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评价

2019-09-10 07:22王娟
健康科学 2019年2期

王娟

摘要: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工作的46名护士纳入研究范围,对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经研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后的病房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和优质护理评分均显著优于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关键词: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护理管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的不断提升,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医院各个科室的管理之中,该管理方式不仅能够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够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职能,有利于进行規范化、个性化及人性化的护理,提升护理的优质程度,应用效果显著,所以下文就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工作的46名护士纳入研究范围,所有护理人员均为女性护理人员,年龄为20-45岁,均值为(29.54±4.25)岁,其中包含十年及以上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6名,5-9年护理经验的12名,5年以下护理经验的28名,其中包含专科学历的护理人员11名,包含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35名。

1.2 方法

对所有护士均进行分层级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层级设置

根据所有护士的工作实际状况,对工作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的护士作为分层级管理的管理人员,其负责进行护士的日常管理,还需要完成自身的护理任务,进行护士的考察及考核等,相关护士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科室的需求,采用小组责任制方式对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并于医院的各个科室内的病区进行分组管理,根据不同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职位和能力对其进行层级划分,主要包括护士长、小组组长、高初级责任护理人员[1],依照层级管理制度对护理工作进行安排,明确不同小组的工作内容。

1.2.2 职责划分

实行分层级管理模式,就必须对护士的工作职责进行确定,明确不同护士的工作权限,对不同层级的护士工作进行协调安排,以此提升护理质量。护士长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所有护士的护理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护士的护理质量进行测评,对小组内护士的绩效、实际工作情况和专业素养进行考核。小组长需要对各个科室内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对组内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分配,对组内成员的工作时间和任务进行安排,并对组内的护士工作状况进行监督检查。责任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针对不同病症的患者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护理工作,以此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

1.2.3 护士培训与考核

为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分层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护士进行培训,并对护士的理论知识把握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以此提升护士工作质量,护士长需要定期组织护士培训活动,对于经验不足的责任护士,需要给予其更多的学习与实践机会,并根据实际护理工作,制定考核机制,对于考核成绩优秀的护士及时进行降价,对于成绩较差的护士进行惩罚,对于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集思广益进行解答。

1.3 观察指标

采用医院自制的百分制调查问卷对实施前后的病房管理质量、优质护理质量和基础护理质量[2]进行评分,分数越高则证明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 ±s),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行x2,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果

护理质量

经研究,实验组的护理质量主要包括病房管理质量、优质护理质量和基础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能够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监督与管理,通过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之间协调工作,进行必要的绩效考核,有利于提升护理管理的质量,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从而减少医患纠纷,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应用效果显著。

研究表明,实验组的护理质量主要包括病房管理质量(96.56±2.15)分、优质护理质量(97.16±4.41)分和基础护理质量(99.41±2.1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采用封层级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有利于提升病房管理质量,优化优质护理服务和基础护理服务,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砚丽, 邢彩霞.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提高ICU护士心理状态和护理质量的实践效果[J]. 护理管理杂志, 2016, 16(10):752-754.

[2]陈丽燕, 王雪娇, 冯冰霞,等.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05):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