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三自主”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

2019-09-06 07:53张素芬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高中教学模式

张素芬

[摘   要]文章简要介绍三自主教学模式的概念以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三自主”教学模式的意义,并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分组合作,共同学习”“展示点评,成果共享”以及“归纳提升,课堂总结”四个层面分析高中历史“三自主”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旨在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三自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1-0016-0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其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三自主”教学模式。

一、三自主教学模式的概念介绍

“三自主”教学模式是教师作为学生引导者,学生作为课堂中心,进行课前自主预习、课内自主学习、课后自主复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三自主”教学模式的意义

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三自主”教学模式的意义主要有: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个体化发展,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效率。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三自主”教学模式的实践

1.收集资料,自主预习

课前自主预习环节分为预习、自我评价、教师了解学情三个小环节。“预习”是指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收集资料、研读教材等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可由一人独自完成,也可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此过程中需记录不能解决的问题。“自我评价”即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以为课堂学习做准备。“教师了解学情”即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學生情况修改教案,明确需要共同解决的重难点。自主预习环节能有效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概括、阅读等能力。因此,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完成自主预习任务。下面以“预习”环节为例。

例如在《抗日战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 )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前分析认为,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且本课教学内容难度适中,适合采用“三自主”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三维目标设置课前预习任务:第一,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第二,日本侵略中国的影响;第三,日本侵略中国的导火索;第四,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第五,这场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了什么;第六,中日关系如何缓和。教师在学生自主预习前给予学生提示,让学生参考教材,或到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自主预习。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完成预习任务,但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又发现了许多新问题,如近年来中日关系是怎样的?中国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历史事件重演?当下我们需要从抗日战争中借鉴什么?学生将自己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提出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学习能力、综合教学内容、研究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或学习任务,同时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研读教材,从而使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如此,有利于学生顺利开展自主预习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进而逐步提高自主预习能力。

2.分组合作,自主学习

课内自主学习由情境引入、分组合作、展示结果、归纳总结四个小环节组成。“三自主”教学模式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而教师可根据教材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了解决学生在自主预习环节中存留的问题,教师可将学生分组,由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得出结果后,由小组组长汇报自主学习成果。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点评与修改,总结此次教学经验。自主学习环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因此,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下面以“分组合作”环节为例。

例如在教学《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一课时,教师了解了学生大致的自主预习情况后,总结出三个重难点。然后以学生意愿进行分组,另外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分组结束后,教师要求每小组选出一名成员作为小组组长,负责任务分配、监督、协调以及总结汇报等工作。选出小组组长后,教师将学习任务分配给各小组。小组开始讨论,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观察学生讨论的进度、内容等,避免学生偏题。学生讨论结束后,由小组组长总结,进行汇报。教师需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汇报,并记录汇报成果,以便进行评价,发现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成果进一步总结,必要时讲述知识点,纠正学生错误的想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完成教学任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分组,给各小组分配不同的讨论内容,鼓励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言,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中,要求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必须承担至少一项任务。如此,不仅有利于锻炼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形成合作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3.巧设作业,自主复习

完成自主预习、自主学习后,便进入了自主复习环节。通过前面两个环节,加上教师的指点,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教学内容。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并不可能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解决所有问题,或对所有知识点都详细地进行分析讲解。但如果学生一直存有疑惑,没有解决的问题就会越积越多,长此以往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而教师需要重视自主复习的重要性,根据总结点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巧设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例如《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一课,教师分析,本课难度较大,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与课上自主学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只能挑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且大部分学生都有疑问的知识点加以讲解,这样就有少部分学生还存在疑问。对此,教师应统计学生中存在的合理问题,将相关微课视频或自己录制的微课视频上传至班级QQ群内,叮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下载并进行自主复习。另外,教师在群内鼓励学生讨论问题,让大家共同解决问题。学生得到教师的启发后,在课后自主下载微课视频与相关资料,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向老师请教,或在班级群内提出来,让大家帮着共同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实就是自主复习的过程。一段时间后,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自主复习的良好习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主预习情况与课堂自主学习情况,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还可以准备微课视频让学生自主观看复习,或建立QQ群或微信群让学生共同讨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锻炼学生的自主复习能力。

综上所述,“三自主”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发挥“三自主”教学模式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海燕.高中历史“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初探[J].甘肃教育,2016(20):120.

[2]  朱莉丽.高中历史“三自主”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8.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高中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