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河南省未免疫羊群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

2019-09-09 13:10赵胜杰陶龙斐刘光辉房大学郭洛生班付国
中国动物检疫 2019年9期
关键词:羊场布病布鲁氏菌

赵胜杰,陶龙斐,周 琳,刘光辉,房大学,郭洛生,班付国

(1. 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郑州 450000;

2.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02;

3. 济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济源 459000)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侵害生殖系统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1]。布鲁氏菌属中,以羊种布鲁氏菌致病力最强,大约80%的人间病例由其引起。人通过接触病畜的流产物以及被布鲁氏菌污染的环境、动物产品等均可感染布病,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并影响生育能力[2]。此外,布病还可影响家畜及其产品贸易[3]。河南省是以羊种布鲁氏菌流行为主的农区型重点疫区[4],羊群布病严重影响了当地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人间和畜间的布病发生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所以从源头上控制畜间布病是减少人间病例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5]。因此,羊群布病的监测和净化对养羊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根据《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 年)》,河南省属于布病防控一类地区,应采取以免疫接种为主的防控策略。按照河南省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要求,河南省除种畜、奶畜外的其他所有羊群均应进行布病免疫。但河南省羊存栏量大,不同地区羊群布病流行情况有所差异,部分流行率低的地区和场群采取“检测+扑杀”的净化措施,存在未免疫现象,甚至一些流行率较高的地区也存在不免疫现象。为了解河南省未免疫羊群布病流行现状,为河南省羊群布病免疫政策调整提供参考,对河南省未免疫羊群进行了布病抗体检测,并按区域和场点类别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对河南省所有未免疫布病疫苗羊群进行普检。个体抽样采用估计流行率的抽样策略,设置信水平95%、可接受绝对误差5%、预期流行率2%,依据存栏量进行系统随机抽样。本次调查共检测1 830个监测场点的59 462 份羊血清样品,其中种羊场8 237 份、商品代羊场40 851 份、散养户9 610 份、屠宰场224 份、交易市场540 份。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检,对初检阳性的进行试管凝集试验复检,采用垂直试验策略进行阳性结果判定。

1.2.2 数据分析 将检测结果录入Excel 软件,按不同区域和场点进行统计,找出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监测场点的羊群布病分布特点。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在调查的1 830 个监测场点中,检出阳性场点72 个,场群阳性率为3.93%(72/1 830);在采集的59 462 份羊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样品735 份,个体阳性率为1.24%(735/59 462)。

2.2 空间分布

按地理位置将河南省分为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和豫中5 个区域。调查结果显示:羊布病在河南全省范围内均有流行,其中豫西地区场群流行率和个体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12.31%和6.43%;豫东地区场群流行率和个体流行率均最低,分别为0.55%和0.04%。2018 年河南省不同区域羊群布病检测情况见表1。

2.3 群间分布

按种羊场、商品代羊场、散养户、屠宰场和交易市场,对检测结果进行群间分布统计,结果显示:布病在羊屠宰场和交易市场中未检出,阳性率为0;散养户的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7.53%和2.17%。2018 年河南省不同类别场点羊群布病检测情况见表2。

表1 2018 年河南省不同区域羊群布病检测情况

表2 2018 年河南省不同类别场点羊群布病检测情况

3 分析与讨论

从分布情况来看,河南省羊群布病呈现一定的地域和场群分布特征,豫西地区和散养户羊群布病流行较为严重。河南省羊群布病主要分布于豫西等沿黄河区域,这是布病老疫区。从检测数据来看,豫西地区依然是河南省布病防控的重点区域。在不同类别的监测场点中,散养户羊群布病流行情况最为严重。散养户布病防范意识薄弱,散养羊群与犬等其他动物接触较为频繁,相互感染风险较高,这些可能都是导致该类羊群阳性率偏高的原因。由于散养户羊群布病流行率高,且阳性病畜扑杀难度大,因此散养户成为河南省羊群布病防控的难点。

根据羊群布病的分布特点,河南省可采取分区域、分场点的方式,逐步推进羊群布病净化工作。流行率较低的地区或场点,如豫东、豫南地区或者种羊场等,要强化动物引入监管,避免从高流行率区域或场群引进动物,将疫病风险拒之门外;流行率偏高的地区或场点,如豫西和豫中地区或散养户,应全面采取免疫措施,严格活畜移动控制,先降低布病流行率,当流行率控制在2%或更低水平时,再采取“检测+扑杀”的净化措施;豫北地区或商品代羊场可依据实际监测情况,灵活选择是否采取免疫措施。

本次调查数据来自河南省的省、市、县三级实验室,同时样品在采集过程中可能存在便利采样,因而导致样品的代表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阳性结果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垂直试验复合判定,因而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在结果判定上可能存在偏差。本次调查没有从屠宰场和交易市场中检出布病,除上述因素外,还可能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关。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6]。因此,仍需加强屠宰场和交易市场的羊群布病监测,防止病菌交叉传播。

胶体金试纸条相对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成本较高,但运输、储存更为方便,操作更为简单快捷,特异性和灵敏度都较高,假阳性率较低,在部分地区或特殊环境下,可替代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用于布病初筛[4]。

4 结论

本次调查发现,河南省未免疫羊群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布病流行,其中豫西地区和散养户饲养羊群流行率较高,是河南省今后布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应采取全面免疫的防控措施,逐步降低流行率;其他地区和场点,如豫东、豫南地区和种羊场等,应根据监测情况,通过“检测+扑杀”的综合措施,逐步实现净化。

猜你喜欢
羊场布病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浅谈规模化羊场夏季常见病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