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文化:为每个人搭建成功的阶梯

2019-09-10 01:40尚文鹏
教育·校长参考 2019年2期
关键词:青云阶梯办学

尚文鹏

一所学校的特色或“个性”通常首先表现为其差异性的办学理念并进而积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氛围。事实上,新一轮课改的要求与目标之一,是建构并形成以校为本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以适应不同学校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需求。校长应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从新的视角研究学校教育,促进管理的优化和创新,建构符合学校办学理念的课程,并把它转化为办学治校的教育行为,转化为实现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的“阶梯”。

课程文化建设的背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创新教育浪潮正向我们袭来,以数字化、网络化、远程化、家庭化、个性化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为特征的教育形态,成为时代的要求。面对创新教育时代,学校发展、教师成长、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学校在教育变革发展中面临新问题。目前对于教育相对薄弱的农村初中校来说,课程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需求,急需找到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课程建设之路。

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中学未来发展基点也是建立在大力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之上的,新的课程改革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就需要顺应教育改革的大潮,为此,我们提出了“青云文化——为每个人搭建成功的阶梯”这一办学理念。这是一个包括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在内的学校文化系統。围绕这一办学理念,我们深入挖掘学校办学特色,以把学校办成“一所区域内改革创新的典范,北京市学生获得感最好的农村中学”为目标,实现“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学有特长、善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现代青少年”的终极育人目标。学校把“课程重构与课程文化建设”作为规划重点,力图通过学校课程建设这一抓手,纲举目张地推进学校的课程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和环境文化的全面发展,从而构建起具有现代学校文化特征的青云文化。

对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认识

课程与课程文化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学校文化的真正成果应该是培养出一批符合青云文化精神的青云学子,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课程必将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将课程问题从基础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来考虑,就是力图在课程建设、体系确立、评价模型建立等方面能够体现出学校文化建设特色。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育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但这些理念与校长、教师的行为之间还存在不小差距。现在有不少课程的内容是相同的或重复、交叉的。课程内容相对割裂,老师就学科说学科,就课程说课程,知识散点不聚焦。这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使得教师对为什么教,学生对为什么学,学生的学跟实现育人目标到底什么关系等问题的理解不够清晰与明确。经过各个层面反复讨论,最终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切教育活动皆课程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我们的理解就是:“一日活动皆课程 ”。我们开展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统整德育与教学活动,重构青云店中学课程,即将学校的德育活动、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社区活动、体育锻炼等一系列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统一纳入课程管理范畴,构建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学生为课程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评价为纽带,以“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为课程文化内涵,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系统。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  学校办学理念是为每个人搭建成功阶梯。其内涵就是要促进每一个学生能够获得生活的成功及服务社会发展的精神与能力,跳出传统的“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出将入相的单一功利追求。给学生的持续成长提供支持,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因此,学校应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而不是去“创造”适应“课程”的学生。学校课程必须主动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必须主动服务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创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  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在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四个中心”(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大兴区的功能定位是“三区一门户”(即:面向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示范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引领区,首都南部国际交往新门户,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先行区)随着新机场的建设,青云店镇成了两城枢纽,古镇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强区必先强教,因此,作为一所农村学校也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学校课程建设应该着眼于本校学生实际,直接指向学生发展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云梯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

课程是学校教学的灵魂。“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基于“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学有特长、善于实践、敢于创新”的育人目标,我们在思考“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孩子的未来如何设计,我们学校到底能够给孩子提供什么”这些问题基础上,对三级课程进行优化,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云梯课程体系”。

“云梯课程体系”以青云文化办学理念为指导,将核心素养渗透其中,关注学生科学与技术素养、人文与社会素养、健康与艺术素养,分为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特色类课程。

“云梯课程体系”共有两大支柱,三级阶梯。两大支柱具体体现学校“志在青云,行实务本”的校训。左支柱为“行实柱”,即思想道德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右支柱为“务本柱”,即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成长。三级阶梯:用黄绿蓝三种颜色体现教育三原色,寓意“青出于蓝胜于蓝”。

黄色的阶梯,寓土壤之意,是基础课程,学生的学习生命在这一级阶梯通过课程学习生根发芽,强健身心,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卓越的梦想。

绿色的阶梯,寓生长之意,是拓展课程,学生在这一级阶梯通过课程学习拓展思维,培养担当,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付诸行动,成长成才。

蓝色的阶梯,寓成功之意,是特色课程,学生在这一级阶梯通过课程学习研究创造,探索追求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自我,绽放自己,实现自我的成功目标。

“云梯课程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相对自由开发到围绕育人目标开发的过程,并初步形成了青云釉、青云烙、青云志、青云韵、青云绳编、青云纸鸢等特色课程。青云特色课程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与学生发展需求相结合,与时代要求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走向成功搭梯铺路。

“云梯课程”的实施及策略

基础课程校本化  国家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就是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对国家课程进行创造性加工和改造。我们以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为价值取向,对国家课程学科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适当重组,对各年级国家课程进行梳理,寻求各學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点,融各学科知识为一体,融各学科素养为一体,融多学科技能为一体,变单一的“小课堂”为“大课堂”。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与化学:物质基础(花青素和胡萝卜素);与物理:物理原理(光波反射);与生物:生理上的需要(热效应的大小)。再如七年级地理《黄河》一节与古诗词“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内容整合,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生活中的学习素材,学生感觉到知识就包含在日常生活之中,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拓展课程系列化  拓展型课程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终身学习意志的养成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依托“青云文化”办学理念,我们系统设计学校文化建设,开发了“一园一廊”“一馆一墙”“一厅一堂”“一带一路”空间课程。

即:一园(青云圃种植实践园——《园艺心理课程》),一廊(青云文化长廊,如传统文化课、新生入学教育、14岁青春、中考誓师、毕业典礼等仪式都要让学生走青云路,立青云志、上青云梯、登青云阁),一馆(图书馆——《书香课程》),一墙(红色文化墙——《党史》《革命史》课程),一厅(青云文化大厅)一堂(《启善讲堂》),一带(自主学习带——《在线阅读》《网络课程》),一路(青廉路——《廉政文化》《核心价值观》)。学生时时处处浸润在青云文化中,品性得以滋养,学识得以增长。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青云文化”拓展型系列校本课程。该系列课程包括: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主的文史类课程,如《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缤纷节日》《名人故居与博物馆课程》《研学旅行》等。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的探究类课程,如《三维实体设计》《点化生活》等。通过拓展课程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特色课程精品化  在特色课程建设中,学校力求把课程建设与立德树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程建设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统一起来,整体优化在课程建设中具有长久的发展和积淀,反映本校的办学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

以镇域资源为依托,以教师个人专长为着力点,以学生兴趣需求为宗旨,深入挖掘并开发特色校本课程。青云店镇自古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手工业者、民间艺人和文人墨客多汇于此,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为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厚的地域资源,因此,学校开发了青云釉、青云烙、青云绳编、青云贴画、青云纸鸢等镇域特色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传承了一门技艺,也传承了一种文化,发展了特长和个性。

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学科融合为导向,跨学科整合青云课程,形成了“青云志”主题德育课程,“青云韵”艺术课程。如《志愿服务》《戏剧脸谱》《数字油画》等。

以核心素养为主线,以培养目标为核心,以办学特色为突破口,学校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梳理整体优化,如《炫动足球》《魅力乒乓》《掐丝沙画》等。

总之,课程与办学理念构成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课程是办学理念的物化,办学理念是课程的“神”化。校长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和谐统一,促成课程与理念的互惠相长,才能办出有特色的教育。学校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将永远在路上。

(作者单位: 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中学)

猜你喜欢
青云阶梯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常识:斜坡与阶梯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爬阶梯
艺术创意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