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对孩子放心

2019-09-10 07:22王崧舟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空明积水月色

王崧舟

孩子是用来放心的。

最近拿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给六年级的孩子学,总有借班老师不放心:会不会太难,孩子跟不上。

我心说:只怕不是孩子跟不上。于是我宽慰他们:一路走,自有一路风景。说这话时,我也只是一种隔山望云般的远意。太亲近,太纠缠,对师生都是一场灾难。像观山水,远远看着,就好。若即若离时,一种生命的风景自来亲你。

要论写月色,《记承天寺夜游》当得起“独步天下”。苏轼的文字美到令人绝望: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教学时,我问孩子们:月色在哪里?有的说:庭下没有积水,积水空明写的就是月色;有的说:庭下也没有藻荇,藻荇交横是竹柏的影子,有影子也是因为有月色。

这层意思,孩子明了。我说:既然积水空明写的是月色,藻荇交横写的也是月色,那就把“月色”二字加进去吧:

“庭下月色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加还是不加?风生水起,课堂顿时波澜起伏。有人说,你就不担心孩子们问而不答、答非所问?我说,我只担心我的心静不下来。孩子的心,我担不了,也无处可担。这不,每次借班,每次学到这里,总有风景如流水飞花一般来亲我。且听孩子们的心:

1.不能加。“月色”二字一加,读起来就直白了。

2.不能加。“月色”二字一加,神秘感就没有了。

3.不能加。“月色”二字一加,朦胧的意境就没有了。

4.不能加。“月色”二字一加,后面的“盖竹柏影也”就说不通了。因为早就知道这是月色,就不会有后面的恍然大悟了。

5.不能加。这里写的是苏轼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就以为是积水、是藻荇。

6.不能加。不加,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7.不能加。不加,读起来会有一种期待感,庭下怎么会有积水呢?读下去才发现,原来竟是月色。

8.不能加。不加,才显得含蓄;含蓄,读起来才有味道。

9.不能加。不加,说明苏轼那一刻完全沉醉了,融入到了月色之中。

10.不能加。联系上下文就知道,上文写了“月色入户”,下文写了“何夜无月”,中间的“月色”二字就可以省去,这样才精练。

孩子们的心,我如实观照、了了分明。孩子们的见解,远超出我的经验判断和想象,甚至超出了专攻古文的专家学者。一位研究苏轼的教授现场听完课,不无感慨地说:这最后一种见解,就连他也不曾想到。

有人说,那是你引导得好。我只能说,罪过罪过。有时候,引导是一种干扰、一种搅局、一种遮蔽。我以为,师生一场,有比引导更真实的生活在——

放心。

与“放心”相反,则是:牵挂、記挂、顾忌、不安、忧虑、挂心、担心、害怕、担忧、操心、顾虑、挂念、焦虑、挂虑……

每一个反义词都充满煞气。煞气令课堂星辰殒落、黑雾弥散。如何化煞?唯有“放心”。

放心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这才是课堂上该有的生命景致。

你放心,孩子自然放心。孩子放心,天性自然流出。天性一流,哪还有是非成败、贤愚好坏?正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我们但知教学是“有”:有目的、有计划、有模式、有策略、有质量、有评价……只要执着“有”,便难有放心处。

却不知教学亦是“无”:无唯一尺度、无固定模式、无万能策略、无静态质量、无统一步骤、无最高标准……在无的境界中,我们无心可放,却处处放心。

如果说,教学之“有”,是一种对生长的确定;那么,教学之“无”,则是给了生长以无限的可能。

所谓放心,乃是对“生长可能性”的无条件相信。对教学,愈接近无的境界,你便愈放心。■

猜你喜欢
空明积水月色
江岚诗词二首
月夜里的“遇见”
月色
小熊当当玩积水
养一帘月色,等你缓缓归
澄澈与空明的玄想
黑暗
大决心
生命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