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2019-09-10 04:52黄文荣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期
关键词:烹饪专业技工院校培养模式

黄文荣

摘 要:近年来,紧紧围绕国家“四个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技工院校在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总结在烹饪专业人才培养上出现的问题,本文分析技工院校现存的培养模式,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再给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技工院校;烹饪专业;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引言:在2014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中,国家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产教融合。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改革的实施方案,要求职业教育要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烹饪专业作为这类院校中的典型专业,都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显示,技工院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众多。主要依靠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联合培养,具体的培养模式如下:

(一)“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是校企合作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学校和企业达成长期合作的意向后,由双方共同培养学生。杭州新东方烹饪学校的学生培养模式就是“订单”型,在入学后不久就直接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学校按照企业人才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能够在实习期与毕业之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达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效果。

(二)现代学徒制模式

现代学徒制模式就是在校企联动中实行双导师模式。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对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实施方案。

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西餐烹饪专业就启动了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制造校企联合的教育平台,实现双导师培养模式。把企业的现实需要放在首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参照国外现代学徒制经验,和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共同进行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创出以“双重身份,学生即学徒;协议管理,合同就业;重主体,共同培养;弹性学制,生产主导;探索学习,行动导向;多个证书,质量保障”为特色的现代学徒培养模式。

(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上课方式主要是工学交替。当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通过军训和学前教育,年满16周岁的学生可以提前安排实习岗位,第一学期就进入企业进行实习,第二学习再回到学校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果有些学生还未满16周岁,就先在学校上课,随后的第二学期再安排实习岗位。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的“一店两院”项目就是典型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项目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把发展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其他实践活动中,学校会安排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授课,在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四)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顶岗实习模式是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学校与企业必须重视定岗实习。学校要根据行业需求,制定科学的实习生管理机制,企业要制定合理的培养制度与晋升制度,激发实习学生的积极性,双方共同培养优秀人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烹饪学院采用顶岗实习的培养方式,学校和酒店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加强沟通交流,通过有效的管理的制度和晋升制度加上学生能吃苦耐劳、承受压力、抵抗挫折,學生才能成长的更快更优秀。只有这样学校才能走出更多的优秀实习生,企业才能培养出更多的行业顶尖人才,学生才能更加热爱烹饪行业。

二、培养模式的不足

(一)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没能够厘清各方职责

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完全离不开企业一方的积极参与,但是从整个合作的生态链条上看,学校、企业培养无缝连接中企业一方存在断层。长此以往,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只能存在于停留于校企合作项目签订、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层次上,在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融合效果、共同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还停留在表层,无法进行深入。当烹饪专业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寻求职位时,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

(二)学校师资队伍受限

技工院校的师资力量相较于本科院校有很大的差距,并且政府对其拨款力度不够。因此,在招聘教师时,对综合条件优异的教师的吸引力很低,就会影响整个的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水平。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不强,理论知识滞后,学校缺乏“双师型”教师,同时,技工院校的教师依然存在很繁重的科研任务,但招生人数的上升增加了教学压力,双重压力下教师无法将教学工作做好,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有所忽视。

(三)培养模式衔接度不够

随着现代社会对人们的学历要求的提升,再加之求职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技工院校的学生会选择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专升本”现象在不断增加。现在中国对这类学生的培养方式主要是“3+2”模式,即3年专科学习再加上2年本科学习。然而专科升本科的对口培养衔接还不够成熟。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与本科院校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是分离的。这两个阶段并没有一个衔接的过程,学生就会本科学习阶段的学习方式把握不到位,可能影响到最终培养目标。

三、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一)政府主动出击,用政策营造校企合作环境

在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校企合作双方的积极性不一致,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国家政策对校企合作的优惠力度不够,激发不了企业的积极性。在政府的层面,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来鼓励校企双方,可以优化人员就业准入的门槛,还应该在税收制度上给企业优惠从而促进技工院校和相应行业企业的合作。

正如中央49号文件对构建校企合作动力机制方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非常具体的校企合作的政策。但要真正落实文件中的政策,还需要各个政府部门协同发力,尽快出台相应的具体配套政策。

(二)升级培养,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要做好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的衔接工作,就要彻底分析“专升本”中存在的断层原因。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学生要“专升本”就要进入其他高校进行学习,而高校的“专升本”课程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都是跟随本科生一起上课,忽视了这些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这就会导致学生理论知识没有本科生扎实,而专业技能因为缺乏练习而生疏,无法做到共同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在办学质量优异的技工院校设置本科专业的培养,这样就能最有效的防止这一个断层的情况,从而逐步取消分段培养,完善职业教育本科培养制度。

(三)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双师型教师

各级国家部门、省政府应积极对地方政府师资创办的技工院校进行统筹管理,但也不剥夺地方的技工院校的自主权。积极创造优惠政策来吸引优秀的教师入校,改革现行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职称评聘政策;同时提供机会安排教师进行出国交流学习以及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师资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国家化视野;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四、结束语

本文对技工院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现行模式进行了一个总结,并分析出其存在的问题,再给出对于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相应解决办法,有助于技工院校烹饪专业的学生更好地提升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谢剑锋. 高职院校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01):264-265.

[2]闫学春.基于“工学结合”的中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82.

[3]董芝杰, 阮雁春. 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 11(11):44-45.

[4]卜雪梅.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为例[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8-61.

猜你喜欢
烹饪专业技工院校培养模式
烹饪专业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应用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四“抓”入手,做好始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