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竹栽培技术试验

2019-09-09 02:27谭汝强谭宏超李星勇
世界竹藤通讯 2019年4期
关键词:竹鞭土球调节剂

谭汝强 谭宏超 李星勇 周 锐

(1 云南珍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嵩明661700;2 云南师范大学竹类研究所 昆明650500;3 云南省花卉园区管理委员会 云南嵩明661700;4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昆明650500)

云南红竹(Indosasa hispida ‘Fumin’) 为大节竹属散生竹种, 是由云南珍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出的优良品种。 竹高度3~5 m, 茎粗1~3 cm, 茎秆、 枝条大多为红色, 叶片绿色嵌有条纹, 极具观赏性。 植株四季常青, 挺拔秀丽, 是很好的园林绿化竹种。 云南红竹用途广泛、 易栽培、 周期短、 适应性强。 目前, 竹苗市场价格为60 ~100 元/株, 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试验研究了云南红竹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竹种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研究地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昆明市富民县赵家村的富民竹子基地, 地理位置为北纬25°13′41″, 东经102°33′30″,海拔1 650 m。 该区属于中亚热带气候, 季节气候明显, 光照充足, 雨量丰沛, 气候温暖湿润, 适于竹类植物生长。 年平均气温16.8 ℃, 年平均降水量1 035 mm, 无霜期245 d[1]。 土壤为黑色耕种土, 肥力中上等。 富民竹子基地位于昆明市西北部, 交通便利, 运输方便, 基地总面积6.67 hm2, 其中云南红竹林面积3.07 hm2。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017 年1 月, 用1 年生带土球竹苗进行试验, 苗木地径0.5~1.0 cm, 苗高0.8~1.5 m, 带土球10~60 cm; 栽植株行距2 m × 2 m, 密度167 株/667 m2。

2.2 试验内容与方法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竹苗生长的影响。 选择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萘乙酸 (NAA)、 吲哚丁酸(IBA)、 ABT-3 生根粉、 HC 复合生长素, 质量浓度均为500 mg/kg; 于苗木栽植前将苗木根须(带有相同大小的土球) 在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中浸泡10 ~15 min, 取出栽植。 以不做任何生长调节剂处理的苗木作为对照。 半年后进行调查, 调查指标包括苗木成活率、 发笋率和新竹鞭长度。

2) 底肥对竹苗生长的影响。 栽植前在种植穴内施用不同种类的底肥, 栽植后半年调查苗木生长情况, 调查指标同上。 底肥种类和施肥量分别为: 氮磷钾复合肥, 150 g/穴; 普通过磷酸钙, 500 g/穴;腐熟有机肥, 10 kg/穴; 腐熟沼渣, 20 kg/穴。 以不施底肥的苗木作为对照。

3) 苗木土球大小对竹苗生长的影响。 选取长势相近的竹苗, 挖掘时控制苗木根部的土球大小, 土球直径分为6 种: 10 cm (约1~2 kg), 20 cm (约5~8 kg), 30 cm (约10~15 kg), 40 cm (约20 ~30 kg),50 cm (约50~70 kg), 60 cm (约80~100 kg)。 栽植后半年调查苗木生长情况, 调查指标同上。

4) 竹苗成林情况。 分别于苗木栽植后的半年、1年、1.5 年、2 年时调查竹林的生长情况,调查指标包括枝杆颜色的变化、立竹度、平均地径、平均高度。

以上各项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每块样地面积100 m2, 重复3 次。 利用SPSS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竹苗移栽生长的影响

苗木移栽前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半年后各处理的苗木生长情况见图1。 可以看出, 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苗木在成活率、 发笋率和新竹鞭长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 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之间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4 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效果发现, 使用HC复合生长素处理的效果最好, 苗木成活率为95.7%,发笋率为92.7%, 新竹鞭长可达45.9 cm; 其他依次为ABT-3、 IBA、 NAA。

图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竹苗生长情况

3.2 不同基肥对竹苗生长的影响

栽植前在种植穴内施用不同种类的基肥, 栽植后半年苗木生长情况见表1。 可以看出, 施肥可以明显促进苗木的生长, 各施肥处理的苗木各项生长指标与对照均呈显著差异(P<0.05)。 施用不同基肥对苗木的促进作用也不同, 在试验的几种基肥中,肥效最好的是有机肥, 其次是氮磷钾复合肥, 沼渣的效果也相对较好, 普通过磷酸钙的肥效较差。 施用有机肥料还能改善土壤结构, 有效协调土壤中的水、 肥、 气、 热等因素, 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2-3]。 因此, 在云南红竹造林时, 可以施用有机肥, 经济方便。

表1 施用不同底肥的竹苗生长情况

3.3 土球大小对竹苗生长的影响

统计结果显示(表2), 竹苗移栽时所带土球越大, 移栽后竹苗的成活率越高, 竹苗生长的越好。土球直径为10 cm 时, 竹苗成活率为73.73%; 而当土球直径为60 cm 时, 成活率达到99.53%; 直径在10~60 cm 范围内, 各项指标均随土球直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挖苗时, 所带土球过小, 对竹苗根部伤害较大, 影响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导致成活率、 发笋率低, 新竹鞭不易生长; 所带土球较大时,可保留较为完整的根部, 使根部的水分不易蒸发,新竹鞭基本不受影响, 因此成活率、 发笋率较高,新竹鞭生长较快[4-5]。 但是, 在大规模的栽种时,并不是留有土球越大越好, 土球太大会带来一系列的不便, 如不易起苗、 装车运输不变, 增加运输成本和栽种成本。 因此, 在生产上竹苗所带土球直径以30~40 cm 较为合适, 竹苗成活率可达95%以上,发笋率也在91%以上。

表2 不同土球大小的竹苗生长情况

3.4 栽植后竹苗成林情况

竹苗栽植后, 随着竹苗的生长, 竹子的秆枝颜色不断加深, 林分逐步形成。 统计结果显示 (表3): 竹苗栽植后半年时, 秆枝颜色为浅红色, 1 年时变为粉红色, 1 年半时为红色, 2 时年加深为紫红色, 说明云南红竹长势较好; 从立竹度上看, 栽种后1 年到1 年半期间, 立竹度增长最快, 由474 株/667 m2增加到1 051 株/667 m2, 增加了2.23 倍, 之后半年立竹度基本保持不变; 从林分的平均地径和平均高度上看, 同样是在栽种后1 年到1 年半期间增长较快, 之后基本保持不变。 可见, 云南红竹栽植后1 年半已基本成林。

表3 栽植后竹林生长情况

4 结论

1) 云南红竹在栽植时,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苗木根系可明显提高竹苗的成活率、 发笋率和新竹鞭的生长情况, 对比ABT-3、 IBA、 NAA 和HC 复合生长素的处理效果, 以HC 复合生长素的效果为最好。

2) 为提高竹苗的成活率和促进生长, 栽植前应在种植穴内施用基肥, 以施有机肥的效果最好, 施肥量为10 kg/穴。

3) 苗木移栽时所带土球的大小会影响竹苗的生长[6], 土球越大, 云南红竹生长的越好, 但土球太大会增加运输成本和栽种成本, 生产上起苗时保留的土球直径以30~40 cm 较为合适。

4) 云南红竹移栽后至1 年半期间, 生长最快,1 年半后生长稳定基本成林。

猜你喜欢
竹鞭土球调节剂
北方大规格雪松移植技术要点
高节竹竹鞭空间分布及其数量特征
引种竹子竹鞭扦插繁育技术体系优化研究
树木移栽装卸及运输技巧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红哺鸡竹不同施肥方法与地下竹鞭生长关系的研究
浅探城镇绿化移栽大树技术
哮喘治疗中白三烯调节剂的应用观察
笋 趣
浅谈平顶山市新城区文化广场辛夷树的移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