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与“赶”的升级
——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2019-09-09 05:40王淑宜
当代贵州 2019年28期
关键词:全省贵州工业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王淑宜

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是贵州工业经济的“四梁八柱”,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新时代,新机遇,新征程。6月22日,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发展推进大会召开,负责领衔推进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的十位省领导分别发言,统筹调度、系统调研、成立专班、目标分解、明确路径、落细落实……省领导带头抓具体抓深入。全省应势而动,砥砺谱写工业经济发展新篇章,为贵州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再添强劲新动能。

这是“破”与“立”的博弈——

振兴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在贵州的发展话语里有着十分清晰的优胜劣汰“红黑榜”:落后产能,淘汰;新技术、新工艺,发展。

这是“质”与“效”的联动——

深化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贵州明确提出强化创新驱动、绿色促动、开放带动、耦合联动,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这是“转”与“赶”的升级——

打造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基本特征的贵州现代工业体系,贵州目标既定:到2020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初步形成贵州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到2022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为工业强省战略助力

6月26日,贵州两个老牌企业开磷集团、瓮福集团重组打造的千亿级磷化集团——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揭牌成立,一艘崭新的磷化工“产业航母”从贵州拔锚起航。

“这次战略性重组,是贵州乃至全国磷及磷化工产业布局优化升级的重大举措,对全球磷化工市场格局、产业生态也将产生积极影响。”贵州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在揭牌仪式上信心十足。

开磷与瓮福强强联合,是贵州抢抓历史机遇期和政策窗口期,做优做强做大工业产业的生动写照。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持续做强做优工业,是遵循经济规律、壮大综合经济实力的根本之策。立足全省现有发展基础、结合贵州比较优势、根据高质量发展要求,贵州提出了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随着振兴行动的深入实施,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和“产业航母”必然从中产生。

全局谋篇,精准落子。集中力量推动“基础能源、现代化工、先进装备制造业、优质烟酒、大数据电子信息、清洁高效电力、生态特色食品、健康医药、新型建材、基础材料”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发展,贵州高扬前进风帆,勇立发展潮头。

2018年12月,贵州抢抓经济发展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转型的关键“窗口期”,印发《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激发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新活力。

挂图作战,全力全速。今年2月28日,省领导领衔推进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指出:“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是贵州工业经济的‘四梁八柱’,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为“双千工程”聚能

推动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强劲发展,将成为我省推进“双千工程”的重要抓手。在贵州,实施“千企改造”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工业集约化发展、企业链条式发展。大力发展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贵州将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构建上中下游产业有效衔接、功能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行动路径与“千企改造”同频。

根据《行动方案》,贵州将在黔中经济区重点发展大数据电子信息、健康医药等产业;在黔北经济协作区重点发展优质烟酒、基础材料等产业;在毕水兴经济带重点发展基础能源、清洁高效电力等产业;在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民族地区重点发展新型建材、生态特色食品等产业。

此外,《行动方案》明确以行业龙头企业为骨干,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分类、分层、分级培育一批标志性企业,打造一批大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共生的企业集群,同时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及生产性服务业配套,促进产业成链发展,为“千企改造”工程深入实施集聚动能。

“推动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发展,贵州将围绕‘赶’与‘转’核心任务,持续实施‘千企改造、千企引进’工程,促进全省工业集约、高端、绿色、智能、特色发展,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何刚说。

回望近年来贵州工业经济发展历程,“千企改造、千企引进”工程立下汗马功劳。2016年开始,贵州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全省实施以每年改造1000户以上企业和引进1000户以上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双千工程”,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点。

通过“一改一引”,贵州实体经济改出了新天地、引进了新活力,全省工业新旧动能加快转换。2018年,规模以上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分别为74.2%、11.8%和9.8%。随着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成为改革创新的坚实载体,“双千工程”必将更放华彩。

贵州省围绕“赶”与“转”核心任务,持续实施“千企改造”“千企引进”工程,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图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奇瑞万达客车生产车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供图)

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基

6月初,贵州印发实施《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意见》,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建设七大支撑体系。作为七大支撑体系之首的“产业化、融合化创新发展体系”明确提出,坚持以制造业为重点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强力打造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

毋庸置疑,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将成为我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

推动产业振兴,贵州已有不少可喜成绩。以煤炭为重点的基础能源产业正加快振兴、加快转型。2017年,省委、省政府率先在全国建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通过煤炭、水电、火电紧密的利益联结,推动企业利益共同化,实现全省利益最大化。

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实施近两年来,打造了电量充足供应、电价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新优势。2018年,贵州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5.8%,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3.8%、同比提高13.8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

基础能源发展带来的经济活力,是产业振兴的鲜活一例。窥斑见豹,深入实施《行动方案》将为贵州深化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描绘新的篇章。

根据《行动方案》,我省提出到2022年,基础能源、清洁高效电力、新型建材、现代工业、优质烟酒等产业迈上2000亿元级台阶;大数据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基础材料、生态特色食品、健康医药等产业达到千亿元级。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和“产业航母”。

当下有为,未来可期。数据见证行动力:2 0 1 8 年以来,贵州围绕先进制造业、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初步形成一批产业链集群。2018年,贵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9%,工业增速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高于西部地区平均,基础能源、清洁高效电力、优质烟酒、新型建材、现代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等6个千亿级产业合计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1%。

猜你喜欢
全省贵州工业
心连心,逆风行 省妇联积极引领全省姐妹防控疫情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贵州古驿道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