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张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2期
关键词: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微课

张雪

【摘要】随着多媒体教学在中小学课堂的普及,主题突出、高效短时、趣味灵活的微课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旋转》为例,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应用,并且展示微课可用于课堂教学中情景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知识延伸等环节,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欲,突破学习重难点,掌握思想和方法,丰富知识长见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

微课发端于美国人twitter的微博,其实在2008年就有了微课程的概念,它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David Penrose提出的。从2009年起,短小精悍的微视频教学在我国掀起一片“微”潮,拉开了“微”时代的帷幕。微课程概念,在国内,最早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提出的:“微课是依据新课程标准以及实际教学要求,以教学视频作为主要载体,展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关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教学资源的灵活组合。”微课短小精悍,而且可以重复观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选择。在教学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时,有些抽象的知识在传统课堂上,不能直观形象地给学生展示,借助微课效果更好。我以人教版小學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旋转》为例,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探究欲

学生在二年级就初步认识了旋转现象,在课的起始,通过微视频,播放美国大片中的旋转现象,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学生发现这是我们学过的旋转现象,又通过观察风车和秋千的旋转现象,提出问题“风车和秋千旋转的运动有什么异同点?”,此刻学生们的探究欲已经被点燃,对学习充满了热情。

在导入的时候使用微课,一方面通过新颖的方式,学生的专注力可以快速转移到课堂中。另一方面以旧引新,为学习新知做了铺垫。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探究新知:突破学习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感悟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在认识旋转中心时,学生旋转指针过程中产生疑惑不知道绕哪个点旋转。此时借助微课,你能画出旋转之后的图形吗?请问它是绕着哪个点旋转呢?展示绕不同的中心旋转这个动态过程,通过观察对比,学生深刻认识到:绕不同的中心旋转,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要先确定旋转中心。

新授时概念较为抽象,如果板书或者讲解不能直观的解惑,学生探究费时费力的,就可以借助短小精悍的微课,不仅有直观的视觉冲击,而且课后还能反复观看学习。

三、巩固练习:掌握思想和方法

在巩固练习时,多数教师倾向讲解和练习结合。当然,这种方式可以直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巩固新知。对于一些简单习题教师往往点到即可,但是偏难偏复杂的题目,学生难做,教师难讲,想要把题目的思想和解题方法讲解透彻需要大量时间,另外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同,教师讲解一遍,可能有部分学生还不能理解。对于这类型的习题讲解,我们借助微课,在微课中将我们要传达的思想以及方法阐述清楚,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课后也可以继续观看学习直到掌握为止。

四、知识延伸:丰富知识长见识

在初步完成本节课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后。通过微课播放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还有单一图形变成复杂图案的过程。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美,更产生兴趣。再引申到生活中,旋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呢?学生通过思考,发现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今年全教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我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到学生有没有长见识。利用微课延伸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随着多媒体教学在中小学课堂的普及,主题突出、高效短时、趣味灵活的微课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我们在享受微课便利的同时,笔者觉得始终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微课配合课堂教学?不让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一种填鸭式演变成另一种填鸭式教学。

猜你喜欢
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探究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教学
探究性学习在几何图形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