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

2019-09-10 07:22王兴桥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道德素养使用开发

王兴桥

摘要:2016年8月,在合肥市瑶海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教体局组织编写和出版了《瑶海区公民道德素养读本》这一区本教材,供全区中小学生免费和循环使用。这不仅开创了历史之先河,也开创了区域德育工作新局面,为区域公民道德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区本教材  道德素养  开发  使用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11月,安徽省合肥市荣获两项全国大奖,分别是“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之前,为配合全市这两项“创建”活动,打造瑶海“创建”特色,中共合肥市瑶海区委、区人民政府明确要求区教体局组织编写“区本教材”——《瑶海区公民道德素养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区委主要领导多次在会上强调编写《读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我们编写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近年来,合肥市瑶海区高度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优先做好育人工作,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础,立足瑶海老工业区和流动人口子女多的区情和现状,以“区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为载体,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彰显瑶海“教育”和“创建”特色,努力点燃孩子心中的明灯,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

另一方面,现如今我们的中小学校,在公民道德素养教育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教材的现状来说,这是一个空白,现在还没有现成的专门教材,各地也没有开发这样规范的系统课程。公民道德素养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急需加强。二是从社会的现状来讲,今天的社会浮躁情绪仍在蔓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待进一步树立,公民道德素养水平仍有不少提升空间。三是从现状来看,当下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设置还有明显缺陷,虽然较以往有很大的突破,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也暴露出以下不足:(1)现有课程理论性仍然偏強,过多强化道德认知,淡化了学生的道德体验与道德实践;(2)现有课程针对性不够强,没有很好研究学生当前的思想动向,过分追求系统性而缺乏针对性;(3)教学内容过多过杂,层次不分明,部分内容交叉重叠,缺乏渗透与融合,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4)编排过于刻板,形式不够活泼,图文并茂有待强化,缺乏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5)公民道德素养教育突出得不够,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还有待于丰富和完善等。上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的效果。

《读本》的编写,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从而为提高我区公民的道德素养奠定基础。而且区委区政府明确要求2016年9月1日开学要发放到每个学生的手中,正式投入使用。

二、编写的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中共十八大报告就要求:“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中共十九大报告又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这些具体要求就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顶层设计和行动指南,是我们编写《读本》的思想和理论依据,也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课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开发符合区域特色的地方德育课程,也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落实思想道德教育“从娃娃抓起”的重要举措。

三、《读本》的开发

1.指导思想

我区开发和使用《读本》的指导思想就是:加强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高我区公民的道德素养,为合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做出我区应有的贡献。

2.成立编委会

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成立了《读本》的编委会,教体局主要领导担任编委会主任,局几位分管领导担任编委会副主任,具体编写工作由区教研室负责,本人和教研室主任共同担任主编。中共合肥市瑶海区委宣传部是编写工作的指导单位。

瑶海区委区政府还优先安排了专项经费,用于《读本》的开发和使用。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保证2016年9月1日《读本》能够进学校、进课堂,根据《读本》编委会的统一安排和要求,区教研室认真准备,精心谋划,挑选精兵强将和相关教研员一道,扎实做好编写工作,确保完成任务。

3.认真组织编写

接到任务后,编委会和区教研室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制定编写方案,明确任务和要求,部署具体的编写工作。

第一次会议,搜集资料,统一思想,确定人员。编委会要求编写组核心成员(教研员)首先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系统学习,统一思想,明确要求,把握大政方针;并从全区小学思想品德、初中和高中政治学科优秀教师中挑选骨干中坚力量和教研员共16人,成立编写组。

第二次会议,确定体例,科学分工,尝试编写。编写组初步确定编写体例,统一要求,明确编写方案后,报编委会审查通过。编写组成员还分成中学和小学两个编写小组,小学组编写“小学版”《读本》,供小学生学习使用;中学组编写“中学版”《读本》,供初、高中教學使用。每个编写小组的成员再进行科学的分工。然后,两个小组分头试写一章内容。

第三次会议,了解情况,交流体会,明确“五性”。根据大家试写一章的反馈情况,交流两个小组的编写感受和想法,明确编写工作必须坚持“五性”的原则,即思想性、趣味性、可读性、真实性和特色性,并开始正式编写。

第四次会议,反馈情况,解决问题,规范要求。再次反馈和沟通编写情况,解决疑难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细化编写体例,统一编写方法和要求。倒排编写计划,明确时间节点,确保完成任务。

第五次会议,小组交流,完善思路,积极撰写。两个编写小组分组召开协商会议,小组成员内部再次交流编写体会和疑虑,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各自的编写思路和方法,积极撰写,迎接挑战。

第六次会议,首次统稿,优化组合,修改完善。两个小组完成初稿后,首次进行统稿,优化案例的选择和组合,提出修改和完善的意见,大家及时修改。

第七次会议,拿出初稿,交叉研究,加工润色。编写组正式拿出初稿后,两个小组交叉分析和研讨,避免重复,注意衔接,进行系统加工和润色,完成定稿后并经编委会和指导单位批准,将两本书稿交出版社。

第八次会议,编辑审查,再次修改,出版发行。出版社编辑审查后,经过多次沟通,并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编写组根据出版社的要求,再次修改和完善后,正式交出版社出版。

四、教材的内容

1.教材特色

区本教材《读本》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必须满足“五性”要求,这也是教材特色之所在。

(1)思想性:教材内容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促进区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趣味性:教材内容要有趣味性,要贴近学生实际,对学生有吸引力,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

(3)可读性:教材内容要有可读性,学生要爱不释手,喜欢读,要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

(4)真实性:教材内容要真实可信,有理有据,不能杜撰,并要注意知识产权问题。

(5)特色性:教材内容要充分展示我区中小学生的精神风貌,突出区域文化和体现瑶海特色。

2.框架体系

《读本》分为中、小学各一册,每册都是八篇(章)24课,两本书共300多页30余万字,图文并茂,彩色印制,装帧精美,美观大气。2016年8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读本》的框架体系如下表所示。

3.内容特点

《读本》的开发和使用,填补了当下公民道德素养教育这一空白,是现有德育课程的有效补充。

中学版《读本》每课的体例,主要包括五大板块:“心灵起航”“经典分享”“时代先锋”“区域活动”“拓展实践”。“心灵起航”主要是引导中学生明确本课的主旨,激发中学生学习、阅读本课的心理需求;“经典分享”主要是通过古今中外积极向上的名人事迹介绍,让中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并产生秉承前人优秀道德品质的情怀,形成传承优秀文化的自觉意识;“时代先锋”通过中学生身边或国内传播正能量的典型好人好事的宣传介绍,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对中学生进行积极的影响;“区域活动”是以我区中学生开展的系列活动为背景,让中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把道德感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拓展实践”旨在引导中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把强烈的健康的道德认知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同时也影响和带动家长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

小学版《读本》每课设有“心灵寄语”、“经典传诵”(或“童谣传唱”)、“故事长廊”、“名言集锦”和“缤纷展厅”等五个主旨鲜明、图文结合的栏目。每课的“心灵寄语”栏目,都是以富有童真童趣的短文开篇,来突出和引领本课主题激发学习兴趣;“经典传诵”栏目选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德育经典诗歌韵文,而“童谣传唱”选编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让思想道德教育通过传唱诵读得以巩固提升;“故事长廊”栏目针对小学生易受榜样影响的特点,选编了大量名人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并在故事之后出示相关“名言集锦”强化道德认识;“缤纷展厅”中有瑶海小学生德育活动的精彩瞬间,有道德行为的实践指导,有道德行为的自我评价。整本书在编写上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自主性阅读和教师引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体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道德实践,提升学生道德评判能力。

当然,《读本》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只是一次大胆尝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会不断地加以总结和完善。

五、《读本》的使用

1.一个宗旨

《读本》的开发和使用,秉承“一个宗旨”,即“我立德、我阳光、我成人”,就是全区上下以育人为目标,积极开展各类德育文化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信、乐观、开朗的品质,让孩子阳光、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2016年,在瑶海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开全省之先河,出版了《读本》,供全区中小学生免费和循环使用,全区40多所中小学六万多名学生人手一册,这也揭开了区域德育工作的新篇章。《读本》的使用体现瑶海特色,展示瑶海风采。

2.四进原则

《读本》的使用遵循“四进原则”:即《读本》要“进学校、进班级、进课程,进家庭”,从而面向全区各校、面向所有班级、面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形成生动活泼的道德素养教育氛围。

《读本》的使用,也真正实现了“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体系,提高了我区公民的道德素养。

3.科学管理

为了推动《读本》的使用,我区还举行了隆重的《读本》发布会,会上我们精心准备了一节《读本》观摩课,从而为各校领导和教师使用《读本》提供帮助和指导。自此《读本》正式走进学校,进入课堂。

《读本》的使用不搞一刀切,学校可以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来进行组织和实施。《读本》的教学主要分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两个方面。每个班级每月至少要安排一节课来进行教学,另外学生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自主进行阅读,低年级还可以进行亲子阅读。同时,学校可以利用晨读午诵时间或利用班队会时间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平时德育工作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讲解。部分学校还把《读本》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互融合和补充,另有一些学校还把《读本》相关内容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等。《读本》的使用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并作为学校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初步形成“教—学—研—评”一体化的管理体系。

我们要求每位教授《读本》的教师,要知晓每课教材背后所蕴含的思想,了解每一课的编写意图和图文表意,正确把握《读本》教学理念和方法,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为了能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除了紧抓常态课,各校还积极开展相关教学研究活动。有的学校还把《读本》内容和学校特色、传统节日相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等。《读本》的教学还进一步提升了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发展了教师的德育专业能力。

2016年12月29日,我们举行瑶海区“讲述经典故事,弘扬传统美德”讲故事比赛,组织学生以弘扬美德的方式迎接新年。尤其是今年的瑶海区德育文化艺术节,将公民道德素养的展示融入其中,展现了瑶海青少年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体现了瑶海德育工作的卓有成效。2016年年底,我区还开展了首届《读本》精品课程展示和评比活動,组织优秀老师团队承担《读本》的教学研究工作,开设《读本》网络课堂,强力推进《读本》的使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此基础上,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促进中小学生家长道德素养的提升,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4.几点感悟

通过三年的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感悟。

(1)要注重引导学生道德的自主建构。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能靠灌输和说教,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道德的自主建构,要成为学生道德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和支持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和自主建构的愿望。

(2)要尽量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讲自己的故事和感受,给学生提供展示(说、写、画、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和学习总结,逐步由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认知。

(3)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问题。即:加强常规管理,强化行为规范训练,是搞好《读本》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遵循规律,讲求行为规范教育的科学性,是搞好《读本》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注重道德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搞好《读本》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优化育人环境,创建行为规范教育榜样,是搞好《读本》教学工作的可靠保障;建立激励机制,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效应,是搞好《读本》教学工作的不竭动力。

六、重要的意义

《读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有利于实现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目标要求。三年来的实践表明,《读本》以提高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养为宗旨,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和行为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良好品质;有利于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充分发挥“小手起社会广泛关注。由于于某歪曲视频事实,扰乱社会秩序,警方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教师让学生分析此案例,能引导学生对网络法治进行思考,让其认识到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言论自由是有边界的,人们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网络发表言论。学生通过剖析法治案例,能培养社会安全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养成法治习惯,避免实施网络犯罪。总之,教师引导学生剖析真实的法治案例,可以让其加深对于法治的理解,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增强法治意识,依法享受权利、履行义务。

高中教师在思想政治课上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能让学生对“法治”有更充分的理解,知道其是人类文明演进必需的自理方式,能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对高中生进行法治意识培养,能强化其法律、法规观念,形成法治思维习惯,懂法、尊法、守法,有利于高中生健康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参考文献:

[1]陈哲远.高中政治课渗透法治意识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9).

[2]何大荣.高中政治课堂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方式的探索[J].广西教育,2017(2).

[3]郭桂银.高中思想政治课法治意识素养的培育路径探析[J].法制博览,2019(20).

猜你喜欢
道德素养使用开发
大学生“媒体素养”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调查研究
浅谈普通高校竹笛专业教材的使用
浅谈工位器具的合理性设计与使用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论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使用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基于人才培养的思想品德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