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统编教材时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基本取向

2019-09-10 07:22李亮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读书素养教材

李亮

2019年秋季,小学语文将全面迈入统编教材时代。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是特定历史时期国家层面的公共知识产品。它累积了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语文教育和教材建设的经验,融合了现行多套小学语文教材之长,也凝聚了众多语文教材编写及教学专家的智慧。该教材不仅承载着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和具体内容,蕴含着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方法体系,也当仁不让地指示着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未来一段时间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依据已经在全国试用的低中年段教材和教材编写组专家公开发表的关于新教材解读的文章,笔者尝试推断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基本取向。

一、更加重视立德树人,彰显语文学科育人功能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材作为法定课程的载体,理所应当旗帜鲜明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编写工作,这是统编教材的指导思想。语文学科有自身的特点,如何将核心价值观渗透进日常教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说教的层面,这一直是语文教育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语文学科承载着人文教育的功能,它不仅教会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还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养成,所以将“立德树人”的重要思想贯穿在日常教学中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它的前提是对“立德树人”的“德”有更为深广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其实是对立德树人的一个很全面的阐释。小学语文教育所立之德,至少包括这样几个层面:

一是国家层面。即接班人教育,涵盖了思想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其最为集中的时代表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英雄人物及其历史功绩为什么被选择进教科书,又是以什么标准来衡量,都需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个层面,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认同”,即让学生对教材中所体现的人物、思想、价值观念,产生价值上的认同。这种认同又必须是“润物无声”的,而不是机械灌输的,是要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过程中逐步内化的。

二是文化层面。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我们的文化传统在这个方面非常突出,比如儒家说的学以成人、仁者爱人、三省吾身等等,都是希望个体向内追问自我的道德品质,所以李泽厚说儒家重视宗教性私德的养成,通过自我的内省将道德认识固化为道德信念,成为一个求真向善的人。但正如前文所述,总书记提到的“公德”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今日,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定也是一个有公共道德,有同情心、同理心,对陌生的他人能表现出高素质高修养的言行的人。在这个层面,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在于“继承”,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通过教师的教学,让学生在日常言行中继承下来。

三是精神层面。尤其指个体的精神层面。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个体必然拥有独立而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对价值的认同与继承,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人,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这种“个人”不是一个不顾集体利益的经济人,而是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生活有独立判断能力,不会成為乌合之众的那种“精神高贵的个人”,是具有理性精神的个人,可以用陈寅恪先生题写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的10个字概括:“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人文精神说到底就是自由精神,培育自由精神也是语文教育的题中之义,这个层面的教学着力点是“尊重”,要让学生个体在精神上站立起来。

温儒敏先生强调,这种价值观教育要“整体规划,有机渗透”,这种渗透除了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贯穿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上。比如我们的教学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是否有选择的权利,是否想去做,有兴趣去做,如果有,那他的学习就有自我价值的认同,就有尊严,相反被逼迫死记硬背,就没有尊严,也不会形成一个独立的自我。正像温先生所言,在实际教学中,这也许不容易做到,但这是努力的目标。

二、更加关注积累,在日积月累中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文如聚沙。“积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要积累经典的语料语篇,这一点统编教材在编写上有所突破,尤其在优秀古诗文和经典篇目的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编入了古诗,6年级12册共选入古诗文约129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除了课文中的古诗文,还有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等,加大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这对语文教学中的积累,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有老师会把积累窄化地理解为背诵,这样的理解并不完全。所谓幼学如漆,小学生的记忆力好,背一些经典非常必要,但作为一种语文学习的方式,积累并非只是背诵。如果将积累简单地看作背诵,那么只是认识到了最基本的一层,就是“语料积累”,作为一种语言材料的词语句段,能认识并了解大意。这个层面的积累是最初步的。

对经典古诗文的积累,还表现在“语感”上。这些经典古诗词的学习,要通过朗读、诵读,体会它的美感,语言的美、音韵的美、意象的美,等等,有些说不清,但“先积淀下来,就会有所感觉”。对语言的亲和力、亲近感,就是在这种对经典诗篇的朗读诵读中逐步达到的,这种语感的积累,可以加深学生对语义语境的感性认识。小学生学习母语,需要有感性认识,它不是从抽象的语法修辞等规则开始的,感性的积淀对于学生母语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所体会。

对经典古诗文的积累,积累的还是“文化”。这种文化包罗万象,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的认知图式。就是一种看待人与世界与他人的总体眼光,不同的经典诗文,其实都提供了自己独特的认知图式,这些认知图式都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不断拓展着后继者的认识边界,这样的一种继承,往往触及了所谓民族精神这个层面,在积累的过程中实现内化与继承。

温先生在谈到古诗词课文教学时提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不用进行过多的阐释,要求别过高,不必在所谓主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方面讲太多。可以看出,他非常强调让学生自己读,而不主张教师过多讲解。这是从初学者的角度而言。当学生到了高年级,他们对古诗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积累还可以有更加积极的形式。学生阅读之后获得的美感体验,可以用不同形式表达出来,并与同学交流,通过梳理所学的诗人诗篇,开展一些初步的探究活动,这样就使得阅读积累不是单向的灌输记忆理解感受,也有主动的建构,积极的内化。现代学习论的研究表明,人对知识的理解不是旁观者式的,而是建构的、协商的、参与的。所以,积累也并不都是被动的、接受的,只有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才能成为他们的一部分。

三、更加强调读书,在自由的、多样化的阅读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统编教材重视读书的取向,不仅在教材文本中有所呈现,在温儒敏先生发表的言论中更是比比皆是,比如:“新教材主治读书少”,“要把培养读书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他呼吁“语文老师要做读书种子”;他建议,老师要引导学生“连滚带爬地读”,要教给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互文阅读的方法,以及阅读一本书,如何进行检索阅读的方法等等;他指出,教师要反思“语文课有没有引导读书的意识”“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提升学生读书的兴趣”“阅读教学有没有不教或少教读书的方法”“课外阅读是否纳入了教学计划”“教师是否知道学生的阅读兴趣”等等。统编教材中“单元导语”“语文要素”“策略单元”“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设计,也都体现了对学生读书兴趣和方法的关注。

笔者感觉,在上一轮课改中,全国各套小学语文教材,大多以人文主题组元,对阅读的人文性颇为强调,所以从课内延伸至课外的阅读时,往往采取同主题阅读的思路较多(比如市面上可见的各种读本,也大多以人文主题组合单元)。但这似乎是一种思路。统编教材试图探索出另一种思路来,就是从方法的角度打通课内外。教师在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感知阅读方法,然后在略读课文、在课外阅读中,不断练习掌握这样的方法,这便是打通课内外阅读的一种实践。

比如三年级上册就编排了阅读策略单元,集中学习阅读中的“预测”策略。教材通过精读与略读课文的呈现,引导学生如何在不同情境的语篇中学习运用预测的方法。但显然,这样的阅读方法在几篇课文的阅读中,并不能真正被学生所掌握,它需要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在生活语境中,在不同的情境中加以运用。我们知道,技能的掌握主要依靠变式练习,即在不同情境中都能够正确使用,不仅在结构良好的语境中,在部分内容残缺等结构不良的语境中,也要能够正确运用,才能够成为可靠的阅读策略。因此,对阅读方法的强调,与提倡广泛阅读是一脉相承的。

对于学生读书,课标中有一句表述非常值得注意,即“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统编教材对整本书的阅读也非常重视。但对此我们需要有些辩证的认识。整本书阅读的提出是有现实问题指向的,它指向当下的碎片化阅读,指向做题、分析讲解过度的教学,而相对于碎片阅读来说,整本书阅读更容易让学生沉下心来。读经典的好书,还对学生的文学性、人文性修养及思维有充分的长成历练,比如读一本《三国演义》,粗粗地读读情节故事也可以,但要想理解得全面,就需要借助人物和军事集团的关系图谱,来理清其中的線索,帮助自己理解,这都是对学生阅读方法和能力的训练。当然,碎片化阅读并不都是不可取的,它可以增加人的丰富性,有一些读书卡片上的文字写得十分凝练,阅读之后就能够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这样的碎片化阅读也不应被排斥。

此外,教师自己也需要成为读书人,也就是温先生所说的“读书种子”,家长和教师的言传身教是第一位的,这也是“和大人一起读”设计的意图所在。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读书人,要进入学生的阅读世界,教师也需要了解学生喜欢阅读的作品,阅读本身就有涵养精神的价值,带着非功利的心态去阅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阅读兴趣。

四、更加注重语言实践,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中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统编教材的编写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而素养概念的提出,不仅仅是对语文学科的基本认识的进步,也是基于当下人们对于知识的基本认识。而有两个方面的知识观研究,对理解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其一是具身认知理论。具身与离身相对,其含义就是人的认识或者人所掌握的知识,不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客体,而是在人类参与世界过程中的创造性、生成性产物,脱离我们参与性的行为、实践,知识便不存在。由此我们就应当将知识看作是在参与、行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创生出具有情境性、具身性、复杂性品质的产物。其二是缄默知识论,就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语文素养就是一种缄默知识。在复杂的语境中,有太多知识是无法言述而需要切身体会的,波兰尼说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基于默会知识的。

这两种知识观是相通的,其核心要义就是人们获取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在身体思维情感的参与中,在复杂的情境中,在混沌的背景中,有切身的感受,从混沌中找出秩序,才能成为我们所说的素养。因此,为什么读书要学生自己来阅读,而不能别人替他嚼碎了喂他就显而易见了。不仅是读书,语文学习就需要教师设计一系列主题式的、项目式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语言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切身的感受。比如辩论、采访、演讲、读书交流以及各种专题性学习,让学生在阅读、鉴赏、梳理、探究、表达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此时教师再回过头来介绍一些阅读方法和表达策略,帮助学生弄清楚自己的调查、梳理、研究和传统的学科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并记录下自己的学习经验。这样的语言实践将有助于学生形成语文素养。所以设计合适的语言实践活动,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取向。

以上对统编教材的教学理解也许有不少不准确的地方,但是有一个核心意识,即今天的语文教学要站在今天社会文化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上来理解,要基于学生的精神成长和长远发展,要吸收今天人们对于学习、对于知识的新认识,要站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角度来思考,如此就能把握住教学的大方向,就可能会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江苏省教育学会)

责任编辑 杨 伟

猜你喜欢
读书素养教材
教材精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