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章多一些理性色彩

2019-09-09 01:10郭跃辉
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观点深度交流

郭跃辉

孔子曾经提出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说法,后来文艺理论界将其引申为关于文学创作与欣赏的价值判断。“文”,原指纵横交错的花纹,后来引申为文辞修饰;“质”,指事物的质地、材料等,后引申为文章的内容。文质相符,既重视外在修辞,又注重作品内容,这一向是优秀文章的特征。不过对于高中学生写作而言,特别是涉及议论文,我认为不应该将重点放在“有文采”上,而要放在文章本身的内容与逻辑上,让作文多一些理性色彩。

从作文的“立意”说起

现在的新材料作文,往往有“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写作要求。有的老师认为,不应该将作文训练的重点放在审题立意上,而应该降低审题难度,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的老师反对“切合题意”的说法,认为只要在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内都应该是正确的立意;当然,更多的老师意识到立意在作文评分中的分值,会刻意训练学生审题立意的方法与技巧。从应试的角度看,这些观点都无可厚非。

其实,我们还可以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跟学生讲作文时曾提到一种观点:“写作本质上是一种表意与对话交流。”表意,就是说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对于议论文的写作来说,“意”更侧重于理性层面的观念。对话交流,意味着文章不仅仅是给自己看的,而且实现着潜在的交流功能,例如与材料及题目的交流,与改卷老师的交流,与同学的交流等等。如果将写作视为一种交流的话,那么话语的修辞、文采以及其他形式的要求固然很重要,但话语的内容更为重要。

曾经有一道作文题目是这样的:

大学生小闫发现自家大门外有个鸟窝,和朋友架了个梯子将鸟窝里的12只鸟掏了出来,养了一段时间后把鸟的照片发到网上,没想到有人愿意出价买鸟,两人因此获利1200多元,后来他们又掏了4只。原来,他们掏的这种鸟叫燕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结果,小闫和他的朋友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分别被判刑10年零6个月和10年,并处罚款。此事引发不小的争议。

小闫父亲:儿子对小动物特别喜欢。在我们心里,农村孩子逮鸟抓鱼不用管,没想到会被判得这么重。

热心网友:量刑太重,10年牢狱生活足以毁了人的一生。

法律专家:知不知道燕隼是二级保护动物,以及知不知道因此受到严惩,这叫法律认识。法律认识错误是不免责的,理由就是公民应当知法守法。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时有不少学生的立意是:公民应当知法守法。这个观点有错吗?肯定不能被判为偏离题意。但这个立意是不是切合题意?从应试的角度看,教师当然也可以找出很多依据,指出学生在立意方面的问题。如果换一种生活情境,从交流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一切都会一目了然。

于是我给学生转换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

小明上学迟到了,在对他进行纪律惩罚时,大家发生了分歧。有的说应该罚他扫地半天,有的说应该罚他扫地一天,有的说应该罚他扫地两天。你的观点是什么?

这是一个常见的生活情境。“你的观点是什么”不仅仅要求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态度,而且还要融入对话情境中,融入“分歧”以及其他同学的意见中,从而实现交流的功能。而要想融入整个情境,就必须在“如何处理小明迟到”的问题上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讲出理由。只有这样,你的观点才能和其他同学形成一种对话与交流,否则就是自说自话。如果你的观点是“小明应该守时,不能迟到”,那就偏离了人家讨论的话题与情境,也就融入不到整个交流对话的情境中。大家在讨论如何处理小明的迟到问题,你却说“小明不应该迟到”,这无异于“自言自语”。同样,上述题目中,大家讨论交流的话题不是公民应不应该知法守法,而是如何看待小闫和他的朋友的量刑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立意就是文章具有理性色彩的首要体现。如果仅仅将写作视为表达自我,那可能立意会是多元化的;如果将写作视为一种交流的话,准确领会他人之意,准确地表达自己之意,将会是重中之重。当然了,不同的作文题目对立意的要求也不一样,不宜一刀切地强调“立意至上”,也不宜武断地提出取消“切合题意”的立意。

作文如何实现“有深度”

“有深度”是一个应试的话题,也是一个生活话题。作文有深度,其实质是立意与说理的深度。学生在作文中提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观点,或者原本一个平常的话题,能够将内在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就达到了作文深度的要求。就像上述小明迟到的案例,一般学生只是从纪律管理、守时的角度去讲理,个别学生却能够深入到文化、社会甚至人性的深处,以小见大,由近及远,那么他所表的“意”就是“有深度”。

表意的深浅,是社会与生活交流中处处存在的话题。即使是吵架,要想占上风,靠的也不仅是嗓门大,一味歇斯底里地发泄自己的愤怒,而是有理有据指出对方的缺陷,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写作来说,有没有深度取决于内容和逻辑本身。希望作文有深度,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愿望,但如何才能实现呢?不少老师与学生走入了误区,那就是把时间与精力用在提升思维能力上,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具备了某种思维能力,就一定能够写出深刻的文章。我的观点是:思维能力固然重要,但提升起来是有难度的。与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如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支架。

我们可以想象生活中的案例。假如说学生跳高,要跳过2米高的绳子,这恐怕是有難度的。于是想当然地训练学生的“跳高能力”,如何助跑、如何起跳、如何着力、如何落地等等,每天训练,每天提高一点点,今天能跳1.5米,经过一个月的训练跳过了1.6米,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跳过了1.7米……问题是,学生的跳高能力是不是能够无限制地提高?有没有一个上限或临界点,学生达到这个上限之后就再也无法提高了?当然是有的。也就是说,能力训练的作用是有限的。此时的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初衷是让学生跳过2米,训练能力仅仅是实现初衷的一个手段而不是目标。除了竞技的特殊情境与要求,学生要跳过2米并非难事,例如,可以提供一个支架,踩着支架就能轻松地越过2米高的绳子。

反观作文教学,我们不也是高喊着“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号吗?当然,我不是说训练能力不重要,而是说训练能力不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唯一路径。特别是,要想实现作文“有深度”,仅靠思维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我的建议是:积累立意。

在一般经验中,“积累”和“立意”恐怕是无法搭配的。我们平时强调的是积累素材、积累名言名句等,很少强调对文章观点、理据的积累,这要么是一种疏忽,要么是偏见。一篇文章的立意对“这篇文章”来说,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观点与态度,但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情境会存在相似甚至相同的“理”。或者说,事情本身千差万别,但其内在的“道理”可能是一致的。例如规则与情理的冲突,就有可能存在于诸多案例中。把不同案例中的“理”提炼出来,积累下来,灵活运用到其他情境与案例中,不就相当于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思维支架”吗?

那么,这个“理”从哪里来?哲学道理、人生哲理、社会原理、伦理道德观念等等,都是“理”的来源。但我们又不可能先给学生开设哲学课、社会学课、伦理学课之后,再让学生去写作文。因此,“理”的积累要靠平时的阅读,特别是新闻时评的阅读。

我的做法是:从高一开始,要求学生关注“凤凰网”的“评论”专栏,每周阅读一篇时事评论,不仅关注素材本身,更要把评论文章的观点及其依据提炼出来,积累下来。久而久之,学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贴近社会、时代的新鲜素材,同时也积累了很多“道理”。除此以外,我还给学生和其他老师推荐了“新京报评论”“南方周末”“团结湖参考”等微信公众号,尤其推荐曹林老师的“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公众号。曹林老师的评论文章,能够发人之所未发,观点独到,论证充分,是典型的时评写作的范文。

有一个成语叫“手无寸铁”,而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恰恰要做到“手有寸铁”。这个“寸铁”不仅仅是事件、名言等写作素材,更重要的是素材背后的“理”。要相信,作文的深度不是天生的,而要靠后天的积累。素材可以积累,道理也可以积累!

适度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品质

前面说过,我并不是反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是强调转化思路,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支架。其实,有一种思维能力需要有意识地培养,那就是批判性思维。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并且明确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研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国外的作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而我们的作文重在“阐释”,即挖掘题目与材料既有的内涵,在题目的框架内力求自圆其说,而不善于引导学生反向思考、多元思考。例如,题目是“分享”,往往会强调分享的含义、价值等,而不会更进一步引导学生辨析分享的情境性、分享的边界性等。

以前我给学生举过一个例子,其实就是生活中的一则笑话。内容如下: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不然要糊了。”“唉,怎么能放这么多油,油放多了不好!”

“请你住口!”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你当然懂,太太,”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也有的作文题将这则笑话作为材料,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并且给出了写作指导:“本题审题立意角度主要有三个:一是从妻子和丈夫关系的角度,可以写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二是从妻子的角度,可以写关心他人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是从丈夫的角度,可以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对方在体验中明白自己的不足要比纯粹的言语劝说或批评会更有效。总之,要围绕‘换位思考‘体谅他人‘设身处地等去写作。”

当我看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之类的立意时,一直不停地冒冷汗——这样的立意哪里适合夫妻相处的场合?家庭生活难道是“治”与“被治”的关系?命题者给出的立意自然有合理之处,或许适用于其他相似的场合,但缺少一些批判性思维,不适用于“这一情境”。于是我引导学生思考如下两个问题:

1.妻子是出于何种目的在丈夫开车的时候“喋喋不休”?而丈夫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在妻子炒菜时“唠唠叨叨”?

2.丈夫用这种方式让妻子明白一个道理真的合适吗?难道妻子在明白这番道理之后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吗?

很明显,妻子在丈夫开车时喋喋不休,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关心,是担心自己和丈夫的生命受到伤害。而丈夫在妻子炒菜时唠唠叨叨,更多是出于一种“报复”,是要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让妻子明白一个道理。而这种方式,恰恰是一种伤害夫妻感情的方式。因此,丈夫的行为方式在“笑话”这个语境中是合理的,但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是需要进一步去辨析的,至少不能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等道理是天经地义的。

关注写作,更关注社会

如果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包含着部分真理的话,那么写作对于学生来说,就不仅仅具有语文的价值,更具有教育的价值。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这是我一贯的教育理念。

以前在一线教书时,从高一开始便有意识地给学生推荐社会评论方面的著作。最初推荐的是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后来推荐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自由在高处》《这个社会会好吗》等著作。2014年,刘瑜的《观念的水位》出版,我读完之后十分赞叹作者的思想与才华,于是迫不及待地推荐给学生阅读。以至于后来,《观念的水位》成为学生人手一册的必读书。当然,刘瑜的《民主的细节》也深受学生喜爱。除此以外,徐贲的《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在傻子和英雄之间:群众社会的两张面孔》《明亮的对话》等著作,也受到部分学生的青睐。尤其是《明亮的对话》,对于学生写作很有帮助。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是“公共说理十八讲”,其实也是一部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教程。除此以外,我还给学生推荐《看天下》《人物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凤凰周刊》等杂志,这些杂志的内容涵盖时政、财经、社会、科技、文化、时尚、娱乐等领域,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阅读,也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影响。

至于写作训练,除了语文科组统一的作文训练外,我几乎每周都会让学生写简短的练笔,内容就是围绕社会上最新的热点事件,自由地发表看法。练笔有三个要求:一是要有题目;二是力争有创意,有思想深度;三是字數不少于500字。比起高考作文训练来,这样的练笔更为自由灵活。从语文老师的角度看,这是一种语文学习的形式;从班主任的角度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教育形式呢?

信息时代,有的学生接触了大量的社会负面新闻,于是性格偏激,对社会不公充满了愤怒,对贫富差距更是心存怨怼,从而不能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对于这种偏差,班主任也要注意多加引导,批判是可以的,但除了批判,更重要的或许是建构,要在社会现实与个人追求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虽说愤青时代,每个人都会经历,但‘愤过之后,还是要微笑面对生活,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拥抱这个世界。让学生的作文多一些理性的色彩,其意义与价值不仅仅在于作文本身获得了某种深度的立意,同时也是用文字沉淀学生的想法,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成长,这也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吗?

猜你喜欢
观点深度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