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以新创

2019-09-04 10:06吴晗
蒲松龄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细节描写

吴晗

摘要:《小猎犬》是《聊斋志异》中短小精悍的代表作之一,在情节设置、细节描写以及文学意涵的表达上,以小见大,体现出蒲松龄的匠心独运以及精神世界的超脱。此外,从文学源流来看,此篇吸收了《羽猎赋》《小言赋》以及《画记》等前代经典作品,并对《池北偶谈》等后世文言小说产生影响,反映了从骚赋,唐宋散文到明清小说之间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小猎犬;情节设置;细节描写;文学演变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聊斋志异》作为一部不朽著作,其作品或简洁直白或委婉深曲,寄托了蒲松龄的孤愤与悲恨,正如其在序中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① 然在沉重愤懑的内容中,不乏一些轻松而插着想象翅膀的精致童话,给予热情和鲜活的希望,《小猎犬》正是其中的一篇。其内容简短而描写细腻,讲述了不得志书生被神奇小人国武士搭救的故事。卫周祚借读书院,饱受蝇虫骚扰,被突如其来的小人国军队所救,在军队走后,留下一只小猎犬,以虫为食。一日昼寝,卫周祚辗转时把小猎犬压扁,变成一张纸,然自此没有蚊虫。以五百字的篇幅将生动曲折的情节展现出来,充满趣味。此篇在故事情节安排、艺术表现以及文学思想上,均体现出《聊斋志异》笔力之深厚与独到。同时,作品吸收前代优秀成果,从骚赋、古文中吸取创作经验,并对后世文本产生影响。

一、故事情节设置巧妙,安步紧凑

在情节安排上,设置巧妙,并且叙述紧凑,通过多处转折,使富有故事趣味。具体来看,首先是情节设置的神奇,先是卫周祚为读书迁入寺院,然蚊虫甚多,“徙斋僧院,室中蜰虫、蚊、蚤甚多”,导致晚上无法安睡,“竟夜不成寝”。此时突降小人武士群以及黄衣人入灭虫,“忽一小武士,……决杀殆尽”;武士群和战斗的鹰犬都是极小,武士“身高两寸许”“骑马大如蜡”“有鹰如蝇”“牵猎犬如巨蚁”,人和物小到和虫蚁类似大小。杀完虫之后,整个小人军队离开,“遗一细犬”,而留下一只小猎犬。卫周祚立刻捉住,并且驯服,放在砚盒中,“公急捉之,且驯,置砚匣中”,并且特别喜欢,反复把玩,“反覆瞻玩,爱之甚于拱壁”,而结局却出乎意料,“昼寝,犬潜伏身釁,压于腰底,匾而死”,卫周祚特别喜欢小猎犬,却在白天睡觉时,无意中把小猎犬压扁而死。更神奇之处在于小猎犬被压扁,死后呈现出的是纸的样子,“如纸剪成者”。文章戛然而止,小武士群为什么如此小?小猎犬最后到底真死还是假亡?是人间的术法,抑或是天上神迹?故事中人和物的巧妙,结局的神奇,皆留下悬念。

复次是故事安排的巧妙。从故事情节布置来看,此篇有两处转折,小武士群出现杀虫,是前半部分的小高潮;小猎犬被压成纸,是全文高潮,短短几百字内,跌宕起伏。先是安排因“厌冗扰”而“徙斋僧院,苦室中蜰虫、蚊、蚤甚多”的背景,然后引发文章主要情节,空降小武士群将虫蝇,“决杀殆尽”,由现实中的无力而以虚幻的力量解救。再到武士群离开,留下小猎犬,以虫为食,“匾而死”,“自是壁虫无噍类”。这一情节转折是从虚幻再到现实的转换,小猎犬为卫周祚灭尽虫蝇,完成使命并功成身退,在卫周祚的一次昼寝中离开,他再不受虫蝇干扰。最终,问题解决而回归现实。但明伦评价这一结局,“蜰虫歼尽,而猎犬即死。成功者退,理固如此,物亦宜然”,同样是赞美结局收束巧妙。作者安排了神异的小人国武士群来解救饱受困扰的卫周祚,且通过很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公醒转侧,压于腰底”,将故事又转回生活。

再次,是故事排布的紧凑。短短几百字,写出了复杂的故事,除了上述所说故事的神奇和巧妙,还通过副词的排布,催化紧凑的情节,引人入胜。“蜰虫、蚊、蚤甚多,竟夜不成寝。食后,偃息在床”,“甚”“竟”字交代虫之多,卫周祚受苦之深,整夜无法入睡;而后情节节奏缓和,“偃息在床”,冯镇峦评称“小结束”。而紧随其后“忽一小武士”中的“忽”,则提示后文新情节的展开;“公方凝注”,“忽又一人入……又俄顷,步者骑者……顷刻之间,决杀殆尽……既而一黄衣人……斯须散尽”,卫周祚刚要凝视,又突入一群武士,加之骑兵,马匹纷纷出现,“方”“忽又”“又俄顷”的使用,使情绪先缓后急,故事情节节奏加速,后达到高峰,小武士群在“顷刻之间”,瞬间将虫蚁消灭干净。然后首领降临,鸣金收兵,“既而”“斯须”又是一缓一急,小武士群来去的情节以副词先行,缓急有序地完成。

总之,作者有意设计情节,在情节内容和节奏的安排上,匠心独运,构建了一个神奇而又不脱离现实生活的故事;同时,把握故事节奏,起承转合,缓急得当,合理运用副词来串联情节和布置叙事节奏。

二、描写极富趣味,以小见大,展现精神世界的超脱

在叙述中,除了故事情节巧妙紧凑,在细节塑造上,也有其独到之处。小人国武士群、黄衣人和小猎犬的形象以及灭虫场面的描写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体现高超的艺术表现力。首先,通过装饰和动作描画出小人的形象,烘托其武艺高超:

忽一小武士,首插雉尾,身高两寸许;骑马大如蜡;臂上青鞲,有鹰如蝇;自外而入,盘旋室中,行且驶。公方凝注,忽又一人入,装亦如前,腰束小弓矢,牵猎犬如巨蚁。又俄顷,步者骑者,纷纷来以数百辈,鹰亦数百臂,犬亦数百头。有蚊蝇飞起,纵鹰腾击,尽扑杀之。

小武士“身高两寸许”,“首插雉尾”“骑马大如蜡”“臂上青鞲”“有鹰如蝇”,通过小武士的装备,勾勒出小巧而能力高超的形象,且这些装备也是细节突出,头上插的是“雉尾”,所骑马大小如“蜡”,此处意为蚂蚱,手臂上套着黑色的臂套,上面站着苍蝇大小的鹰;另外又来了一个小武士,装备和前人相同,又多出了“腰束小弓矢,牵猎犬如巨蚁”,腰上束者弓箭,牵着和巨蚁一般大小的猎犬。从细节处,描写了小武士们的形象,骑兵和弓箭手,然后又从外部场面描写,刻画出小武士群的壮观,“步者骑者,纷纷来以数百辈,鹰亦数百臂,犬亦数百头”,武士群和辅助杀敌的动物数百以计。杀虫时,训练有素,“有蚊蝇飞起,纵鹰腾击,尽扑杀之”,一旦有飞虫,驱纵飞鹰击杀,全部杀完。同时,在撤退时,又刻画了武士群将领的形象,此时换了角度加以描绘。黄衣人,“着平天冠,如王者,登别榻,系驷苇篾间”,戴着平天冠,坐在苇篾编成的别榻上,由四匹马驾着,穿着华贵,座驾不凡,发号施令,令行禁止,“从骑皆下,献飞献走,纷集盈侧”,“王者登小辇,卫士仓皇,各命鞍马;万蹄攒奔,纷如撒菽,烟飞雾腾,斯须散尽”,小武士群下马拜见,并听从黄衣人命令,在消灭飞虫后,瞬间撤退。通过写小武士群的听令,从侧面写黄衣人的气势。另外,全文最有趣的是,对小猎犬形象的构建,充满童真色彩。

毛极细茸,项上有小环。饲以饭颗,一嗅辄弃去。跃登床榻,寻衣缝,啮杀虮虱。旋复来伏卧。

从外貌、动作、功用等多角度描摹小猎犬的可爱形象。小猎犬大如巨蚁,毛细密而蓬松,脖子上戴着小环,不吃人间食物,到处寻找虫蚁虮虱,以之为食,吃完则趴在一边,专门为卫周祚所设的宠物,而后在虫灭尽后离开。一举一动的可爱之处在文字间皆有展露。

复次,通过细节和动作刻画,展现武士们的训练有素与战斗场面的激烈:

忽一小武士……自外而入,盘旋室中,行且驶……忽又一人入,又俄顷,步者骑者,纷纷来以数百辈,鹰亦数百臂,犬亦数百头。有蚊蝇飞起,纵鹰腾击,尽扑杀之。猎犬登床缘壁,搜噬虱蚤,凡罅隙之所伏藏,嗅之无不出者。顷刻之间,决杀殆尽。……鹰集犬窜于其身。……既而一黄衣人……从骑皆下,献飞献走,纷集盈侧,亦不知作何语。无何,王者登小辇,卫士仓皇,各命鞍马;万蹄攒奔,纷如撒菽,烟飞雾腾,斯须散尽。

王金范评论此段描写:“《羽猎赋》《小言赋》合二一之,奇。”冯镇峦评:“金圣叹见之,当浮大白曰:不亦快哉!”但明伦评:“鹰如蝇,犬如螘,马如蜡,以两寸许二武士,控之臂之牵之。而步者、骑者,忽来数百辈,鹰亦数百臂,犬亦数百头。飞起者腾击而扑杀之,伏藏者缘壁而搜噬之。而又有王者登座,将士献禽。假寐而观,真是一场好剧。”古今阅读者都对这段战争描写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内容奇谲,铺张扬厉,有汉大赋的美感,且描写生动,片段富有画面感。具体来说,小武士“入”“盘旋”“行且驶”,动作机敏;合作有序,气势旺盛,“步者骑者,纷纷来以数百辈,鹰亦数百臂,犬亦数百头”;攻击利落有效,“纵鹰腾击,尽扑杀之”“顷刻之间,决杀殆尽”;细致杀虫,不放过一处,“搜噬虱蚤,凡罅隙之所伏藏,嗅之无不出者”;撤退时亦井然有序,毫无慌亂,如同一阵烟尘,顷刻散尽,“万蹄攒奔,纷如撒菽,烟飞雾腾,斯须散尽”。从语言上看,骈散结合,多用四六句,兼杂言,气势强盛,同时语言灵活,痛快淋漓地展现出小武士群的战斗盛况。

值得注意的是,此篇描写作者经过深思熟虑地校订,校中言稿本“徙斋僧院”后原有“树荫浓茂,颇无车马喧而(苦室中蜰虫、蚊、蚤甚多)”数字,后用笔划去。这段话是描写寺院环境的清幽,然和正文故事关联不大,因而删去枝节。此可作为辅证,说明作者有意使文字简练精干,立主脑而去枝叶,“小而妙”是作者在反复锤炼文字后,而达到的写作效果。冯镇峦评:“此篇奇在化大为小,一小见妙,可当袁在公广庄子文。”在主角设置,一群小武士和小猎犬,小人能有大用,“小”能见构思之巧妙,这样的人物、情节设置有新意,不亚于前代经典作品。后半句话,应是“可当袁在公卞庄子文”,“袁在公”故事查不到,可能也是文字辨认有误,“卞庄子文”指《卞庄子刺虎》故事,借卞庄子观二虎相斗后杀二虎这一简短的寓言故事,隐含“一箭双雕”,“坐山观虎斗”等深刻道理。冯镇峦以《小猎犬》篇类比《史记》中的这则故事,是说文虽短,但意义却很深刻,小文而有大意。从叙述整体来看,情节设置,结构组织与细节刻画富有意趣,结局出乎意料,留有余味。且作者有意用少而精当的言语,营造了一个童话世界,并能够以小见大。

值得注意的是,此篇中,作者有意识建构困窘诸生被救的故事,是“童心”的体现。“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1]晚明思想家李贽提出“童心说”,所谓童心是“一念之本心”,是人最本真的信念和情感表达,是最为纯真的人性反映。在本篇中,作者展现了自己的童心,描写了一个纯真的世界,小武士群,可爱的小猎犬,反映了自己最本真的意愿,以赤子之心,构建了救人于苦难的故事,用最纯真的情感表达,描写美好的世界。

这篇故事寄托了蒲松龄的理想。卫周祚时为诸生,“厌冗扰”,而徙斋僧院,这与蒲松龄情况相似。他也曾寄居于石隐园,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读书石隐园》中言:“石隐园中树千章……半夜单衾寒欲僵。溽暑年年胜炮烙,池亭空间供鸟雀。” [2]297又有《避暑石隐园,蓬蒿没径,借亭为廪,不可斋矣》表达自己的窘境。石隐园地处偏僻,与僧院一样,树木浓密,或许也存在蚊虫叮咬的困扰。何守奇注:“此当是先生为蚊蝇所扰怒,将按剑时作也。”何守奇就认为写这个故事时,蒲松龄正饱受蚊蝇所扰,这是蒲松龄真实情况的反映。在这样的状态下,蒲松龄不忘“儿时小品重编辑” [2]297,用文学和想象,作为与现实困境对抗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蒲松龄命途多舛,多年考试不中,“年年文战垂翅归” [2]491。“新闻总入夷坚志,斗酒难消磊块愁” [2]58,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后,他希望创作《夷坚志》一样的作品,使之得以解脱,而消解内心的愁闷。借助想象的力量,构建小人国武士群和猎犬,非虫不吃,不灭,为主人公排忧解难,虫尽而死,功成身退。他的《聊斋志异》是他排解消遣忧愤的武器,以鲜活的童话世界,使精神内涵不断超越,以消解现实的不甘与愤懑。

因此,这篇故事在描写上富有趣味,有意识的构建了小武士群和小猎犬的形象。同时在故事描述中,用最纯粹的内心,描写了童话般的世界,并解构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以鲜活的童趣世界来见证自身精神世界的超脱。

三、《小猎犬》的源与流:从《羽猎赋》到《池北偶谈》

《小猎犬》的情节建构和内容的深刻性,不单是作者的新创,还有对前代文化成果的吸收借鉴。从各家评论中来看,他们认为《小猎犬》学习了《羽猎赋》和《小言赋》的特色,描写出奇特的篇章。《羽猎赋》是东汉扬雄所作,描写帝王田猎场景,后有很多同名仿作。《小言赋》传为宋玉所作,是一篇描写小之妙的骚体赋作。这两篇作品内容和《小猎犬》进行比对,确有所关联。《小言赋》中对小的描绘,“载氛埃兮乘剽尘,体轻蚊翼,形微蚤鳞,聿遑浮踊,凌云纵身。经由针孔,出入罗巾,飘妙翩绵,乍见乍泯。”以及小能见大的观念,“能大而不小,能高而不下,非兼通也;能粗而不能细。剥复,非妙工也”;“无内之中,微物潜生,比之无象,言之无名。蒙蒙灭景,昧昧遗形。超於大虚之域,出於未兆之庭。纤於毳未之微蔑,陋於茸毛之方生。视之则眇眇,望之则冥冥。离朱为之叹闷,神明不能察其情。二子之言磊磊皆不小,何如此之为精” [3]59-61。这和蒲松龄此篇“以小见大”的主旨是相关的,而扬雄名篇的《羽猎赋》中描写战斗的场景,和此篇小武士群杀虫以及黄衣人带领撤退的内容相似性更大。《羽猎赋》中描写军队集合的场景,举旗列阵,骑兵架马奔腾,气势雄壮,震惊宇内:

立历天之旗,曳捎星之旃,霹雳列缺,吐火施鞭。萃傱沇溶,淋离廓落,戏八镇而开关;飞廉、云师,吸嚊潚率,鳞罗布列,攒以龙翰。……举烽烈火,辔者施披,方驰千驷,校骑万师,虓虎之陈,从横胶曷,猋泣雷厉,驞駍駖磕,汹汹旭旭,天动地及。羡漫半散,萧条数千万里外。……车骑云会,登降暗蔼,泰华为旒,熊耳为缀。木仆山还,漫若天外,储与乎大浦,聊浪乎宇内。[4]2158

这和小武士群列队战虫的描写有相似,《小猎犬》中也是重点描写列队,数百人的军队整军以及齐力杀虫的场景是十分相似的。再看《羽猎赋》中对帝王的描写,状写其驾车统领军队,令行禁止,指挥军队捕猎动物,没有一个逃脱,这和《小猎犬》中描写黄衣人驾车出现,统领小武士群军队撤退的内容也是相近的:

於是天清日晏,逢蒙列眦,羿氏控弦。皇车幽曷,光纯天地,望舒弥辔,翼乎徐至於上兰。移围徙陈,浸淫蹴部,曲队坚重,各按行伍。壁垒天旋,神抶电击,逢之则碎,近之则破。鸟不及飞,兽不得过。……妄发期中,进退履获。创淫轮夷,丘累陵聚。於是禽殚中衰,相与集於靖冥之馆,以临珍池。灌以岐梁,溢以江河,东瞰目尽,西畅无崖,随珠和氏,焯烁其陂。玉石嶜崟,眩耀青荧。汉女水潜,怪物暗冥,不可殚形。[4]2158

单从整体内容上看,《小猎犬》与《小言赋》和《羽猎赋》状写的场景类似。《小猎犬》不仅仅是对二文加以学习,与韩愈的《画记》更为相似。冯镇峦的评价中有一则重要材料,认为此篇:“似韩公画记文字。”韩愈有《画记》,描写一幅画作,内容为打猎,而《小猎犬》篇中的整体描写与之类似,从古文中衍化而来。具体来看这篇文章:

杂古今人物小画共一卷:骑而立者五人,骑而被甲载兵立者十人,一人骑执大旗前立,骑而被甲载兵行且下牵者十人,骑且负者二人,骑执器者二人,骑拥田犬者一人,骑而牵者二人,骑而驱者三人,执羁鞠立者二人,骑而下倚马臂隼而立者一人,骑而驱涉者二人,徒而驱牧者二人,坐而指使者一人,甲胄手弓矢钺植者七人,甲胄执帜植者十人,负者七人,偃寝休者二人,甲胄坐睡者一人,方涉者一人,坐而脱足者一人,寒附火者一人,杂执器物役者八人,奉壶矢者一人,舍而具食者十有一人,挹且注者四人,牛牵者二人,驴驱者四人,一人杖而负者,妇人以孺者载而可见者六人,载而上下者三人,孺子戏者九人。凡人之事三十有二,为人大小百二十有三,而没有同者焉。

马大者九匹;于马之中,又有上者,下者,行者,牵者,涉者,陆者,翘者,顾者,鸣者,寝者,讹者,立者,人立者,龅者,饮者,溲者,陟者,降者,痒磨树者,嘘者,嗅者,喜相戏者,怒相缇啮者,秣者,骑者,骤者,走者,载服物者,载狐兔者。凡马之事二十有七,为马大小八十有三,而莫有同者焉。

牛大小十一头。橐驼三头。驴如橐驼之数,而加其一焉。隼一。犬羊狐兔糜鹿共三十。旃车三辆。杂兵器弓矢旌旗刀剑矛盾弓服矢房甲胄之属,缶并盂簦笠筐笛镝釜饮食服用之器,壶矢博弈之具,二百五十有一,皆曲极其妙。[5]69-70

这是韩愈用记流水账的方式描写“杂古今人物小画”的内容,包括“骑而立者”“骑而被甲载兵立者”“骑拥田犬者”“骑而下倚马臂隼而立者”“甲胄手弓矢钺植者”等,而这些人物的走位、穿着等形象,和蒲松龄笔下的小武士群有异曲同工之妙。“骑马大如蜡;臂上青鞲,有鹰如蝇……忽又一人入,装亦如前,腰束小弓矢,牵猎犬如巨蚁。又俄顷,步者骑者,纷纷来以数百辈,鹰亦数百臂,犬亦数百头”。不但内容上相似,在谋篇布局上也有相通之处,韩愈的写作方式是一个一个的人物详细来写,然后写整体状况并加以总结,“皆曲极其妙”,蒲松龄运用了相似的手法,先写一个小武士,再写一人,再写整体的军队模样,描写的角度和方式异曲同工。在前人的基础上,蒲松龄有所超越。他用极简净的文字对相同内容加以描述,并作区分,和《羽猎赋》《小言赋》相比,他所使用的文字更为简单,且相同的内容,也更为省净和集中地描写了人物和战争场景;而与韩愈《画记》“近似甲乙帐” [6]相比,他注意到了区分,描写一个小武士,另一个小武士,以及数百人,有意识描写相似而不同的人物形象,构成主次有分,详略得当的文本。

《小猎犬》在吸收了前代作品的表现内容和描写方式后,并有所新创,形成了艺术水平高超的短篇小说,并且因奇谲有趣的描写,被王士禛所夸赞,并重新加以书写,收录《池北偶谈》中。《池北偶谈》与《聊斋志异》中有多篇故事内容的相似,常无法判定先后。而此篇《小猎犬》,王士禛直接言明“见蒲秀才松龄《聊斋志异》”,可以断定“小猎犬杀虫”的故事当最先由蒲松龄创作出来。再从文本比对来看,《聊斋志异》中的文辞与情节构造,较《池北偶谈》更为精致。

小猎犬

八座某公未第时,夏日常昼卧,忽见一小人骑而入,人马皆可寸馀,腰弓矢,臂鹰,鹰大如蝇。继至一人,亦如之,牵猎犬,大如巨蚁。二人绕屋盘旋,久之,甲士数千沓至,星旄云,缤纷络绎,分左右盂合围,大猎室中,蚊蝇无噍类。其伏匿者,辄缘壁隙抉出之。一朱衣人下辇,坐别榻,众次第献俘获已,遂上辇肃队而出,甲士皆从,如烟雾而散。起视一无所睹,惟一小猎犬彷徨壁间,取置箧中,驯甚,饲之不食,卧则伏枕畔,见蝇蚋,辄啮去之。事见蒲秀才松龄《聊斋志异》。[7]514

《池北偶谈》中所录内容省略了原故事中的主人翁,故事源起和小猎犬最后的结局。这是王士禛阅读过蒲松龄的文字后的精简版,在故事完整性和描写的细致方面,均逊色于蒲松龄笔墨。可将此作为一个参照按例,在《池北偶谈》与《聊斋志异》的比对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另外,此则故事被王士禛如此点出,可见他对此篇亦有猎奇心喜之意。这篇故事虽简短,但在当时还是比较受欢迎,王士禛记录于案即可证。除了故事内容的影响以外,在描写和刻画方面,对后来《萤窗异草》等文言小说的创作提供借鉴。同时,《小猎犬》内容情节简单却引人入胜,适合群众广泛阅读,被收入各类科普书籍。

以上,《小獵犬》的文字描画有趣而不失童心,在情节设置和形象建构上,安排得当,叙事巧妙,有其创新的一面;并以小见大,反映作者的精神世界。同时,作者有意吸收前代经典骚赋和古文中的表现手法,重新创建文言小说的写作模式,影响后来的文言笔记小说创作。

参考文献:

[1][明]李贽.焚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0.

[2]蒲松龄.聊斋诗集笺注[M].赵蔚芝,笺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3]古文苑(上)[M].章樵,注.钱熙祚,校.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26.

[4][清]姚鼐.古文辞类纂评注(下)[M].吴孟复,蒋立甫,主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5]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卷一)[M].郭预衡,郭英德,主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

[6][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O].明刻十二卷本.

[7][清]王士禛.池北偶谈[M].文益人,校点.济南:齐鲁书社,2007.

(责任编辑:陈丽华)

猜你喜欢
细节描写
无限风光在“细节”
于细微处见深情
巧用细节描写, 塑造人物形象
老舍《我的母亲》之细节描写教学
如何恰当合理地以技巧升华情感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