,家长需要根据自家宝宝的实际情况,如感染性疾病的风险、经济能力、孩子的身体情况等进行综合判断。

流感疫苗一般会在每年8~10月份提前接种,接种的流感疫苗同当年实际流行的流感病原体相对一致,小婴儿和年老体弱者或有基础疾病者适于接种。

手足口病疫苗主要是针对EV71病毒。肠道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更容易导致病例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因此,家长要注意宝宝的卫生环境,以及是否为手足口病流行地区,如果有风险,建议及时接种。

至今尚无治疗轮状病毒腹泻的特效药物,建议体质弱的小宝宝接种该疫苗,但接种前要仔细阅读宝宝是否有不适宜情形。

猜你喜欢
哺乳母乳母乳喂养
会哺乳的树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母乳喂养进社区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纽约首设“母乳捐赠站”
母乳也有标准吗?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与乳母谈哺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