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扇面的艺术特色研究

2019-09-05 00:46王亚红
中国陶瓷工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瓷板折扇扇面

王亚红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33231)

扇子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日常之物,在空调和电扇普及的今天,一柄执扇或是一把折扇不仅是夏季纳凉蔽日的用具,而且经书画装点过的扇面更成为彰显个人品味的艺术品。将扇面艺术拓展到陶瓷彩绘领域,陶瓷扇面应运而生。陶瓷扇面是将瓷板做成或者裁成扇面的形状并在上面进行彩绘的艺术形式,是扇文化和陶瓷装饰彩绘艺术的结晶。

1 扇 面

扇子的出现发端于实用功能,并逐渐有仪仗和审美功能。扇子种类繁多,历史上有:羽扇、木扇、纸扇、角扇、丝绸扇、象牙扇等,但对中国文化产生影响并形成“扇文化”高度的非执扇和折扇莫属。执扇又称团扇、宫扇,盛行于唐宋时期。最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执扇形象出现在唐朝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和周昉的《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图中出现的月圆形和蕉叶形是执扇扇面的代表,此外还有六角形、瓜棱形、海棠形、梅花形、马蹄形等等众多形制,装饰题材多以绣制或者绘制的山水、花鸟和人物为主。参照已出版的《宋画全集》,700多幅画作中有120幅都是执扇扇面作品,可见宋时人们对执扇的喜爱以及画家们对扇面这种绘画形式的推崇。折扇又称撒扇、聚骨扇,宋朝从日本传入,盛行于明清时期。明朝永乐帝朱棣十分青睐开合自如、便于携带的折扇,命内府仿制,于是“天下遂便用之”。 并最终导致明朝之前男女均使用执扇,明朝之后男性使用折扇,女性使用执扇的局面。折扇形制较为单一,根据扇骨的长短和两片大骨张开的角度不同,会出现大小宽窄不同的扇形扇面。折扇扇面多采用绢或者宣纸裱糊,一扇两面特别适于书写和绘画,装饰题材以绘制的山水、花鸟和人物为主,并出现大量书法扇面,成为文人名士把玩、共同绘制并相互馈赠的怀袖雅物。

2 陶瓷扇面

陶瓷扇面是在扇面形式的陶瓷瓷板上进行彩绘的艺术形式。最早出现于清末民初,当时社会动荡、官窑解体,景德镇旧有的陶瓷生产秩序被打乱,从徽州来的文人画师冲破原来由朝廷和窑工垄断的陶瓷彩绘行业,将文人情怀注入其中,陶瓷扇面得以出现。此时的陶瓷扇面具有扇子的所有形式,如同一把瓷做的折扇直接放置在扇架上。“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所绘“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瓷扇(见图1)为当时的代表。白色的扇面施以高温透明釉,再以粉彩绘制装饰,施以高温颜色釉仿竹纹的扇骨,两种釉面极力模仿真正的折扇,如非近距离观赏很难发现它是陶瓷材质。因工艺复杂,成品率低,民国中后期陶瓷折扇慢慢简化为陶瓷扇面——只保留扇面部分,并进行釉上彩绘装饰,不再出现扇骨部分,以扇面指代扇子置于扇架上展示。二十世纪末,随着瓷板切割技术的进步和油画画框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瓷板装裱,“三分画,七分裱”,陶瓷扇面经过纸板托裱、表面覆层玻璃的方式装入油画框内,使得陶瓷扇面更加具有现代感,这种方式使得大量四角瑕疵的方形或长方形白胎瓷板有了变废为宝的机会,他们被切割成各种扇面进行销售,因其物美价廉,无形中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更重要的是扇面这种极具文人情怀的构成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为陶瓷彩绘注入无限活力。

图1 Fig.1

3 陶瓷扇面的构成特点

陶瓷扇面是扇面艺术和陶瓷彩绘艺术的结晶,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扇面或者陶瓷彩绘,是以陶瓷瓷面为纸来绘制扇面,是文人化倾向的陶瓷彩绘。下面我们从陶瓷扇面的构成特点来研究陶瓷扇面的艺术特色。

扇面是一种左右对称的非方形构成形式,相比于传统的方形瓷板,瓷板扇面的外轮廓构成形式更加灵活、多变,势必会对画面产生不同的影响。扇面的构成形式主要分为执扇扇面和折扇扇面两种,不同扇面构成形式会对画面产生不同的效果。

3.1 执扇扇面

陶瓷执扇面是借用执扇外轮廓做为瓷板彩绘画面边界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尺寸不受执扇实际尺寸的制约。执扇面形制丰富,有几十种之多。现选取最为常见的圆方形、蕉叶形和满月形扇面进行具体分析。为论述方便,特选取笔者近期创作的方形瓷板画《荷花小鸟图》(见图2)为蓝本进行分析论述。

图2Fig.2

图2 为原图,图3、图4和图5分别为处理成不同形制陶瓷扇面的预想效果图。《荷花小鸟图》是笔者创作的一幅荷塘初秋景象小品,在仿古的瓷面上,一片微枯的荷叶下一朵怒放的荷花,尽力开出最美的模样,一支熟透的莲蓬依偎在她的身旁,彰显着成熟的力量。荷花的芳香吸引来一只采蜜的胡蜂,胡蜂的舞步恰恰被一旁停驻的小鸟看到,小鸟屏气凝神,准备啄食这只小小猎物,蓄势待发。荷叶、荷花和莲蓬从画面右下角45度左右出枝,莲叶后面两只随风摇曳的芦苇给画面带来了灵动气息。整幅瓷板画虽然遵循了“起、承、转、合”构图要素,但中规中矩,画面效果比较平淡。

⑴圆方形

图3是执扇中的圆方形扇面,圆方形扇面轮廓的构成特点是上下对称,四个角为圆形。相比于普通方形构图,圆方形扇面的优点在于能最大限度保留原作,对画面改动较小。虽然只是将四个方角倒成圆角,通过观察图2和图3不难发现,图2有一种空灵寂寥之气,图3更加圆润饱满,荷花花头和小鸟格外醒目,仿佛被唤醒了一般,充满生机和活力。《荷花小鸟图》在圆方形扇面构图上主题突出,清新自然,画面效果非常理想。

图3 Fig.3

⑵蕉叶形

图4是执扇中的蕉叶形扇面,因形似芭蕉叶故而得名。蕉叶形扇面轮廓的构成特点是上下不对称,上大下小,上下两边往里凹,左右两边往外凸(也有往里凹的),四个角为圆形。相比于普通方形构图,蕉叶形扇面的优点在于外轮廓没有直线,平滑的长弧接短促的短弧,极富韵律感。虽然只是将四个方角倒成圆角,四条直边改为弧形边,但对画面改动较大。通过观察图2和图4不难发现,图2有一种置身事外的平静之气,图4显示出躁动欲飘之感。画面仿佛一阵大风吹过,轻盈的芦苇随风飘舞,翻动的荷叶碰到一旁的荷花,荷花摇曳了几下,惊的小鸟振翅欲飞。蕉叶扇面的上下凹形弧线和左右凸形弧线是引起整个画面不安定感的主要原因,这些弧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画面中荷花花头和小鸟的主体地位,《荷花小鸟图》在蕉叶形扇面构图上画面效果不是很理想。

图4 Fig.4

⑶满月形

图5是执扇中的满月形扇面,是圆形或者近似圆形的扇面形式,因似满月故而得名。满月形扇面轮廓的构成特点是上下对称,没有边角感和方向感。相比于普通方形构图,满月形扇面的优点在于虽然删减原作的面积最大,但不太会影响画面意境。通过观察图2和图5不难发现,图2平淡萧瑟,图5更加大气灵动,荷叶、荷花和小鸟将整个画面撑满,仿佛都在尽力展示生命之美,就连那两支芦苇都显得生机勃勃。《荷花小鸟图》在满月形扇面构图上主题突出,清新自然,画面效果较为理想。

综上比较,这幅《荷花小鸟图》更适合圆方形扇面。陶瓷执扇扇面与方形瓷板相比形式多样,给瓷板画注入了更多活力。圆方形扇面端庄大气如大家闺秀,蕉叶形扇面婀娜婉转如名伶美人,满月形扇面小巧圆润如小家碧玉,各有各的美。

图5 Fig.5

3.2 折扇扇面

陶瓷折扇扇面是借用折扇外轮廓做为瓷板彩绘画面边界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尺寸不受折扇实际尺寸的制约。折扇扇面形制单一,但十分漂亮,大圆弧 + 直线 + 小圆弧 + 直线,在韵律感中显出硬朗气质,美感突出。根据两片大骨展开最大夹角可分为180度折扇扇面、120度折扇扇面和90度折扇扇面。我们选取现在最为常见的120度折扇扇面为例,以笔者近期创作的长方形瓷板画《欢天喜地纳福迎祥图》(见图6)为蓝本进行分析论述。

图6为原图,图7、图8和图9分别为截取原画不同位置的陶瓷扇面的预想效果图,借以研究折扇扇面的构成特点。《欢天喜地纳福迎祥图》是笔者创作的一幅婴戏闹春的古彩作品,在长方形的瓷板上绘制了九位孩童兴高采烈闹春的欢乐场面,他们三五成群或敲锣打鼓、或追逐嬉戏,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派欢乐祥和的盛世景象。整幅作品采用“之”字形构图,九位孩童疏密有致、动静皆宜。

图6 Fig.6

⑴全景式

图7是全景式构图,将整个画面都纳入到折扇当中。通过观察图6和图7不难发现,图6画面大气平稳,图7虽然删减了一部分背景,但画面节奏感更强,九个童子在方寸的扇面上活灵活现、杂而不乱。特别是处于画面中心位置的放炮竹和打鼓的孩童,形象鲜明生动。

图7 Fig.7

⑵半景式

图8是半景式构图,是将整个画面的一部分纳入到折扇当中。通过观察图6和图8不难发现,图6画面整体感强,图8删减了大部分画面,只保留三位童子,但画面装饰感更强,“疏可跑马,密不透风”,打鼓的打鼓、持莲的持莲,三个童子在方寸的扇面上疏密有致、天真可爱,别有一番装饰韵味,极具现代感。

图8 Fig.8

⑶小品式

图9是小品式构图,是将整个画面的一小部分纳入到折扇当中。通过观察图6和图9不难发现,图9是对图6的再创造,图9删减了绝大部分画面,只保留两位童子,前面的放着鞭炮往前冲,后面的捂着耳朵跳,好不欢乐。没有任何背景,只有两个孩童,大量的留白成就了主体的清新明丽,极具人文情怀。

综上比较,这幅《欢天喜地纳福迎祥图》无论采用哪种折扇扇面构图,都是对原图的再改造,或多或少都会注入新的活力。全景式扇面自由奔放,半景式构图构成感强,小品式构图富有人文气息,韵味不同美感也不同。

图9 Fig.9

4 结 语

扇面作为文人精神的象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扇面形式的介入给传统方形瓷板画带来更多活力。执扇扇面的圆方形、蕉叶形和满月形等多种形制给正方形瓷板画创作带来更多选择空间,折扇扇面的形制给长方形瓷板创作带来了更多扩展。优美的画面、晶莹的瓷面再加上执扇的柔美和折扇的率性,造就了陶瓷扇面无穷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瓷板折扇扇面
清代广作外销髹漆折扇艺术研究
《前程万里鸿运照》瓷板
粉彩瓷板四条屏
有趣的羽扇
李祥东作品精选
踏冰展“折扇”,斗球“五棵松”
雷家民作品
吴韬色釉瓷画作品
舒强扇面作品选登
折扇应用上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