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9-10 07:22李兴龙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应用价值BIM技术

李兴龙

摘要:随着建筑理念和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装配式建筑得到极大发展,并且在建筑领域得到有效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建设水平,本文就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首先就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进行简要概述,然后从建筑设计效率、预制构件标准化设计、预制构件生产环节等方面阐述BIM技术的应用价值,最后结合装配式建筑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TU2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2-0083-03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城市化建设进程也不断加快,因此建筑行业获得极大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先进的建设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设计施工的效率,还能够促进建设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必须对BIM技术给予有效应用,从而满足当前社会对建筑行业绿色、节能、环保的建设要求,同时实现装配式建筑的精细化管理目标,促进建筑行业获得健康长远发展.

1 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的全称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能够全面整合建筑工程中各个阶段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利用,从而提高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各环节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实践应用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采集建筑工程项目的数据信息,然后结合这些信息建立仿真的三维建筑模型(如下图1所示).在这一模型中,工作人员可以结合现实需要任意调整参数,然后在模型中模拟现实施工的效果,从而评估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此降低设计和施工的风险,使各项建设资源得到合理配置[1].

在现实应用中,BIM技术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分别是可视化、协同化、模拟性和优化性.

1.1 可视化特点.BIM技术能够以三维立体模型的形式直观展装配式建筑的组合效果,从而使建筑方案得到实践演练,有效改善平面图纸在立体构图方面的缺陷,从而使建筑设计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另外,BIM技术能够加强设计人员与建设施工团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是设计方案得到及时更新.

1.2 协同化特点.BIM技术能够全面整合建筑信息,从而使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得到协调,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给予有效解决.例如在仿真模型中,隐蔽工程的建设效果可以得到预先演示,因此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得到合理解决,从而避免对后续工程造成影響.

1.3 模拟性特点.BIM技术能够以仿真模型的方式展示建筑效果,并且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给予测试,以此保障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方案中隐藏的风险,从而对方案给予针对性的调整.例如在现实施工中,工作人员可以调整模型参数,对不同的日照模式、热传导效果等进行测试,从而使建设方案得到优化.

1.4 优化性特点.BIM技术不仅能够使建筑项目的方案得到优化,还能够对特殊项目给予优化.就项目方案优化来看,BIM技术能够帮助建设企业分析该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并且从保障建设质量、控制建设成本的角度出发,制定不同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为业主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就特殊项目优化来看,BIM技术能够帮助施工单位明确施工难点,并且对各个细节给予有效处理,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质量.

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

2.1 使建筑设计的效率得到提升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需要对大量预制构件进行拼接组合,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合理设计不同构件的预留空间与预埋方案,从而保障整体建筑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各个分项目工作人员都必须做好协调配合工作,从而实现各项信息的高效整合.例如在实践工作中,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搭建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不同分项目的设计人员可以在这一平台上传或者获取建筑信息,从而使建筑整体设计方案得到同步修改和完善,避免某些环节出现重叠和冲突.另外,设计人员可以结合其他方案信息,对自身负责的项目给予评估,从而及时发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管道铺设工程中,设计人员必须紧密结合建筑结构进行合理规划,从而避免管道工程影响后期建设.

2.2 使预制构件实现标准化设计

装配式建筑中的预制构件需要结合建筑项目的需要进行设计和制造,如果每次项目都要对构件进行重新设计,无疑会降低建筑工程的开展效率.在BIM技术的支持下,预制构件能够有效实现标准化设计.例如在现实工程中,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云端服务器上传项目方案,然后利用BIM技术对预制构件的类型、样式、尺寸等信息给予采集和整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设计人员既可以在数据库中上传已经负责的建设项目,也可以对各种施工案例进行整理,从而使数据库中的信息更加完善.在遇到新的建设项目时,设计人员只需要在数据库中提取相关信息,就能够对比出最优方案,从而形成标准化的设计体系,满足不同户型的设计需求,极大程度上提高建筑设计的效率和质量[2].

2.3 使构件的生产环节得到优化

预制构件在生产环节也可以对BIM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预制构件的生产制造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因此在现实工程中,必须切实保障预制构件的制造水平,从而为后期施工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实际工程中,生产方可以通过BIM技术模型获取预制构件的各项信息,从而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方可以在信息共享平台上发布进度信息,从而与施工单位建立密切联系,以此提高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及质量.

3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具体应用

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BIM技术,必须遵循动态化原则、模拟化原则和协调化原则.

3.1 动态化原则.在BIM软件上构建虚拟施工场地,然后在模型中模拟现实施工,着重体现各个空间的关联性,预先评估施工方案,动态调整场地模型,从而满足装配式施工现场的更多需求.

3.2 模拟化原則.碰撞检查管线、钢筋等节点,整合检查结果,用数据模型在仿真施工现场进行模拟组合,并且在软件中模拟吊装施工的过程.

3.3 协调化原则.明确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部分,严格规范施工程序,使每个施工人员的施工流程得到完善,从而实现整体项目的质量安全,达到工程项目的目标要求.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装配式建筑工程还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其一,根据BIM模型绘制图纸.例如在BIM软件中,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图形编辑软件,对装配式钢结构工程进行数据建模,着重在数据库中录入地质条件、测绘信息、施工环境等数据,然后详细标注钢结构预制构件的类型、样式、尺寸等信息,最终形成智能化的设计图纸.在这一图纸中,设计人员可以结合工程项目的变化情况调整参数,然后对不同方案的效果给予评估,从而使方案得到切实优化(如下图2所示).

其二,利用BIM软件整合信息、模拟施工.装配式工程的开展需要整合大量信息,例如工程量、施工成本等,从而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工程造价方案.例如在上海某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工作人员根据“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静态投资=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流动负债=应付账款”“建设项目总造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投资方向调节税=(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率”等工程造价公式,在BIM软件上整合相应参数,对造价方案下的施工流程进行模拟,从而降低造价风险,提高工程质量[3].

4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应用价值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逐渐成熟,不仅有效提高设计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还使各项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避免建筑材料被浪费.将BIM技术应用在装配式建筑中,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设计的效率、实现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优化预制构件的生产流程、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希望本文能够为研究这一课题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林金辉,王斐迪,杨琪.BIM集成技术在现代化装配式建筑中应用研究[J].现代交际,2018(22).

〔2〕吴家祺.探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4):83-84.

〔3〕王松仪.谈装配式建筑技术在既有住宅改造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22):12-13.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应用价值BIM技术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BIM技术在配套服务用房项目的深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