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野生竹类种质资源分布调查

2019-09-09 02:27岳祥华
世界竹藤通讯 2019年4期
关键词:竹种竹类河南

岳祥华 张 玲 郭 雯

(1 国际竹藤中心 北京100102;2 河南省博爱县竹子科学研究所 河南博爱454450)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 黄河中下游, 介于北纬31°23′—36°22′、 东经110°21′—116°39′之间, 地跨亚热带和温带, 属暖温带-亚热带、 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是我国大部分竹类植物自然分布的最北界。 河南植竹、 用竹历史悠久, 洛宁县是世界纬度最高的淡竹原产地, 栽植时间有4 000 多年, 素有“北国竹乡” 之美誉; 博爱县清化镇的竹编“清化竹器”, 作为我国北方竹编的代表已有500 多年的历史。 然而, 河南对其境内的野生竹类植物资源状况仍缺乏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为掌握河南省野生竹类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 在全省境内进行了普查, 以期为河南野生竹类资源的保护、 引种及开发利用等工作奠定基础。

1 调查方法

1.1 文献查阅与检索

野生竹类种质资源调查分内业和外业2 个阶段。内业准备阶段主要是进行文献查阅和检索, 以掌握文献记载的河南野生竹类种质资源。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 (www.cnik.net)、 “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 (https: / /www.ncbi.nlm.nih.gov/) 以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图书馆的文献数据库等为主要检索工具获取文献数据, 汇总分析获得的野生竹类植物种类及其分布, 并据此制定详细的野外调查路线。

1.2 竹种识别与鉴定

对于竹子植物种类的识别主要通过实地辨认,并与已有文献资料对比的方式进行确定。 对于在野外不能直接判定种类的竹类植物, 按照植物标本采集方法[1]采集标本带回, 查询《中国植物志》 《河南植物志》 《河南树木志》 《中国刚竹属》 等相关专业书籍和文献资料, 通过进一步的专家咨询、 标本核查等手段进行识别和鉴定。

1.3 野外调查

在野外调查时, 通过专业工具 (Canon GPS Receiver GP-E2) 记录考察轨迹, 详细记录每种竹子植物的分布地点名称、 GPS 信息、 性状、 生境信息, 并对竹子的性状、 生境等拍照留存。 同时, 对采集的标本按照标本记录规范详细标注编号、 类型、部位、 采集时间、 采集地点、 采集人等信息。

2 调查范围

野外调查地点主要选择在自然保护区、 林场等人为影响较少的地域, 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的影响。首先, 根据文献分析确定的河南省竹资源分布状况,确定调查的大致区域; 其次, 通过卫星图片判读方式, 掌握调查区域的道路、 河流以及地形地貌; 再次, 咨询拟调查区域的林业主管部门, 最终确定调查路线。

此次考察, 涉及范围包括: 信阳市的鸡公山、武胜关、 桃花寨林区、 三潭景区、 商城县、 新县;南阳市的南召县、 内乡县、 淅川县; 洛阳市的栾川县、 嵩县、 洛宁县等地。

3 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野生竹类植物资源

基于《中国植物志》 《中国刚竹属》 以及河南农业大学卢炯林先生、 四川农业大学易同培先生等发表的论文[2-9], 河南野生竹类植物有5 属19 种,其中刚竹属12 种、 箬竹属2 种, 茶竿竹属1 种、 巴山木竹属1 种、 苦竹属1 种、 箭竹属2 种(表1)。

表1 基于文献的河南省野生竹类植物资源

通过实际野外调查, 实际发现河南野生竹类植物4 属20 种, 其中刚竹属植物占13 种, 含变种、变型、 变异; 箬竹属植物4 种; 箭竹属植物2 种;茶竿竹属植物1 种(表2)。

表2 实际调查发现的河南省野生竹类植物资源

3.2 文献记载竹种与实际发现竹种的差异

此次调查未见文献记载中的早园竹、 红边竹、苦竹和巴山木竹, 同时发现了文献中未记载的毛金竹、 曲竿竹、 变竹、 小叶光壳竹、 具耳箬竹等。 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此次调查覆盖范围不够全面;文献记载中调查的区域可能未完全覆盖此次调查的区域。

3.3 野生竹类植物资源分布规律

1) 调查发现, 从低纬度到高纬度, 野生竹类植物种类在快速减少。 在海拔落差较大的地区, 野生竹类植物种类较多, 在海拔落差较小的地区, 野生竹类植物种类明显减少。

2) 就分布范围来说, 淡竹、 桂竹、 石绿竹、 毛金竹、 水竹、 毛壳竹、 曲竿竹、 美竹、 箬竹类在河南南部具有较多的野生分布; 人面竹、 台湾桂竹仅见于新县; 鸡公山茶竿竹仅见于新县和波尔登森林公园。

3) 就立地来说, 箬竹类主要分布于林下土壤较为湿润的地方, 美竹在河边生长良好。 就海拔高度而言, 淡竹、 美竹、 毛金竹等在海拔100 ~800 m 范围内均常见, 但曲竿竹主要分布在海拔100 ~300 m的地方。

4) 就单个种组成群落的能力来说, 淡竹、 桂竹、 曲竿竹、 美竹形成单一植物群落的能力较强,箬竹类植物最弱, 主要生长于林下。

4 小结与讨论

1) 野外竹种性状差异。 在调查中实际所见箬竹属植物为5 个不同的表现类型, 但经查询《中国植物志》 等书籍, 仅可确定其中4 个种, 另一种大部分性状可与植物志部分种的描述相对应, 但在箨鞘基部被毛以及新秆节间上部被毛、 被白粉等性状与已有的箬竹属种类描述不相符, 怀疑此性状可能是过渡性状或者原作者在新种描述时有所疏漏, 需要进一步进行观察确定。

2) 竹种感病性状变化。 在野外调查中发现了美竹感染竹秆锈病的问题, 但野外感染锈病的性状与栽培时感染锈病的性状不同, 锈病在秆的竖直方向呈脊状, 而不是呈块状或片状分布, 并且感染的植株呈现丛生状聚集, 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致谢: 此次调查得到了国际竹藤中心、 河南省林业工作站、 焦作市林业局、 信阳市林业与茶叶局、南阳市林业局、 洛阳市林业局、 河南南召宝天曼管理局的大力支持, 在此深表感谢!

猜你喜欢
竹种竹类河南
园林绿化竹种生态适应性评价①
广西干热河谷地带引种竹种适应性及其出笋特性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2种主要蚜虫在园林植物上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
簕竹属10个竹种净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能力分析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竹材在现代家具创作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