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菜入沪凭什么?

2019-09-09 05:40马红梅
当代贵州 2019年28期
关键词:韭黄贵州蔬菜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马红梅

今年6月16日,上海市普陀区百联中环购物广场的室外广场人声鼎沸,市民纷纷来参加黔菜入沪贵州特色农产品展示体验活动。

本次展会,贵州展示了30多项不同品类的特色农产品,10多家上海涉农企业参与其中。

在展销会现场,贵州现代物流产业集团与上海三家蔬菜销售企业共同签署了蔬菜供销协议:从7月15日起,在“夏淡”时节,贵州将每天至少向上海供应蔬菜22吨。

黔菜入沪,既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生动实践,也是贵州近年来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注重打造农产品品牌及全方位畅通黔沪产销对接机制的重要成果。

精准定位扩规模

贵州距离上海近2000公里,黔菜入沪的运输时间长、物流成本高。

贵州多山,机械化程度低,导致贵州生产成本高。

对此,经过全方位考察,贵州找准了黔货入沪的产品定位——中高端为主,如畜禽产品、菌菇、竹系列等。

在蔬菜方面,由于蔬菜不宜长途运输,若采取冷链运输或其他冷藏运输,均会增加物流成本,如果不是有机类产品,在价格方面没有竞争优势,所以贵州选择的入沪蔬菜主要以根茎类为主。

选准产品,还需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精准生产。

近年来,贵州在全省范围内发起了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优选了蔬菜、茶叶、中药材等12个特色产业,建立了每一个特色产业都有省领导领衔的发展机制,全面开展产业扶贫。

为精准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畅通产销对接机制,贵州对全省农村种植业统一进行科学规划,大规模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2018年共调减低效玉米种植面积785万亩,新增高效经济作物667万亩。

此外,贵州在全面摸清全省坡度低于6度的500亩以上坝区有1725个后,按照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市场需求标准,全面补齐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短板。

为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全力推进黔菜出山,今年6月,贵州印发《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蔬菜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方案》)。

根据《方案》,到2021年,贵州将建成规模化、标准化蔬菜基地300万亩;建成中国南方重要的夏秋蔬菜基地,黔菜成为全国一流的安全、健康、干净、放心菜;基本建成保供拓外的蔬菜产销体系,进一步巩固提升在珠三角和周边省区市场占有率,在长三角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

多措并举强品质

6月24日,在普定县马场镇李家村的韭黄基地,村民们正忙着收割韭黄。

“我们的韭黄一年两次培土,三次施肥,每笼韭黄控制在20窝左右。”提起韭黄种植,监督员田龙滔滔不绝地告诉记者,“我是村里的韭黄监督员,主要对村里400多亩韭黄的种植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韭黄的卖相和质量达标。”

除了种植过程有严格流程监督,普定县韭黄加工产业园还对收购的韭黄进行严格检测,30项农残检测必须全部通过、4项重金属检测必须全部达标,韭黄才能流入市场。

目前,普定已申报韭黄无公害认证10万亩,绿色认证2万亩。

在贵州收购韭黄的浙江商人金科义介绍:“目前,在上海市场我们每天可以销售80—100吨普定韭黄。”

严把质量关,叫响品牌,让普定韭黄在上海深得民心。

为培育“叫得响”的品牌,目前,贵州正聚焦12个重点特色产业,坚持以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为方向,大力发展“专精特优”农产品,推动实现“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势品种率先突破”,以品牌为引领,全力打造属于贵州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在品牌的引领下,贵州许多优质农产品在全国初步有了品牌优势——“贵州绿茶”成为我国首个省级区域地理标志茶产品,虾子辣椒、兴仁薏仁米、威宁马铃薯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打造品牌的同时,为让农特产品顺利进入上海市场,上海分销中心积极督促贵州企业补齐产品证照资料。目前,上海分销中心已对贵阳苗姑娘、赤水金钗石斛、赤水竹乡乌骨鸡、习水岩蜂蜜、遵义贵三红等100余家企业进行相关证照资料的规范。

产销对接拓市场

贵州累计向上海市场销售农产品8.31亿元;

黔北麻羊系列产品在上海销售额达1300多万元;

推动毕节、铜仁等市州生产基地与上海百联、御膳香等企业签订13万吨3.5亿元的土豆订单……

这是一张2018年贵州蔬菜进入上海市场的成绩单。

初闯上海市场,黔菜就创下如此佳绩,凭什么?

“黔菜进入上海市场具有广阔空间,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每天农产品消耗量7万吨,且70%左右的农产品来自外省市。”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诸旖说。

近年来,贵州瞄准了上海广阔的市场,借沪遵扶贫协作良机,将沪遵扶贫协作产销试点从5个扩大到了遵义的9个贫困县,并与沪遵商务扶贫联盟、食行生鲜等重点流通企业形成稳定产销合作关系,全面推进贵州绿色农产品进入上海市场,将试点品种从蔬菜扩大到肉禽产品。

同时,贵州在上海设立了5个绿色农产品分销窗口,制定实施《关于“遵茶入沪”拓渠道扩销售工作方案》。贵州省商务厅推动遵义铁路物流集团公司开拓绿地商超、大润发等上海商超渠道,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上海市合作交流办等上海党政机关和金融单位开展团购合作。今年上半年,贵州农产品在上海销售近2亿元。

贵州还积极搭建展示展销平台,组织全省各地赴上海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16次,推动桐梓县与上海经销商签订50万元生鲜(鸡、猪肉)供销合同,推动余庆县与上海市锦鸿食品公司签订300万元供销合同。贵州成功开辟了上海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以沪遵商务扶贫联盟为主导,在各类公共机构开设10个扶贫专柜,累计销售近千吨贵州农产品。

接下来,上海分销中心将进一步拓宽黔菜入沪渠道,与上海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合作,在农批市场建设贵州绿色农产品及遵品入沪当口,同时联合开展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在贵州选取500亩以上坝区建设蔬菜基地,联合乌蒙云天供应链管理公司与百联集团旗下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等渠道商签订蔬菜供应协议。

此外,上海分销中心还将与旅游板块合作,探索旅游与农产品的有效结合,并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的相关精神,紧紧围绕全省的12大产业开展渠道建设和品牌打造。

仲夏时节,贵州省榕江县寨蒿镇便裳村茄子迎来丰收,村民忙着采收茄子供应市场。(刘进银/ 摄)

猜你喜欢
韭黄贵州蔬菜
普定韭黄 香飘海外
蔬菜
韭黄春卷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韭黄高产栽培的研究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韭黄
蔬菜也“疯狂”
贵州古驿道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