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用兵粮先行

2019-09-10 07:22丁声俊
粮食问题研究 2019年2期

丁声俊

摘要:本文以“古为今用”的观点,借助古代和近代中外的典型战例,突出粮食军需供给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前提。评述了杰出兵法家孙武关于“带甲十万,千里馈粮”的保障粮食军需供给;范蠡辅佐勾践实行新政、兴农储粮,以弱胜强打败吴国;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解决千里运粮解决几十万大军粮食供给;曹操军队举火夜烧袁绍乌巢囤粮、变被动为主动、以少胜众、奠定统一北方基础;拿破仑60万大军断粮缺衣、饿死冻死在冰天雪地的旷野上、最后只剩2万人狼狈溃逃、最终灭亡的5个故事。文章最后以古为今用、“故智大义”的观点,阐述加强定力,做到“五坚守”,有力应对各种形式的 “粮食战争”,以保障粮食安全、乃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关键词:借鉴典型战例 加强粮食储备 保障粮食安全

我国春秋时期的著名兵法家孙武,早在公元前514年以前,就在万里黄河入海处的滨州,写出兵书《孙子兵法》,是迄今现存最古老最受称道的兵学著作。这部经典性军事名著,对兵学的思考和探讨博大精深,堪称创造出极具军事理论价值的巅峰。《孙子兵法》开篇便发出振聋发聩的警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1]说到“兵”字,其概念具有兵士、兵家、兵法,以及军队、军事和军法,乃至战事和战争等多种内涵。本文主要指战争,标题上“自古用兵”的意思就是指开战打仗。

一、孙子曰:“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孙子兵法》煌煌十三篇,思想深邃精密,谋划严密精巧,被誉为不朽的“兵经”和“百世谈兵之祖”。这部“谋略宝库”也阐明了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即粮食军需后勤、乃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基本因素。《孙子兵法》的第二篇《作战篇》,全面阐述了保障军队后勤供给是打赢战争的前提。孙子精辟提出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馈者,馈送、供应之意。兵法大家孙武阐述用兵的一般规律是:大凡用兵作战,一般规需要动用战车千辆,运送粮草的辎重车千辆,集结全副武装的大军十万,还要千里运送供应军粮,在具备这些条件之后,十万大军方能兴师出动,开赴战场。这充分体现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军队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自古以来,战争与粮食之间相互交融与交错为一体,不可分割。透过战火的硝烟,探究战争的起因,不外出于两种根源:一种是为掠夺包括粮食、土地、人口、矿产等在内的资源而发动的战争;另一种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因严重灾荒、老百姓揭竿而起导致爆发的战争。前一种由掠夺资源所诱发的战争,进程极为惨烈,破坏极为残酷,屡屡招致严重灾荒,农田荒芜,粮食断绝,民生苦难。与此相对照,后者因阶级、民族矛盾或毁灭性灾荒诱发的战争的主要形式往往是农民起义反抗暴政,最终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推动社会改良或改造。不管何种性质的战争,与粮食都形影不离、关系难分。

孙子在“计篇”中精辟阐述了战争是攸关国家兴亡、民众生死的道理。他写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这里述说的道理就是:要打赢战争取得胜利,必须从五个方面了解、熟悉和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势,即: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在最后一条的法制中,就包括粮草、武器等军需供应。至此,还不尽意。孙子进一步阐述:“善用兵者,役不再藉,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士可足也。”兵法家在这里所说的策略是,善于用兵作战的人,绝不可再次征集兵员,也不会多次运送粮食,武器装备取于国内,粮食草料则在国外补充。这样军队的粮草供应就可满足作战需求了。孙子还认为,高明的将帅总是力求在敌国解决粮草的供应问题。吃掉敌国1钟(相当于64斗)粮食,相当于从本国运送粮食20钟;耗费敌国1石草料,等于从本国运送20石草料。如是,既保障了自己军队粮食饲料的供应,又消耗了敌国的实力,可谓“一箭双雕”。

体会这些精髓论述,真令人折服。早在公元前的远古时代,孙子就已经在他的著作中,鞭辟入里地阐述战争与经济的关系。除粮食供给之外,还有各种巨额的费用,包括运输、各种武器装备以及交涉联络费用等,没有充足的粮食和庞大的费用作支撑,难逃失败厄运。对这一军事理论观点,在孙武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战例,以及随后的悠悠岁月中的战争实践,都一再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即使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范蠡辅佐勾践:足食强兵,“以弱灭强”

在中国战争史上,早在古代,粮食就被高度重视、视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基本因素。正所谓“足食强兵,”是制胜之道,甚至是灭亡敌国、赢得胜利之法。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业经济家范蠡,辅佐勾践以弱胜强、灭亡了吴国,就是著称于世的一个典型实例。

公元前494年到478年,偏安东南一隅的越王勾践,实施范蠡谋划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和“以退为进”的二十年大战略,苦心“卧薪尝胆”、韬光养晦15年,终于在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473年灭了吴国。范蠡在执掌越国政权之后,就逐步贯彻实施他的二十年大战略:增人口,强兵士,兴农业和储谷物。

范蠡具体制定和实施了如下措施:一是谋划颁布“生育令”,奖励生育。凡生子二人,官养其一;凡生子三人,官养其二。实施这项政策后,人口增加,劳力和兵力来源扩大。二是谋划颁布“免谷税令”,减轻农民负担。免去7年农业税,让农户有3年储备粮。两项政令的实行,使越国成为人丁兴旺之地。三是兴农行商,民富国强。范蠡认为,“兵之要,在于人;人之要,在于谷。故民众则主安,谷多则兵强。”基于这种思想,范蠡调动农民种地、商人经商的积极性,利用籴粜法,平抑谷价。如此“修之十年”,终于促使越国实现民富国强。四是广积粮,“虚敌谷仓”。军事家范蠡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真谛,在强兵备战的同时,积极储备粮草。一方面,在丰收的年景“广积粮”,把好谷存进山洞;另一方面,通过商人高价购买吴国的粮食囤积起来,以掏空吴国之集聚。五是强兵力。范蠡深通军事,注重严格治军和提高军队的质量:严格培训军队,把兵士培养锻炼成笑对牺牲、斗志旺盛的战士;建造“舟师”,先后在北部湾(今杭州湾)打造大小战船300多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水军之一;引进中原铸造兵器的技术,打造剑戟、刀枪,增强了越军的素质和战斗力,为灭吴战争奠定了兵力、物力、财力基础。终于,越国乘吴国空虚之机、一举打败夫差建立了霸业[2]。综合上述,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改革内政,开荒种地,发展农业,7年内不征收赋税,致使农兴粮丰,百姓每家都存有三年的余粮,使国家实力逐年增强。另一方面,范蠡又实施计谋、麻痹吴王夫差,使其消除对越国的戒备,同时离间疏远骄横轻敌的吴王与头脑清醒、能征惯战的大将伍子胥的关系。尤其重要的是,越国暗地里设法破坏和削弱吴国的农业粮食生产。同时越人又以高价购买吴人的粮食,导致吴国陷入粮食困境,严重削弱其战斗力。越国采取的策略就是悄悄进行的“粮食战争”。到公元前478年,吴国遭遇大旱,全国仓廪空虚,粮食匮乏,民不聊生。越国军队乘机大举进攻吴国,三战三捷,占领吴国大片土地,最终灭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而亡。“越灭吴之战”留给后人一条重要启示:“粮食武器”威力巨大,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甚至灭亡敌国。

三、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奔走运粮战力强

历史名著《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期间的、近105年间的烽火连天的战争风云,反映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烽火连天的战争场面,及犬牙交错的文争武斗和斗智斗勇。例如,在三國的战争史中,“火攻”、“断粮”成为重要战法。

三国时期,诸葛亮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而且还是著名的创造发明家。他创建的“八阵图”,被称为内藏十万兵的神奇战阵;他发明的连发弩弓,成了战场上神武利器;而他在北伐曹魏时发明的木牛流马,是解决蜀中长途跋涉运粮难的先进工具。《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一回描写“诸葛亮妆神陇上割麦”;第一百零二回描写“木牛流马奔走运粮”;第一百一十四回描写“姜伯约弃粮胜魏兵”。这几章都是围绕如何解决战争中军需粮草供应问题而展开描写和叙述的。其中,《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木牛流马这种运粮工具,堪称独特发明,具有三大优点:一是效率高。“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一日能奔走数十里”。二是安全性大。牛或马的造型便于隐蔽于山林间,敌方不易发现。三是成本低。“人不大老,牛不饮食”,节约运输军需物资的成本。此外,防盗性大。粮食装在似马牛的车里,不易被偷盗。这些优点决定,木牛流马成为蜀军的有力的“运粮工具”。在蜀国伐曹魏的战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威震中原,发明和采用“木牛流马”这种运输工具,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难题。《三国演义》书中精彩描述道,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搬运粮草,奔走如飞,“宛然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后人有诗赞曰:“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峻岭驾木牛。后世若能行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为蜀军往来搬运粮草,解决了数十万大军的粮草供給问题 ;同时又利用木牛流马劫取魏军大批粮草,置敌于被动地位,取得了战争的主动,屡屡打败曹魏军队。

三国时期,蜀汉偏处西南一隅,马匹有限,并且多被用于骑兵作战。因此,运输军需粮草等,主要靠人力。加之,西南地区崇山峻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造成军需物资运输困难重重。这样,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对六出祈山北伐中原、解决军粮供应发挥了很大作用。《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一回、第一百零二回、第一百一十四回都阐述了粮食的重要性。其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中描写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威震中原,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叫“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最精彩者如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搬运粮草,奔走如飞。“每牛载10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宛然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诸葛亮用木牛流马往来搬运粮草,供蜀军之用,解决了自己的粮草补給问题 ;同时又利用“木牛流马”劫取魏军大批粮草,置敌于被动地位。蜀军取得了战役的主动,赢得了全胜[3]。

四、曹操:举火夜烧乌巢粮,以少胜众袁败亡

在三国的战史上,除诸葛亮把“火攻”战法运用得极为娴熟、断敌粮草之外,另一位军事家曹操也用“火攻”之术、创造中国历史上焚毁袁绍建在乌巢的囤粮,严重挫伤了袁军的战斗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的著名战例。《三国演义》第30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梦德烧粮》,对官渡战役作了生动描述。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这个古战场上展开了战略决战。从建安五年八月始,两军再次相持于官渡,双方互有胜负。其后曹操军中缺粮。曹操曾经在交战之时想过放弃,但接纳能人之言寻回信心,继续坚持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其中,关键一次决战是,曹军奇袭袁军建立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延津县东南),继而击溃袁军主力,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曹军与袁军在黄河古战场展开的“官渡大战”,是兵家常常引用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在这次大战中,“孟德烧粮”,转危为安,扭转战局,更是战争史上多被称道的佳话。毛泽东曾评价说: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结。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很多。中国如官渡之战,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官渡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中弱军制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4],当时,河北袁绍兴兵70万攻打许昌,进驻官渡。曹操起军7万前往迎敌。对阵双方,众寡悬殊:袁军势如排山倒海,旌旗遍野,安营九十余里,且粮草充足,宜于久战;而曹军虽精锐,但势单力薄,粮草不敷,不可持久作战。曹操守官渡,自八月到九月末,曹军粮草告竭。正在战争进入决定胜负的千钧一发的时刻,曹操采纳旧交许攸的良策,黑夜偷偷起兵,“束草”四处举火,及到乌巢,四更已尽,顿时火焰四起,烟笼夜空,乌巢粮草尽焚于一旦。袁绍几十万大军失去了乌巢的屯粮,军心皇皇,丧失斗志,四散奔走。曹军乘胜追击袁绍残军,消灭袁军七、八万之多,并缴获大批珍宝、辎重及图书等物品,取得以少胜众的战绩。袁绍父子率领仅剩的八百多骑渡过黄河逃回河北,两年后忧愤而亡。公元205年,曹操率军彻底消灭了袁绍残余,占领了冀、青、幽、并等四州,统一了北方。分析官渡这一著名战例,曹操偷袭放火烧粮,尽毁袁军在官渡的粮草,置袁军几十万人马断绝粮草,不战自溃。这是曹军制胜的关键一着。官渡战例充分表明,粮食在战争中的威力胜过刀枪[5]。

五、拿破仑:冰天雪地断粮草,惨败城下惨溃逃

在世界战争史上,粮食在决定战争胜负中是一个制胜的关键因素。这样的战例俯拾皆是。为夺取欧洲霸权,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1806—1814年间,采取“大陆封锁”的经济政治措施,以断绝英国等国家的粮食及其他物资供应,自然引起英国、及俄国等大陆国家的反“大陆封锁”的抗争。这成为历史学家们多有评论的、世界战争史上的一段故事。

(一)破仑策划“大陆封锁体系”

事情要回溯到拿破仑的“雾月政变”。在1799年11月9日(即“雾月”9日),拿破仑·波那巴发动兵变,控制了督政府,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雾月政变”(雾月为11月 ;热月为8月)。拿破仑通过政变夺取和独揽大权,统帅全部武装力量,有权宣布战争与和平。拿破侖深谋远虑,要使法国建立和拥有欧洲霸权,必须占领和夺取国际市场。为实现这一野心,拿破仑沿着他的策划征服了欧洲大陆一系列国家后,海洋上的英国成为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一个难于对付最主要的敌手。为了制服这个欧洲大陆以外的敌人,拿破仑决定用经济封锁摧垮英国。他在对英斗争中企图从经济上拖垮英国、从政治上孤立英国,以夺取欧洲大陆商业霸权和美洲大陆殖民。换句话说,拿破仑企图以“大陆征服海洋” ,对英国进行战时封锁、战略封锁、以“双重封锁”达到有实效的封锁,从而实现称霸欧洲的野心。

1806年11月21日,拿破仑颁布了《柏林敕令》,不仅禁止法国所有的属国与英国发生贸易关系,而且必须与其断绝来往;所有英国的货物和商船全部没收。《柏林敕令》颁布的初期推行范围包括法、意、荷、瑞士和莱茵同盟。也就是说,这个“谕旨”对法、意、瑞土、荷兰和莱茵邦联等属国都具有约束力,随着法国军事力量的加强,封锁政策进一步扩大及葡萄牙、西班牙和俄国。此后,拿破仑又陆续颁布了《华沙敕令》、《米兰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进一步加强对英国的封锁。随着法国军事力量的加强,封锁政策也扩及葡萄牙、西班牙和俄国,几乎囊括整个欧洲大陆,以及英国的殖民地,并严禁中立国的商船转运英国货。至此,拿破仑大陆封锁的规模达到空前的程度,封锁了英帝国从地中海到大西洋、从北海到波罗的海的长达8000余公里的海岸线,形成了“大陆封锁体系”。

(二)粮草补给严重短缺给法军毁灭性打击

在谋划完成“大陆封锁体系”的同时,拿破仑还对入侵俄国的后勤军需准备了数月。法军在俄国边境以西建立了9座军需后勤兵站,每座兵站都存储了够法军消耗多日的粮草。同时,又准备了5424辆马车和2400辆牛车组成的辎重队,共建立26支运输队,以把这些粮草运送到前线。这26支运输队共需要20万头拉车的牲畜,每头牲畜每天要消耗近20磅饲料。此外,还有战马11万匹。据资料记载,有近1/3的粮草都被拉运牲畜消耗了。显然,这些补给兵站难以长久维持一支远离补充给养地、数量达几十万之众的前方部队。果然,等到法军进入俄国境内后,军需粮草的运输供给变得十分棘手。时值阴雨连绵,除少数轻型车队外,绝大多数车队几乎无法在大路和乡间通行,主要原因在于道路泥泞难走,同时也没有适合放牧马匹的牧场。于是法军不得不丢弃和就地消耗大批粮草。在到达维尔纳之前,法军已损失2万匹战马,军需物资也无法得到及时补充。以往在其它战场,法军打一场胜仗后往往都能就地得到粮草补给。但是在1812年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俄军元帅库图佐夫采取了大撤退和坚壁清野的策略,把法军所有途经之地烧得一干二净,使法军如入无人之境,严重挫败了拿破仑速战速决的战术,同时也令拿破仑原本边作战、边抢夺补给的策略落空。特别是,法军进入俄国腹地后,遇到俄国军民的顽强抵抗。加之上帝惩罚拿破仑,战争开始后不久,俄国的天气很快进入了寒冷的秋冬,在冰封雪盖的俄国旷野上,远道而来的饥寒交迫的法国士兵,士气动摇,斗志涣散,战斗力大大削弱。

实际上,在法军来到之前,沙皇已下令所有人躲藏起来,使法军如入无人之境。这样,拿破仑的几十万大军处于寂寞清冷的荒野里,处境艰难。9月14日,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率领下,浩浩荡荡进入莫斯科。但库图佐夫已下令全城撤退,把一座空城留给了拿破仑。 法军虽然占领了莫斯科,但随着冬天的到来,本来就已十分短缺的军需物资,这时更是因为缺衣少食而难以维持,拿破仑感到,他的部队已不堪一击,已经无力再继续占领俄国了,否则,不是被俄军打死,就是被饿死、冻死。所以,他于10月19日率11.5万残兵从原路返回。回国途中,又不断遭到俄国伏击,加上天寒地冻,风雪交加,无数士兵大批大批死去。11月29日,在渡过一座桥时,士兵与随军家属互相争抢过桥,又有1.2万人掉入河中淹死。12月中旬,拿破仑终于离开俄国,但原来的60万大军,现在只剩下2万瘦弱的士卒了。 莫斯科一战,法军遭受重大损失,趁法军退却之时,沙皇立即联合奥、普等国的军队追杀过来,1813年与法军会战于德国莱比锡,法军又遭重创。之后,1814年3月31日,亚历山大与各国反法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 这次远征俄国,法军遭受到了重大损失,拿破仑所领导的武装斗争最终因各国势力的反对而彻底失败了。

(三)英国和大陆国家以多种方式反封锁

拿破仑的“大陆封锁”范围,还扩大到英国的殖民地,并严禁中立国的商船转运英国货,给英国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造成了严重困难。这自然引起英国,以及欧洲大陆国家采取反封锁措施,对法国也带来严重后果。当时整个法国工业的发展水平并不能替代英国满足欧洲各国的需求,因而导致许多国家、特别是与英国有着传统贸易关系国家的经济状况恶化,经济萧条,进出口停滞,引起强烈不满。针对拿破仑的大陆封锁,英国也针锋相对进行了反封锁。一方面,英国切断了法国在大西洋上与其殖民地的贸易航线,导致法国从殖民地获得的粮食、原料等货物大大削减。另一方面,英国及其殖民地的粮食、木材与原料等货物通过走私的渠道仍然不断进入欧洲大陆。如此,封锁与反封锁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总体看,拿破仑的大陆封锁对英国带来沉重的打击,但也使欧洲大陆各国深受封锁之苦。但英国等大陆国家也采取了反封锁措施,进行了有力的抗争,例如以大规模的走私活动进行争斗,致使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未经多久就在1812年后逐步瓦解了。

(四)拿破仑饥寒交迫陷绝境,惨败后亡命孤岛

拿破仑对俄国的战术思想和策略是速战速决,通过一两次会战征服俄国后就结束战争。基于上述狂妄的战术思想,法军士兵随身只携带了四天的面包,随军也只带了20天的面粉。然而,拿破仑的策略被俄国的拖延战术破灭了。俄军采取的是大步后退、保护有生力量。俄军在辽阔的东欧平原上且战且退,避免会战,不给法军任何围歼的机会。就这样,战线越来越向东延伸,越来越深入俄国腹地,致使法军的弱点暴露无遗,数十万法军的粮食、十多万马匹的饲料的供给越来越匮乏,而又无法从俄国的土地上取得补給,因为俄军实行了坚壁清野。严重的打击接踵而来,恶劣的气候严重挫伤了法军的战斗力,生病掉队和逃跑开小差的法军士兵成倍增加,法军作战部队大量减员,很快减少到22万人。与此同时,法军战马也因无燕麦饲喂而成批饿死,马匹的尸体堆满俄国的原野上。到8月中旬,法军作战部队进一步减少到16万人,几乎被拖垮了。于法军相反,有给养保障的俄军保住了有生力量。俄军继续诱敌深入和消耗法军有生力量。直至9月14日,法军终于进入了莫斯科。然而,当拿破仑的军队在长途跋涉、几遭覆灭后进入莫斯科时,得到的却是库图佐夫下令全城撤退后、留下一座空城。拿破仑的残军犹似进入一座坟墓。

此时双方进入战略决战阶段,法军和俄军的战力对比已发生根本转变:俄军有生力量由弱转强;法军有生力量由强转弱。拿破仑还剩下的8.5万人(其中骑兵1.5万人)面临着缺粮断草、饥寒交迫的绝境。俄军实行坚壁清野,法军所经地区早就焚毁殆尽,甚至莫斯科也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全城只剩下300幢石头房子。缺乏粮食和饲料补給的拿破仑,在占领莫斯科35天后、于10月19日不得不下令撤退、南下寻找粮食和饲料。但是,已占优势的俄军在法军撤退的路上有力阻击、切断法军的交通和供应线,更有飘忽不定的哥萨克骑兵像神兵一样对法军突袭,使其寸步难行,迫使法军撤退的路上狼狈不堪被俘虏和击杀。是年,上帝似乎也在惩罚拿破仑,严冬提前降临俄罗斯无边的大地上,风雪交加,奇寒无比,法军冻饿和遭突袭而死者不计其数。拿破仑的士兵每日减员在1∕10以上,最后残剩不足万人,到年底12月24日,缪拉率领残部跨过冰封雪冻的涅曼河逃出俄境。此后,拿破仑几经拼凑军队妄图作最后挣扎,但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已无法挽救最终失败的厄运。

六、故智大义:保持定力,应对“粮食战争”

透过古今中外历史上侵略与反侵略、掠夺与反掠夺、控制与反控制的云谲波诡,环顾当今世界粮食市场上风雨突变、起伏跌宕的明争暗斗,可以揭示出一条深邃的历史经验,犹如黄钟大吕,催人警醒。自古以来,各国用兵开战必须粮草先行,无不把粮食军需视为制胜的法宝和重要武器。难怪美利坚政府早在多年前就把“粮食”作为外交“工具箱”里的重要工具。

更有古今中外无数的战例,让后人从中体悟出赢得胜利的经验和遭受失败的教训,都是难得的历史遗产,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启示。即:决定战争胜负的一個关键因素,是及时供应充足的粮食军需。这是古往今来用兵之法、即战争之规律。支持这一理论观点的证据有两点:一是“足食强兵”。粮食是军队的基本食粮,只有兵士吃饱穿暖,才能精力强盛、精神饱满,保持强大的战斗力。二是“无粮则败”。古今任何一支军队,若失去粮食供应,必然会陷入溃散和混乱,战斗力损失殆尽,最终导致战争归于失败。如前所述,拿破仑的大批兵士饿死冻死在严寒空旷的俄罗斯原野上,不战自亡。显而易见,粮食就是战斗力,粮食供应充足,军队战斗力就加强,就会赢得胜利;反之,粮食供应匮乏,军队战斗力就削弱,甚至完全丧失战斗力。对于任何一支军队而言,“无粮则弱”、“无粮则败”,粮食乃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是一条颠簸不破的定律。

这条定律同样适用于当代。从现代到当代的半个多世纪里,世界“粮食战争”以不同形式爆发和演绎,屡屡爆发的“粮食危机”就是不同背景下“粮食战争”的体现。迄今,世界上已有36个国家爆发严重粮食危机。其中,世界贫困国家受冲击、受危害最烈:导致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许多国家都出现了支付不起食品费用的“新饥民”;有些贫穷国家又重新实行粮食“配给卡”制度;有的国家为了确保低收入人群能买得起粮食,考虑恢复实行粮食票证制度,还有的政府计划发放“面包券”,限量购买面包。近年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多次警告和强调:世界不得温饱的饥饿人口在10亿上下。

2018年8月7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全球多个地区面临粮食供应不足的严峻形势。阿富汗、苏丹和叙利亚目前正在遭受旱灾;孟加拉国正在遭受暴雨侵袭;海地的飓风季节即将来临,可能引发新的自然灾害;伊拉克、缅甸和西非萨赫勒地区面临粮食歉收。粮农组织急需向这些国家提供种子、农具和动物饲料,修缮供水基础设施和供水点,开展牲畜疫苗接种和健康治疗,改善土壤和水源管理,并实行现金转移和以工代赈计划。假如无法得到充足的应急资金支持,这些地区的粮食供应状况就可能进一步恶化,致使饥饿人数和人道主义需求不断增加。粮农组织紧急行动和恢复司官员还表示,由于资金短缺,粮农组织目前能够用于应对危机的行动资源极为有限。为确保不让任何国家和任何人掉队,国际社会必须立即行动,采取紧急的粮食安全和生计干预措施来挽救生命、保障生计。该机构今年总共需要10亿美元资金,以保障缺粮地区的粮食供应,但目前这笔资金只有不足30%到位,部分地区的危机应对资金到位率不足6%。倘若这一状况无法得到及时缓解和改善,干旱、洪水、歉收和冲突有可能使数百万人陷入严重饥荒。

观历史沧桑,经风雨激荡,眼前似忽隐忽现掠过“粮食战争”的景象。君不见:一种场景是世界上还有10亿多贫困人口不得温饱,日子难熬;另一种场景是数以千万吨的粮食变为汽车的燃料,意味着数以亿计的汽车夺走了、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的食粮;第三种场景是在亚、非、拉等大洲有1亿多贫穷人口沦为“新饥民”;第四种场景是世界少数粮食大亨财源滚滚、大发横财,与此相对照,穷国、穷人支付能力拮据,陷入饥饿深渊不能自拔。鲜明景象,扑朔迷离,使人常怀忧患意识,世界粮食战争正无有穷期。

历史是一面明镜。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世界不知经历了多少战争。经典作家界定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是解决政治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式。今天,无需怀疑关于传统战争定义的正确性。然而,人类历史由古代演进到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矛盾和关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错综复杂,瞬息万变。“战争”的形式也变换增多:既有金戈铁马、坚炮利舰、硝烟弥漫的武装战争;也有不用兵卒、不见硝烟、隐形无声的战争。既有政治的、军事的和外交的战争,更有经济的战争。鉴于此,当今世界更有前所未见的、形式复杂的战争,诸如:粮食战争、石油战争、货币战争等,都是不见硝烟、不闻炮声的战争。在各种花样翻新的战争中,粮食战争伤害人最多、最广泛。说来极为矛盾:本来自然生长的粮食,是“养人”的营养源;但人们却用它作为“武器”进行残酷的粮食战争,干“杀人”的勾当。这真是绝大的讽刺!

历史进入到现代、乃至当代,以粮食为手段企图控制或降伏对方的战策和战术,在世界上依然屡见不鲜。面对变幻莫测、波谲云诡的“粮食战争”,拥有近14亿人口、粮食消费量庞大的中国,必须做到“五坚守“:一是坚守战略定力。即必须坚定不移把农业粮食产业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持续稳定扩大粮食优质产能,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把农业粮食产业“做实做优做强”。二是坚守粮食底线。满足中国近14亿口吃饭的重大民生问题,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适度进口的方针,强化对农业粮食产业的保护力度,牢牢掌握粮食主动,把国民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三是坚守储备“圧仓石”。即必须坚持“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保持粮食储备充裕,结构合理,“储得进、调得出、用得上”,使之真正成为粮食安全的“圧仓石”。四是坚守改革主线。在深化农业粮食改革中,要始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和消费需求为导向,通过优化粮食产业和产品结构,促进粮食高质量发展,及促进落实“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结构升级相协调。五是坚守“两手并用”。要从辩证思维观点出发,全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做到“两手并用”。在坚定坚持粮食产业现代市场化方向、即“无形的手”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又注重更好发挥“有形的手”的作用。借此两种作用,创新粮食流通新模式和产业化、融合化发展新道路,有效开创粮食产业经济现代化的新局面,为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曦.骈宇骞译注:《孙子兵法三十六计》[M].中华书局,2016.12:15.

[2]夏廷献.白问百答说范蠡[J].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2018:35-36、39.

[3]罗贯中.三国演义[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9:53、850—852.

[4]薜泽石.跟毛泽东学史[M],红旗出版社,2000.3:473-477.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