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通道蛋白-4与脑水肿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9-09-04 12:00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15期
关键词:通透性脑水肿源性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s)是最近几年研究较多的与水通透性相关的一类跨膜蛋白。至今在哺乳动物体内共发现13种水通道蛋白(AQP0-AQP12),其中AQP4是脑组织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水通道蛋白[1]。近年来研究表明AQP4在各种颅脑疾病(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炎症等)所致的脑水肿形成和消散中起着关键作用。正确认识AQP4和脑水肿的关系可为临床病人治疗脑水肿提供新思路。

1 AQP4的概述及分子结构

Peter Agre于1988年发现第一个AQP,并获取了2003年诺贝尔奖[1]。迄今在哺乳动物体内至少已经发现13种AQPs蛋白亚型,有8种在脑组织中表达,AQP4最为丰富[2],与脑水肿的联系也最密切。AQP4最早于1994年由Hasegawa等从大鼠肺组织中克隆出来[3],其蛋白单体由经过6次跨膜之后的多肽链构成,共形成3个胞外环(A、C、E)和2个胞内环(B、D),其游离N端和C端均位于胞内[4](见图1A)。每个蛋白单体的B环和E环上均有一个高度同源的精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序列(Asn-Pro-Ala,NPA序列),为AQPs家族的特征性结构,决定了水的通透性,研究发现B环和E环的改变可引起对水通透性的改变[3]。两个NPA结构分别从胞膜的相对面折叠成一个能够允许水分子通过的孔道,直径约0.38 nm,且单线仅允许一个水分子通过,这种结构被称为水通道蛋白“沙漏模型”三维结构[5](见图1B)。AQP4的四级结构是由4个单体组成的四聚体,且每个单体都有各自独立的水通道[6](见图1C)。

AQP4根据翻译起始位点的不同分为3种功能亚型:M1、M23和Mz。分别含有323、301和364个氨基酸残基[7]。其中M23是脑组织中最常见的一种亚型, 且可在胞膜上排列成更高的结构-正交列阵结构(orthogonal arrays of particles,OAPs)[8],可以增强水分子通透性,促进AQP4在星形胶质细胞的极化,辅助AQP4定位于细胞膜,且该结构为AQP4特有的结构。目前关于OAPs与四聚体形式在功能上的区别尚未清楚,但可肯定的是OAPs可增强水分子通透性,加快AQP4通道对水的转运[3]。

图1 AQP4的结构

2 AQP4的分布及功能

AQP4主要分布于星形胶质细胞、室管膜上皮细胞、脉络丛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支持细胞中,尤其在与蛛网膜、软脑膜、毛细血管等相邻的星形胶质细胞足突上表达最丰富[9]。此外,Yool[10]研究发现,AQP4在小胶质细胞上表达上调,但在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脑膜成纤维细胞上均未见其表达,可以看出AQP4主要表达在脑实质与脑内液体成分相邻的细胞膜上。AQP4的这种极性分布提示在脑内水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胶质细胞与脑脊液以及血液之间水分子转运的重要结构单元[11]。如前所述,AQP4表达在脑室系统周围的室管膜细胞和脉络丛细胞,与脑脊液的分泌和重吸收的位置大致相同,说明脑脊液可能通过AQP4参与自身循环[12]。AQP4在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高度表达,该部位的大分泌细胞对细胞内容量变化非常敏感,当渗透压变化1%时可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所以AQP4可能是渗透压感受器或受体,通过自身对微小渗透压的变化改变细胞容量,从而参与全身的水平衡[13]。此外,AQP4还表达在胼胝体、海马、小脑、脑干等部位,主要调节胞外间隙大小和钾离子浓度[11]。

3 AQP4的调控机制

AQP4在大脑中表达受到严格的调控,AQP4对水分子的通透性及在细胞膜上的数量是可以调控的,调控方式主要有长期调节和短期调节,长期调节是通过缺氧、渗透压、氨、转录等长时间的调节机制,短期调节是通过一些受体介导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以及AQP4在胞内运输实现的[14]。

3.1 短期调节

3.1.1 磷酸化调节 AQP4磷酸化调节是发生在翻译之后的一种调节方式,当发生磷酸化时,磷酸化蛋白被转运至细胞膜,进而进入细胞内,最终指导磷酸化蛋白在细胞内发生降解的一种方式[15]。研究表明,AQP4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其中最主要的为Ser180和Ser111两个残基位点[16]。

Ser180位点位于AQP4分子胞质内D环,其磷酸化可降低AQP4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该位点磷酸化是通过Ca2+浓度-磷脂依赖性蛋白激酶信号通路(PKC)实现的。Mccoy等[17]研究表明,PKC主要在转录水平对AQP4-mRNA进行调控,当AQP4的Ser180残基发生变异时,AQP4却不会被PKC磷酸化,此外用PKC活化剂二丁酸佛波醇酯可显著减少AQP4的数量,而该作用可被PKC抑制剂RO-31-8220消除,Ser180发生点突变时同样可以阻断二丁酸佛波醇酯的作用。Zeuthen等[18]用PKC活化剂对星形胶质细胞分别做长时间和短时间孵育,发现AQP4分子表现出不同的内化现象,提示PKC除了作用AQP4的Ser180位点还作用于其他的位点(如Ser267和Thr273),共同导致AQP4水通透性降低。

Ser111位点位于AQP4分子胞质内B环,其磷酸化可增加水分子的通透性,与Ser180不同的是,该磷酸化是通过cAMP-蛋白激酶信号通路(PKA)和GAMP-蛋白激酶(PKG)途径实现的。Gunnarson等[19]研究表明,钙调蛋白并不是直接作用于Ser111位点,而是先作用于一氧化氮合酶产生NO和下游PKG的活化调节AQP4磷酸化。在肾脏和爪蟾某些细胞中发现Ser111位点的磷酸化是通过PKA途径实现,并且增强AQP4水透过率[20]。所以,抑制Ser111位点可降低水通透性进而减轻相应部位水肿。

3.1.2 胞内运输调节 Carmosino等[21]在研究胃腺癌细胞中发现,用组胺处理的细胞其OAPs结构减少,水通透性也降低, 猜测这可能与AQP4分子内吞有关,去除组胺后,AQP4又重新分布胞膜上,说明AQP4可在胞膜和胞内之间运输,调控水分子通透性。

3.2 长期调节

3.2.1 氧化应激调节 大量研究表明氧化应激损伤机制上调AQP4表达[22],且途径较复杂。氧化应激能迅速诱导早期基因C-Jun和C-Fos表达,后形成蛋白激酶-1(AP-1),AP-1激活MAPKS从而上调AQP4的表达;氧化应激也可作用于调控炎症反应的转录因子(NF-κB)调节AQP4;Hsu等[23]研究表明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MAPKS)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ERK)通路能够激活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CysLT2)上调AQP表达,所以氧化应激可以通过白三烯诱导AQP表达;氧化应激通过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激活AQP4基因启动子中抗氧化反应元件(ARE)基因上调AQP4表达,Mao等[24]研究发现萝卜硫素(NRF2的激活剂)可上调AQP4表达。

3.2.2 蛋白相互作用 研究发现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复合物(dystrophin-associated complex,DGC)是AQP4呈极性表达在血管周围星形胶质细胞足突上的重要蛋白,Dmytrenko等[25]研究α-互养蛋白(α-syntrophin,DGC的一种)时发现,α-syntrophin基因缺失的小鼠其极化现象发生改变;Mahmood等[26]研究低钠血症时发现与野生型小鼠相比α-syntrophin基因敲除后的小鼠其脑水含量显著减少,提示AQP4定位和表达在细胞结构与某种蛋白关联。

3.2.3 精氨酸加压素(AVP) AVP主要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主要作用为维持体内水盐平衡。近年来研究发现,AVP可以促进脑水肿,Taya等[27]发现,在脑外伤中V1αR拮抗剂可以通过降低AQP4表达减轻脑水肿;张波等[28]在研究精氨酸加压素1α受体(V1αR)与AQP4表达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在脑水肿不同时间段AQP4表达与V1αR之间呈正相关,提示V1αR 的调节可能导致AQP4表达升高。此外,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OAPs等都参与AQP4的表达调控,但具体调节机制仍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4 AQP4与脑水肿

脑水肿为液体过度聚集在脑实质内(脑组织细胞内或细胞间隙中),可认为当脑组织中的含水量超过其正常含量的80%时就是脑水肿。神经系统各种疾病所致的脑水肿主要为细胞毒性和血管源性脑水肿。许多实验证实AQP4与脑水肿发生相关,在脑水肿形成和消散中起主导作用。

4.1 细胞毒性脑水肿 细胞毒性脑水肿多是由于细胞代谢功能紊乱,导致钠钾泵、钙泵等功能失调,无法正常调节水和离子,导致细胞内水超载的一种病理性水肿,主要发生于脑缺血、缺氧、中毒等损伤因素,主要特点为星形胶质细胞发生肿胀而血脑屏障是完整的。Hirt等[29]在研究脑缺血小鼠时证实,与野生型小鼠相比,AQP4缺失的小鼠其细胞坏死程度、炎性反应及病灶大小均较轻;Huang等[30]在脑膜炎模型中也发现,实验组脑水含量及AQP4表达明显增加。可以看出AQP4加重细胞毒性脑水肿的发生。

4.2 血管源性脑水肿 血管源性脑水肿是指由于血脑屏障破坏,过多液体集聚在细胞外间隙,多见于脑外伤、脑肿瘤、脑冻伤等相关疾病。与细胞毒性脑水肿不同的是AQP4有利于血管源性脑水肿消除,尤其在室管膜、胶质界膜和血脑屏障等富含AQP4的部位。在血管源性水肿中,水分子进入脑组织不需要借助AQP4,相反,水肿的消除却借助AQP4分子。Papadopoulos等[31]研究发现敲除AQP4基因后的小鼠脑组织水肿消散速度远低于野生型,同时在黑色素肿瘤引起的水肿中,缺乏AQP4基因小鼠颅内压与脑水含量都较重;在脑冻伤模型中,同样发现AQP4可减轻水肿和颅内压[32];Tourdias等[33]研究血管源性水肿时发现,AQP4在脑水肿消退期表达增加。可以看出AQP4减轻血管源性脑水肿,促进水肿的吸收,减轻疾病的发展。

4.3 脑水肿治疗新靶点 目前治疗脑水肿的药物仅局限于对症治疗(激素、甘露醇、高渗液等),AQP4是近年来研究比较多的药物作用靶点。细胞毒性脑水肿时AQP4表达增加并可加重脑水肿而血管源性脑水肿时水分子可通过AQP4通道排泄,其抑制剂和激动剂可减轻对应的脑水肿。研究发现亚低温和去骨瓣治疗都能通过抑制AQP4表达减轻脑水肿,所以AQP4作为靶点治疗脑水肿是可行的。有实验表明,2-尼克酰胺-1,3,4-噻二唑(TGN-020)、吡罗昔康和乙酰唑胺(AZA)可下调脑组织中AQP4的表达和分布,具备作为AQP4抑制剂的可能。Abed等[34]在脑缺血模型中发现,与模型组相比,TGN-020干预组脑水肿和梗死程度显著降低;Viskupicova等[35]发现,吡罗昔康可通过减少AQP4表达减轻脑水肿达到神经保护作用。目前关于AQP4抑制剂和激动剂的研究甚少,其作用于临床仍需更多的实验证实。

5 结语与展望

近年来神经系统发病率越来越高,其病理改变-脑水肿,是导致病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许多实验已证实AQP4在脑水肿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毒性脑水肿中,AQP4促进脑水肿发展,加重疾病,而血管源性脑水肿中,AQP4促进脑水肿消散,降低病人颅内高压,延缓病情发展,所以探索AQP4抑制剂或激动剂以及使用的时机对治疗脑水肿至关重要,并能挽救病人生命,但目前对于AQP4的各种研究仅局限于一些基础性研究,与临床相差甚远,所以其临床应用价值仍需进一步的实验探索。

猜你喜欢
通透性脑水肿源性
中南大学发现治疗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新方法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哪些原因引起了脑水肿的发生,脑水肿的症状有哪些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脑出血后脑水肿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蛛网膜腔出血后脑组织氧自由基代谢的实验研究
PICCO监护仪观察ARDS肺血管内皮通透性的临床研究
盆栽与大田栽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PBEF在体外循环术后肺血管内皮通透性中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