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艺激情的殿堂

2019-09-04 20:59刘志平
西部散文选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鲁艺题写火热

刘志平

每当我走过鲁艺旧址就让我仿佛听到了学员们歌声震耳的《黄河大合唱》激昂的声音,仿佛又看到了学员们在这条深沟中用激情的画笔在描绘一幅幅杀敌的雄壮场面,他们用革命的激情,用战斗的勇气,用火热的理想与信念,书写着光辉的篇章。我就想我们党用什么力量把那么多的热血青年吸引到延安,并用革命的精神投入到那火热的年代。每当这时,我非常激动,非常高兴,非常自豪,我为他们用满腔热血的奋斗精神而骄傲。

有冼星海和光未然创作歌曲时的动人故事,有为了演外国领导用石膏化装成假鼻子的感人故事,学员们既是宣传员又是战斗员真实故事。此情此景怎能不让我感动呢?

当我再次走进鲁艺展馆,倾听讲解员对各个时期的发展过程的讲解,我认真听,仔细看,反复的想,再看那一幅幅真实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让我激动,让我沉思,让我奋进。我们的前辈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拼命的工作,拼命为中華伟大的事业而奋斗。

当我爬上对面的山坡上,走进石窑洞中每位作家、歌唱家的故居里,看到电视里反复播放着他们的感人故事。让我回忆他们在艰苦的革命中创作出那么多的好作品,好歌曲。这些动人场面让我激情澎湃。

每当我看到天主教堂,就让我想起这里的一切,想起这里曾经的那些艰苦的岁月,创造下的那些感人的故事与辉煌的往事。

在这里有著名的会议。那就是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在鲁迅学院召开了著名的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上,毛泽东向大会作了总结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等重要文献。会议正确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规定了党抗战初期阶段的任务,为实现党对战争的领导进行了全面的战略规划,基本上克服了王明左倾投降主义错误,进一步统一全党的领导思想。加强了全党的团结,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和推动各项工作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里写出了著名歌曲与文艺作品。代表性的戏剧有《日出》《雷雨》《秋瑾》《塞上风云》等;主要出版了《陕北风光》《晋察冀边区印象记》《八路军将领》等重要书籍。这些戏剧的上演与书籍的出版发行,把延安火热的生活,抗战英雄事迹迅速的报告出去,也体现了革命斗争的需要,也是革命战士阅读的需要。

毛泽东为这里题写校训及刊物名称。他给鲁迅学院题写的校训是“紧张、严肃、刻苦、虚心”,还写到“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还为《共产党人》《中国妇女》《中国文化》等刊物题名,同时还为丁玲的《陕北风光》《延安集》等著作题写书名,这些真实的手迹既鼓励了文艺工作者的工作激情,又激发了他们投身革命的创作热情。

这块激情的热土激发了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来此学习与奋斗。为了抗战,为了自己的事业,他们从大疆南北,背着背包,拿着行李,不远万里奔向火热的延安革命圣地,走进了鲁艺,在那里深入农村、深入农户,用一颗颗火热的心在创作,在宣传,在办墙报,一场一场的戏剧,一块块的板报,一次次的诗歌朗诵,一首一首的歌曲,唱彻陕北大地,唱彻大江南北。

这里有坚强意志的文艺团队。1936年11月至1942年5月,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相继成立了各种文艺组织100多个,充分发挥这些组织,以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为纽带,以专业技术为背景,用文学艺术的武器,参加抗战动员,反对投降卖国,相互促进,团结合作,不断提高抗战艺术水平,凝聚人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重要的宣传作用。

鲁艺是历史的产物,是人们对精神的追求,在那艰苦的年代曾经有过激情的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创新文艺实践,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选自2019年6月22日《延安日报》杨家岭副刊

猜你喜欢
鲁艺题写火热
回望鲁艺初心共谋鲁艺学科发展新向度
初三
魅力舞动火热一夏
初三
延安鲁艺与文化强国
那些正火热的话题性造型
旧报纸的童梦
论延安“鲁艺”音乐的“红色经典”价值
火热练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