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开放”作业如何使学生“活力”绽放

2019-09-10 07:22
学生导报·初中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开放开放性竹子

在西延安中学,语文课让学生将《橘逾淮为枳》改编为课本剧,物理课让学生自制温度计;在虹桥中学,“自然笔记”课上学生们探访竹林,一起研究“竹子开花就意味着死亡”的原因;在复旦初级中学,历史课同学们做起“国宝档案”,语文课编制属于自己的国风“微书”;在延安初级中学的阅读领航课上,每个孩子都参与小小课题研究,走出家庭和校园……在长宁,全区19所公办初中的作业布置都很特别,孩子们告别“机械刷题”,在作业中找到幸福感,获得成就感,真正激发学生“活力”。

对封闭性和程式化作业说“不”

什么是开放性作业?从概念上来讲,开放性作业,聚焦“向谁开放”“怎样开放”两大问题,让学生在开放的作业环境中(包括时空环境、形态环境、内容环境、评价环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动手操作以及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的高阶思维等综合能力,让作业回归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命质量提升。在西延安中学,各学科布置的作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学生们真真切切地了解到什么是“开放性作业”。

九年级语文开放性作业要求

将《橘逾淮为枳》改编为课本剧,把原文的故事情节加以延伸和拓展,在编写过程中,学生将课文内容巧妙融入剧情,演绎成一幕幕动人的剧情,同时剧本的写作也将语文的基础知识融入其中,一举多得;地理学科开展了“西延安中学学校地理位置小观察”的活动作业,教师给出两个任务单:一是详细描述学校的位置;二是画一张校园位置示意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地考察和绘制简单示意图等方法,熟悉学校的地理位置;物理学科在教学“温度、温标”一课时,教师设计了学生自制温度计的开放性作业,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运用所学知识自选实验器材、设计制作方案、实验操作,完成制作简易温度计,并进行小组交流、互评;对封闭性和程式化作业说“不”,开放性作业不再是简简单单地在书本上找答案,而是让学生通过信息收集、动手制作或设计加深对基础性课程所学内容的识记与理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作业评价不再有“标准答案”

作业的设计发生改变,评价体系也随之有所不同。作业评价不再有“标准答案”,教师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变一次评价为多次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与上海动物园毗邻的虹桥中学有一个物候园,其中有一片竹子已经种了十多年了,突然有一天其中的一根竹子竟然开花了。虹桥中学“自然笔记”课程的刘西佳老师觉得这是一个让学生开展体验探究的好机会,立刻备课设计了一个特别的开放性作业——“了解竹子开花的原因”。

这个内容的学习共设计了三个课时,四张任务单:任务单一,观察竹花的结构;任务单二,观察竹子的根茎结构;任务单三,探究竹子如何繁衍后代;任务单四,寻找“竹子开花意味着死亡”的科学依据。其中,前两张任务单都是观察任务单,要了解竹子开花的原因,必须要开展实地的观察。后两张任务单则需要学生学会搜集资料,并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寻找问题的答案。

一周后,精彩的讨论课正式开始了,各个小组将自己观察到的、查阅到的资料上台一一交流汇报。第一、第二组同学先交流了观察到的竹子开花的现象和地下茎的特点。第三组交流的是竹子繁衍方式的查阅,他们查到竹子的繁衍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而竹子的開花就是一种有性繁殖的现象,一般处于退化期的竹子会出现开花的现象。第四组交流的是寻找“竹子开花意味着死亡”的科学依据,他循着“竹子开花意味着死亡”的科学依据查到科学家对竹子开花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有“周期说”和“营养说”两种。

同学们还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课后,同学们向学校的总务处提交了“将开花的植株砍掉”的申请,没想到的是,他们的想法和绿化养护工人的不谋而合,这令他们备受鼓舞。

作业的目标不只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以培养思维方法为目标,让学生从真实任务出发,在真实情境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研究方法。开放性作业的重点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作业的过程。

在长宁,如此这般精彩纷呈的开放性作业还有很多,延安初级中学的“社会阅读领航进阶课程”,泸定中学的“黄金分割”数学课,让孩子给妈妈设计一双高跟鞋;长宁中学的《美丽中国》,发掘中国八个省(市)的传统文化;第三女子初级中学的《模拟社会组织》课程的开放作业让学生们“模拟申遗”……因此,校园里有自信的活力孩子变多了。

(来源:第一教育,刊发时有删改)

猜你喜欢
开放开放性竹子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大熊猫吃竹子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竹子的中间,为什么是空的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