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订正习惯的方法

2019-09-10 07:22吴鹏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2期
关键词:习惯方法小学数学

吴鹏

【摘要】作業是对学生每一天或一段时间学习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学生及时订正错题,教师和学生及时反思错题原因,对提高教学效果大有好处。本文研究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作业订正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订正习惯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订正;习惯 ;方法

作业是对学生每一天或一段时间学习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而作业中的错题又正是这段时间学习的漏洞所在。学生及时订正错题,教师和学生及时反思错题原因,对提高教学效果大有好处。如何提高学生作业订正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订正习惯,让作业发挥最大的效益呢?下面,笔者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要求学生把订正也视为一项“作业”

作业订正的习惯,不是老师说怎样做,学生就能按要求去做的,需要教师长时间的训练与指导才能养成。每学期开学的首节课,笔者并不急于进行新课的教学,而是给学生提出新学期学习的要求,重点强调作业订正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怎样才算完成了作业”。每天按时写完作业交给老师,作业发回后马上订正错题,并再交给老师检查,直到错题订正正确,这一次的作业才算已经完成。并且在新学期的第一次家长会上,笔者也会告诉家长学习就是一个错误的改正、重新提高的过程。没有改错,可以说孩子就没有提高。每天如果有一个小错误不订正,日积月累下来,就会形成明显的知识漏洞。因此,请家长在家一定督促孩子们先订正上一次作业的错题,才能动手写当天的作业。这样,家校共同配合,让学生明确及时订正错误的重要性,知识订正也是作业的一部分,并树立“订正比作业更重要”的思想。

二、指导学生按要求规范订正作业

有的学生拿到作业本,一看到有错题马上将其擦得一干二净,直接把原题当做“新题”重做一次。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订正的效果,而且当学生一遍、二遍都订正不对时,教师不能对其错题对症下药进行指导。时间长了,还会造成教师批改错了的误解。因此新学期的第一次作业批改完后,笔者会利用课堂上作业评讲的时间,强调订正的要求:作业错误的地方,不可以擦掉,要在错题的旁边或下面进行订正。然后在日常作业中,要严格要求,通过集体讲评、面批面改等多种形式的具体指导,让学生养成规范订正的习惯。

三、教师分析错题,评讲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学生作业中普通存在的错误,教师要及时收集典型错例,进行科学的评析,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笔者是这样做的:每天早上,会在第一时间收齐学生的家庭作业,并尽量在上课以前批改完。如果时间来不及,也要批改出一部分“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的作业。然后把错题分类登记在专门的一本作业登记本上。附:

这样,教师对作业完成的情况,特别是全班的典型错题能够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作业的出现的不同错误,可采用不同的订正方法。

1.对于作业中的典型错题,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在课堂教学内专门留出几分钟的时间,把典型错题分析一遍。并有意立即提问几名不会做的学生,让他们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大多数学生清楚了错误的原因后就能主动去订正错题了。

2.对于典型错题中因粗心等习惯出错的这类学生,他们看到自己的错题,一般都能马上发现错误的原因,教师可以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订正。

3.对作业不合格是因为不会做的这类学生,凭他们自己的能力不可能订正正确,可以教师采用个别订正的方法,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在身边订正,教师面批面改,亲自指导他们在第一时间内将作业订正完。

4.对于作业不合格是因为完成态度不认真的这类学生,教师要进行批评教育,要求他们端正态度,认认真真重做一次作业。

四、指导学生学会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通过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学生订正作业错题,往往第一反应就是把原题重做一遍。至于错误的原因、“为什么错?”,很多学生都置之不理。这样的订正往往是低效的,甚至要反反复复订正几遍才能完全订正正确。或者今天这类题型他错后订正了,但明天、隔几天后,他又照样再错。究其原因就是他没有真正地弄清错误的原因,只是依样回葫芦式地改错而已。因此,订正错题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错误的原因:

批改时用符号提示,提醒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如:竖式计算题,我们可以在错题上圈一圈,提示学生得数没写,还是抄错数字,或是竖式中的哪一步算错。在批改解决问题时,笔者会告诉学生,如果在算式旁边打了一个叉,表示整个算式都是错的,也就是这题的方法是错的。如果只在得数上画了一个圈,表示这题算式列对了,只是计算错误,订正时只需重算一遍算式的结果。学生根据这些批改符号的提示,认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从而养成主动分析错误的习惯。

五、关注“学困生”,减少订正时的“抄袭”

我们在教室里批改学生订正的作业时,经常就有学生过来举报,“某某”在抄同学的答案。虽然当时批评,但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有的学生不会订正,想问同学,有些优秀的同学却不愿意教他,而愿意教的同学又不会教,直接把答案告诉了他。想问老师,却发现老师身边已经围满的同学,根本没时间一个一个指导,或者因害羞不敢问。于是他们拿着本子转来转去,想办法去偷看同学的答案。如何减少学生在订正作业时的抄袭呢?

1.师徒结对,鼓励学困生不懂要问

教学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在作业订正中“障碍”最多,往往是我们分析的时候有一些明白,过一会儿又糊涂了。我们可以给班里这部分学生进行“师徒结对”,指定一些学习优秀、分析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当“师父”,引导他们积极帮助自己的“徒弟”。我们还要指导这些“师父”学会分辨,确实难的题目主动去教,一般的题目还是要鼓励“徒弟”努力去思考,争取自己解决问题。

2.适当把握,降低订正的要求。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统一的作业要求确实给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们疲于应付,却还是达不到规定的要求。长此以往,学生厌学情绪也会逐渐明显。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去完成一些难题,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几乎没有什么作用;相反,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对数学的恐惧感。因此,对于一些数学学习非常困难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认真做好基础题,因为基础题他们一般能够做对一大部分,也能够在这样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而中档题和难题不用订正。这样既可以保护好这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认真订正基础题。

六、改变批改策略,记录表进行订正跟踪

学生对于订正的态度与教师本身对订正的关注程度相关:如果老师对订正作业查得紧,查得严,学生就订正得快,订正得认真,反之老师对作业订正关注得少一些,部分学生也就订正不认真或拖着不订正。笔者采取的办法是:如果当天的作业有错误,就只批改不评总分,等学生全部订正正确以后再评总分。并将已评总分的学生记录在花名册制成的表格上。这样,我不仅批改作业变得容易多了,不再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翻阅前面的作业上,只需查看记录表就知道哪些学生没有完成订正,专门抽时间督促那些订正拖拉的学生就可以了,而且学生订正作业也容易多了,只要看这次作业有没有分数,就知道作业中有没有需要订正的地方。

七、制定评价机制,激励学生主动订正

笔者在班级中采取了作业订正跟踪,对于那些学习习惯差的学生也采取了“一对一”面批的方式督促他们及时订正,虽然每天都能订正完成,但是单獨辅导的时间较少,并且只能在课间,实施起来感觉到非常累。而且长时间来,部分学生产生了依赖,每天都等着我去找他们订正,有的甚至逃避订正。如何激励学生主动来找老师订正呢,笔者制定了一系列评价机制:

1.每日观察,树立榜样。每到课间,小组长一发下作业,笔者就观察哪些同学马上订正错题并且第一时间给笔者检查。笔者记下这几个学生的名字,课前专门用几分钟大力表扬,在班中树立主动订正的榜样,营造一种主动订正的学习氛围。

2.每周总结,评选先进。通过平时的观察以及作业登记的情况,每周五专门利用课堂上的几分钟进行评价总结,表扬本周主动订正的同学,并发表扬信鼓励。

3.每月颁奖,激励坚持。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靠长时间的坚持。为了激励学生能把主动订正的习惯坚持下去,每个月末,笔者都要在班上开一个颁奖大会。一开始,笔者是两周一次来强化学生的主动性,一段时间后,学生主动订正的习惯逐渐形成了,笔者就一个月一次。会上重点表扬这一个月来主动订正的学生,同时还设立了“最负责师父奖”“进步徒弟奖”,以此表扬在订正中师徒结对取得良好订正效果的同学,增强学困生竞争意识。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良好订正习惯,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关注学生作业订正,把每一次学生的作业订正都当作一次对自己教学的检验和反思机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体现作业订正的,这样才能取得师生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M].沈阳出版社,1990.

[2]刘春美.让错误发出光彩[J].小学青年教师,2006.

猜你喜欢
习惯方法小学数学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