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纳素染料对散毛染色的工艺设计及优化

2019-09-06 03:32刘洪凤
染整技术 2019年8期
关键词:羊毛染料染色

王 娟,刘洪凤

(烟台南山学院,山东烟台 265706)

尤纳素染料和传统的毛用活性染料结构式一样,都是由水溶性基团、染料发色体、桥基或连接基(将染料的活性基团和发色体连接在一起)以及具有一定反应活性的基团组成。但尤纳素染料又不同于一般的活性染料,是一类含有α-溴代丙烯酰胺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可以和羊毛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且加成和取代反应发生在同一个染料分子上[1-2],因此,尤纳素染料类似双活性基团的染料,减少了染料的水解,提高了染料的上染率。共价键结合和双活性基团可以使染色后的产品具有良好的色牢度,减少了废水排放中的污染物,符合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毛用活性染料因其色牢度优良、工艺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等优点已逐步发展成为羊毛染色的主要染料[3]。本实验采用环保型尤纳素染料对散毛染色,对工艺进行优化,改善染色效果。

1 实验

1.1 材料及仪器

材料:炭化毛A(100 tex)5 g;尤纳素红CQ,醋酸(80%),甲酸(80%),Inkkol B,Inkkol FFA,纯碱。

仪器:摩擦色牢度仪,722 型光栅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电子天平,Y801N 型恒温八篮烘箱,pH 测试仪。

1.2 上染工艺及曲线

用pH 测试仪测量炭化毛A 的起始pH(6.6~6.8),含酸率为0.7%,用八篮烘箱测量炭化毛A的回潮率为16%。染色过程中需要添加剂和渗透剂。

工艺配方:A 80%醋酸2%(omf),调节pH=5.5~6.5,Inkkol B 0.5%(omf),Inkkol FFA 0.5 g/L;B 尤纳素红CQ 0.1%~2%;C 纯碱0.1%~0.5%(pH=6.8~7.2);浴比1∶30。工艺流程如下:

1.3 测试

1.3.1 上染率

配制好染浴后,首先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该染料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原液的吸光度为A0。随后按照染色工艺曲线对羊毛散毛进行染色,染色结束后先不要进行固色,把散毛取出,用少量的水清洗干净,并将清洗散毛团的水和染浴进行合并,加水稀释染液到与原来染浴相同的体积。最后在其最大吸收波长处测量吸光度At。用下式计算上染率:

式中,E为上染率;A0为原液吸光度;At为残液吸光度。

1.3.2 固色率

分别配制a、b 2 个完全相同的染浴,其中,在a 染浴不加入试样,在b染浴加入试样,按同样的操作规程及上述工艺曲线进行实验。

在染色结束后,取出a染浴冷却到室温,并且稀释至一定的体积,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得其吸光度Aa。b 染浴取出试样后水洗、加入纯碱,在85 ℃下进行碱性固色处理、水洗。然后将洗涤液、后处理液和染色残液合并,并稀释至同a一样的体积,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Ab。用下式计算固色率:

式中,F为固色率;Aa为原液吸光度;Ab为残液吸光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尤纳素红CQ染色散毛的影响因素

2.1.1 温度

在尤纳素红CQ上染的过程中,尽量选用配伍性相同或相近的染料拼色,以减少色光的变化,做到减少返工、色差。由于高温对羊毛的强力等性能有影响,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尽量选择低温进行染色,并要保证其上染率。

由图1 可知,在染浴温度为60~70 ℃时,染料的上染速率明显加快,上染中深色可以在这个温度区间进行。尤纳素CQ系列的染料也适用于低温染色,在80~85 ℃时。尤纳素CQ系列染料的上染率在80%~85%,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优化温度工艺参数,在不改变上染率的情况下,减少高温染色对羊毛造成的损伤,提高可纺性,增加纱线的强力;同时,羊毛低温染色过程中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图1 温度对上染率的影响

2.1.2 pH

尤纳素染料属于阴离子染料,而羊毛在pH=4.2~4.8的染浴中时,羊毛纤维中电离的氨基和羧基数目相等。当pH过高时,羊毛纤维带的负电荷会对染液中的染料产生斥力作用,阻止染料和羊毛纤维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上染率。当pH过低时,加快染料向纤维的移动,容易造成色花,在上染深色时可以适当增加酸的用量,但上染浅色的散纤维,pH过低容易产生上染不匀的现象。所以,染料用量和pH之间的关系对产品来说至关重要[4]。在实际生产时,为了获取较高的上染率,应该选择一个最佳pH。pH的影响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pH对上染率和固色率的影响

由表1 可以看出,不同pH 的条件下,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存在明显差异,染浴pH 对染料的上染起关键作用。综合分析,最佳pH应该为4.5左右,此时,羊毛的上染率和固色率都是最好的,这也恰恰在羊毛等电点附近,羊毛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染料水解速率最小,染料得到最好的应用,上染率最高,对羊毛的损伤也最小。

2.1.3 Inkkol B用量

匀染剂Inkkol B是一种对羊毛散纤维和尤纳素染料都有亲和力的两性助剂,在染色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促进尤纳素染料分散和渗透到纤维中去,得到表里均一的匀染效果[5]。Innkol B 与尤纳素活性染料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与染料结合形成络合体,在染料扩散的过程中吸附在羊毛纤维上,但用量过多会产生凝聚作用,染料以络合体的形式滞留在染液中[6],导致吸尽率降低。所以,用量一般不能超过3%,通常在1%~2%。Inkkol B用量对上染率和固色率的影响见表2。

表2 Inkkol B用量对上染率和固色率的影响

由表2可见,在不同的Inkkol B用量下,尤纳素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不同。实践证明,Inkkol B 的使用可减少色花、色斑、缸差的发生,促进匀染,提高产品的重现性。在上染浅色系列的散毛时加入Inkkol B还可以加强毛根、毛尖的覆盖性,从而减少散毛毛根、毛尖的泛黄现象;同时,注意匀染剂的用量控制,用量大反而会降低上染率。

2.2 尤纳素染料上染不同颜色散毛的工艺优化

2.2.1 深色散毛

尤纳素染料染深色散毛工艺配方A:80%醋酸1.5%(omf),调节pH=3.8~5.5,80%甲酸0.5%(omf),Inkkol B 2%(omf),Inkkol FFA 0.1 g/L;配方B:尤纳素红CQ 5%(omf);配方C:纯碱2%(omf),调节pH=7.5,浴比1∶30。工艺优化升温曲线如下:

在温度方面的优化,根据前期实验得到的数据分析,尤纳素上染散毛的上染率在65~75 ℃最高,在70 ℃保温20 min,不仅会提高羊毛的上染率,大大缩短后期保温时间,同时还提高了匀染性,减少色花、色斑、染色不匀以及缸差的出现。控制升温速率、匀染剂Inkkol B 的加入会提高匀染性。渗透剂Inkkol FFA的加入会让染料大分子更好地渗入到羊毛纤维内部。升温速率控制在2 ℃/min可以大大提高纤维的匀染性。

尤纳素染料在上染深色时,由于染料用量过大,即使拥有很高的吸尽率,散毛上也会有浮色,所以要进行染色后的固色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减少碱的加入,降低固色的pH、相应提高固色温度可减少羊毛由于不耐碱性而产生的损伤。同时,固色时的pH 比较低,在固色程序完成以后,不需要加入酸进行中和,此时pH在7.1左右。该工艺减少了一道皂洗,更有利于工厂的实际生产。

2.2.2 中色散毛

在尤纳素染料染中色的羊毛散纤维时,由于羊毛纤维和尤纳素染料具有亲和力,出现染座的竞染,如果搅拌不均匀,会出现色差、色斑、染色不匀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在羊毛的散纤维染色的过程中,注意染色助剂和温度、pH 的结合控制以及染缸的旋转速度。经过多次实验,对原有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升温曲线如下所示:

尤纳素染料染中色散毛工艺配方A:80%醋酸0.8%(omf),调节pH=5.9,Inkkol B 0.5%(omf),Inkkol FFA 0.5 g/L;配方B:尤纳素红CQ 2%(omf);配方C:纯碱1%(omf),调节pH=6.8~7.2,浴比1∶30。

主要从2个方面进行优化。(1)助剂和染料加入的时间减少了5 min,染料用量的减少不会产生染色不匀的情况。(2)因为染料用量少,纤维上染座的数量大于染料大分子的数量,所以,中色的升温速率由2 ℃/min 改为1 ℃/min,因为上染速率变慢,减少了染色不匀的情况发生。在70 ℃保温5 min 大大促进了染料的上染率,并且保温温度在98 ℃可以更好地促进染料的上染。

2.2.3 浅色散毛

尤纳素染料上染浅色散毛工艺配方A:80%醋酸0.3%(omf),调节pH=6.5,Inkkol B 0.5%(omf),Inkkol FFA 0.5 g/L;配方B:尤纳素红CQ 0.1%(omf),浴比1∶30。工艺优化升温曲线如下:

尤纳素染料在上染浅色羊毛散纤维时,会出现羊毛泛黄、容易沾染其他颜色、毛根毛尖覆盖性较差等问题。主要可从5 个方面去解决:(1)染色pH 尽量控制在6.2~6.5;(2)升温速率控制在1 ℃/min,保温时间和保温温度可以作相应调节,如果在高温染色,就减少保温时间,低温染色延长保温时间,减少泛黄现象的产生;(3)渗透剂、匀染剂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少染色不匀;(4)上染过程中,缸速的控制要比深色和中色快;(5)上染浅色时,应选用本色较白或漂白的散毛,可以有效改善泛黄或是毛根、毛尖覆盖性的问题,达到免碱洗、免皂洗,并且在弱酸性环境下就可以得到较好的上染率,上染时间也比较短,在污水排放时,只需要加入少许碱进行一次污水中和就基本上达到了污水排放指标。

3 结论

(1)在深色散毛的染色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每一缸染色的工艺参数和升温曲线,pH 检测一定要跟着实际生产同步进行;在尤纳素染料染色过程中,建议使用配套的助剂,并且注意匀染剂的用量使用,不能太高,否则会降低染料的吸尽率;碱洗固色阶段,要充分考虑温度、pH 以及固色时间的影响,pH 一般在8.0左右,以免损伤羊毛。

(2)在中色散毛的染色过程中,要相应提高匀染剂和渗透剂的用量,同时,升温速率要相应减小,由原来的2 ℃/min变为1 ℃/min。

(3)在浅色散毛的染色过程中,染色pH尽量控制在6.2~6.5,升温速率控制在1 ℃/min,选用本色较白或漂白的散毛。

猜你喜欢
羊毛染料染色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
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活性染料的配伍性
国际羊毛局2021/22秋冬羊毛趋势预测
薅羊毛是一种享受
Golden fleecers
△(G)=8且不含有三角形,4—圈的平面图的完备染色
摸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