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影响观察

2019-09-10 07:22刘玉英付艳涛
健康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精神分裂症

刘玉英 付艳涛

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运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价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精神行为状况,统计患者危险行为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危险行为发生率和NOSI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行为发生率为(26.19%),低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NOSI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行为,降低患者危险行为发生风险。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精神分裂症;危险行为

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情感、感知、思维障碍、个体行为与周围环境无法协调特征,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自杀、伤人等危险行为,因此有必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发生情况[1]。为了研究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方案,本文以我院2016.6-2018.7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就不同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展开了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医院精神科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1]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无严重躯体性症状;③均为男性。排除标准:①老年痴呆;②合并其他精神疾病;③药物、酒精滥用史。采用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年龄17~62岁,平均(39.45±4.67)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9.28±0.73)个月。对照组年龄18~63岁,平均(39.67±4.45)岁;病程4个月~2年,平均(9.17±0.68)个月。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均获知情权,组间基线数据对比均衡性良好。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督促患者用药、病房巡视、生活指导等常规护理内容。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1)病情评估,根据患者入院时的检查结果、病史资料等信息,全面评估患者精神行为状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危险行为及危险行为的类型,比如伤人、自伤、毁物等,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预见性护理方案,落实护理工作。(2)心理护理,医护人员使用语言技巧,与患者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在与患者沟通和交流过程中保证语言简单、明了,切忌训斥、讽刺、责备患者;当患者发生各类冲动行为时,指导患者用语言倾诉内心的感受,而非付诸实践;对于存在严重自伤行为的患者,应全面了解患者心理体验,引导患者了解病态思维产生的原因,消除患者自伤、自杀想法。(3)针对患者存在的危险行为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每日加强安全检查,确保治疗环境安全;对于存在严重自杀倾向的患者应保证24h专人陪护;对于拒药患者,应严防患者藏药、吐药行为;对于存在冲动行为者应加强心理疏导和隔离,必要时配合医师实施冲动保护性约束处理,帮助患者控制各类危险行为。(4)合理分配病房,对于存在自杀、被害妄想症等冲动倾向的患者,应将患者安置在医护人员的监护视野内,严密观察患者心理情緒变化情况,预防攻击性行为发生,当患者出现攻击倾向后给予相应的约束,避免危险行为伤及患者自身或他人。

1.3观察指标

(1)统计护理前和护理3个月后患者一周内危险行为发生情况。(2)根据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2]评价护理前和护理3个月后患者的精神状态,包括个人整洁(4项)、社会兴趣(5项)、社会兴趣(5项)、迟缓(3项)、激惹(6项)、抑郁(3项)、精神病症情况(7项),总分156分,评分转换成百分制,患者得分越高表明其精神状态越差,病情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处理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数据,以t检验NOSIE评分等计量资料( ±s),以X2检验危险行为发生请跨国等计数资料(%、n),P小于0.05,表明有差异。

2、结果

2.1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对比

护理前后,观察组的危险行为发生率分别为90.48%(38/42)和26.19%(11/42);护理前后,对照组的危险行为发生率分别为95.24%(40/42)和66.67%(28/42)。组间数据对比依次如下,护理前,X2=0.179,P=0.671;护理后,X2=13.832,P=0.000;观察组和对照组本组护理前后分别为,X2=41.975、11.117,P=0.000、0.000。

2.2 NOSIE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NOSIE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差异显著(P<0.05)。

本文实践发现,护理前组间NOSIE评分、危险行为发生率对比未见显著性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危险行为发生率好NOSIE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行为状况,减少患者危险行为。初步分析,这是因为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案可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及精神行为状态,科学制定护理方案,促使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动态变化情况,预判患者存在的冲动行为,及时予以相应的处理,从而减少患者的危险行为。与上述分析结果相吻合,有学者[3]对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后发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的危险行为发生率为22.0%,远低于常规护理患者的76.0%,提示采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精神行为状态,降低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1, 34(3):184-188.

[2]范宏振, 邹义壮, 谭淑平, 等. 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的效度研究[J]. 护理研究, 2012, 26(25):2389-2391.

[3]王卫东.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影响[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6,22(1):159-160.

作者简介:

刘玉英,女,1987.7,内蒙古赤峰市人,汉族,专科,研究方向:精神分裂症、患者预见性的防御。

付艳涛,男,1988.8.26,内蒙古赤峰市人,汉族,专科,研究方向:精神分裂症、患者预见性的防御。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病例积极心理护理应用研究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效果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