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起状元”是另一种误读

2019-09-09 01:10赵建
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考状元科举情结

赵建

每年高考一过,网上就流传一个帖子,称状元们在职场上表现远低于预期,一些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销声匿迹”。有一些人“幸灾乐祸”,有言“应试教育牺牲品”的,有说“现代仲永”的。一时间“看不起状元”甚嚣尘上。

这种情绪化的判断,使我们在冷静地思考“状元”文化的同时,不得不警惕这种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状元”情结。今天,一提起“状元”,许多人便会牵扯上科举,就会想起疯癫的范进、被打断腿的孔乙己。这种对科举的情感阻隔如冤孽般的存在,使一些人对高考“状元”的称谓有近乎本能的排斥。

但是,這些动人的作品和妖魔化的偏见,却不能代替我们对高考“状元”的理性评断。

如果我们弄清了高考是当前最公正的选拔方式,那么我们对高考“状元”的偏见可能就会有所缓和。高考是一场规则明确下的竞技竞智,虽然竞争剧烈,却公平地发挥了选拔功能。在今天,当我们还没有构建起一种更科学的选拔机制时,就没有理由和资格来嘲笑它。

有人提议内地高校增加面试环节。但是,在一个人情关系无孔不入的现实里,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竞争的方式和手段发生变化,甚至导致更大的不公正。我们看到,今天高考录取还只能搞“唯分数论”,以这种不尽合理的“唯分数论”来维系高考录取的公平。在这种公平的环境里,众多平民的孩子成了“状元”,这让我们想起来都不无温暖。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在竞争激烈、群星闪耀的天空中,“状元”无疑是最瑰丽的那颗星。在高考“状元”的身上,我们看到,他们的学习方法、坚强的意志、出色的能力,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辉。认为“状元”高分低能,是一种近乎臆想的误解。有人调查过300多个高考“状元”,没有一个是“高分低能”的,他们普遍活泼,和周围同学的关系也都处理得非常好。北大、清华两校学生中,70%左右的当年高考状元都因成绩优秀保送上了研究生;15%至20%的状元出国,并拿到了发达国家知名大学的高额奖学金;有的刚就业就有数十万元的年薪。

“状元”文化真实地保留了一个民族的多元文化记忆、一种民间庸常的人生或社会价值取向,而其中蕴含的“以德立身、不屈不挠、立志成才”的苦学精神,无疑对社会的文明重心产生了积极引导。

在今天,高考“状元”们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禀性,不仅仅激励正在求学的青少年,也在时时提醒着那些庸庸碌碌、眼光如豆的大人们。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那种提起“状元”就摇头的极端情结,换作一种真实而恬淡的表情呢?

(摘自人民网2019年1月23日)

猜你喜欢
高考状元科举情结
毛绒情结
“战斗民族”的体育情结
探索潜意识深处的情结
“科举”
高考状元炒作高考状元:别拿教育焦虑当生意
是情结控制了你,还是你控制了情结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从《聊斋?叶生》解读蒲松龄四十不灭的科考幻想
南戏中的科举程式
捉“妖”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