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历史类课文的涵泳语文教学策略

2019-09-10 07:22王卉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19年2期

王卉

【摘要】有效实施主线串联、主题关联和主体勾联的涵泳语文的教学策略,可以使小学语文教材中看似零散的历史故事联系起来,通过品读感悟,因文施教,因人施教,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涵泳语文 主线串联 主题关联 主体勾联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历史故事,這些文本在一册教材中,数量不多,但却如同颗颗闪亮的明珠,为儿童文学的启蒙教育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在涵泳语文教学实践中实施有效策略,将看似零散的历史性文本故事联系起来,让学生走进历史,品读文本,了解人物,关注本质,提升素养。

一、主线串联,涵泳中感受人物形象的呈现力度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小学生构建精神世界的主要桥梁,它的影响十分深远,因此,小学语文历史文本故事中选择的人物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都极具代表性。在涵泳教学时,可以整合教材,拎出主线,一线贯通。

1.破题式涵泳一目了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因此,在语文教材中有大量体现爱国精神和积极健康审美情趣的课文,如《木兰从军》《李广射虎》《大禹治水》等,课题十分工整,从题意就能知晓文意,将这些文题简明扼要的课文进行归类后,不难发现,破题式涵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以课题引路,组织学生寻找涵泳语文的学习点,再围绕文本体裁展开丰富的教学实践研究活动。抓住文题的涵泳教学,有利于教者将此类课文进行体系上的统整,整体把控,统筹安排。

2.探讨式涵泳直面中心

如果说破题式涵泳适用于低年级的学生,那么直面中心的探讨式涵泳比较适用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卢沟桥烽火》等课文,呈现出的人物个性鲜明、形象鲜活,他们的智慧和才干,敢做敢当的责任意识,甘于牺牲和奉献的英雄气概,对于三观初成的小学生的人格养成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这类文本,学生可以紧扣课文的中心,抓住体现人物品格的关键词句展开探讨,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教师就可罗列出文中出现的多组数据,组织小组学生完成思维导图,既要求学生梳理谈迁编写《国榷》时的不幸遭遇,也要引导学生根据导图写出自己的品读感悟,深刻感受谈迁无比坚强的意志力和坚定的信念。这种探讨式的方法,紧紧扣住文本的核心内容,充分让学生了解人物背后的品质,让历史人物不再只停留在过去,而是从书本里“走出来”,学生十分喜爱。

主线就如珠串,单独就一本教材看不出相互联系,教师如果从小学语文全套教材的整体考虑,就能找到文与文、册与册之间潜在的关系,也利于教师在遇到同类的文本时,有充分的教学抓手和设计思路。

二、主题关联,涵泳中突显教学安排的差异梯度

小学语文教材文本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发展水平进行的有层次的组织安排,在历史类文本故事中,也有不同的体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是小学涵泳语文基于母语教学情境下开展的一种新常态教学。

1.常规文体设计因人而异

在历史性文本中,大部分都是以叙事的方式呈现人物,通过一个主题对人物的某一种或几种品质进行描述,让学生既熟知历史,又能感悟道理,受到启发,可以说历史性文本能提前对小学生进行中国历史知识的渗透教育。对于此类课文,教师一定要尊重课本或原著,关注历史故事中语文学习的元素,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或经典阅读课。如在执教《三顾茅庐》一文时,教师就要尊重学情,有层次地展开设计。在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后,根据男女生学习历史文本故事的特点,将学生分成自然小组,明确分工,开展研究性学习。

《三顾茅庐》学习小组研究表

第(   )小组   组员:

[研究阶段 研究内容 学习收获

(研究结论) 我们已经知道 我们还想知道 上课前 课堂上 学完后 ]

学习研究小组虽然是自由组合,但是要注意男女生的比例和对于文本故事熟知的程度,通常男生对历史故事比较感兴趣,阅读后易于激动,常常会在语文课上滔滔不绝地讲述他所知晓的历史故事,有时会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女生前期的学习兴趣、主动程度不如男生,但能静下心来钻研思考,往往对语言文字表达会有敏锐的感受。因此,男女生组建成学习研究互助同盟时要基于学情和学能,合理分配。在研究内容方面,考虑到四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研究能力比较弱,教师一定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我们已经知道”主要是针对学生课前已知学情的了解,重点是“我们还想知道”的内容。课堂上可以展开怎样的研究呢?如文本中刘备与张飞的对话描写,刘备拜访诸葛亮时两人的动作、神态描写,文中体现前后两部分关系的比喻句等,这些都是学生可以研究的涵泳点。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提示,辅助学生一步步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2.特殊文体设计因文而异

在小学语文历史类文本中,学段不同,体裁也有差别,文包诗、戏剧、经典原著改写等特殊文体也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走进了语文课文中。对于这类特殊的文体,教师在设计时也要因文而异,如《黄鹤楼送别》《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类文包诗,教师在设计时要扣住古诗中的关键字细细“涵泳”、反复品悟、体会情感,领着学生们从诗意、诗境和诗情中与诗人展开对话交流,体会诗词表达的意境;又如《孟母断织劝学》《负荆请罪》等,属于戏剧的剧本,教师在设计时要突出戏剧的特点,除了关注人物之间的大段对话,还要提示学生关注表现人物表情和动作的“圆括号”以及本场戏的布景和人物活动的“方括号”等带有明显剧本属性的内容,从这些细节中品读、回味当时的场景。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找到古籍中的小古文,吟读、揣摩,找出小古文与剧本相对应的内容,加深对剧本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故事中的人物。

整合文本的主题,开展差异性的教学设计,不仅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更关注文本特点的差异,才能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动力。

三、主体勾联,涵泳中拓展学生思维的多元广度

小学阶段,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伴随着学生知识结构层次的递增不断形成。采用“勾联”的方式,以更加宽广的视角对待具体教学内容,在文本和生本之间、新旧知识之间架设起思维拓展的桥梁,通过文本与相关素材的整合、扩充,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内涵更加深广。

1.想象式勾联再现场景

在文本阅读中起补白作用的想象式勾联,是涵泳语文常用的方法之一。如《郑和远航》一文,有一段描写郑和与周边国家友好相处的场景。课文中各国君臣、老百姓、各地商人对于郑和船队的白描式叙述,不能生动地表现出当时人们激动万分、欢欣鼓舞的样子,也无法使人深入体会郑和远航的重要意义。联系文中人物的心情、想法,引导学生拓展想象的空间:君臣与使者见面时会说什么?老百姓听闻宝船到来,如何奔走相告?各地商人做完生意后,又为什么要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根据这些场景,鼓励学生仿照学过的《公仪休拒收礼物》等戏剧节选类课文编写剧本,通过课本剧片段表演的形式,生动地再现当时的场面。这种想一想、动一动、说一说、写一写、演一演的方式,让文本与生本之间产生了必然的联系,学生接触到的不再是生硬的文字,而是有温度的活生生的画面。

2.比较式勾联引发思考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能够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比较式勾联,可以促使学生将所学的新旧知识前后勾联,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我们可以进行横向的比较,如《母亲的恩情》《沉香救母》都是与孝亲敬长有关联,在同一单元中,涵泳时可以圍绕“知母爱—报母恩”这个线索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也可以进行纵向的比较,如《少年王勃》与《少年王冕》这两篇写人的课文,都是记叙了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少年时期的故事,从文题上看十分相似,但是写法上却截然不同。三年级的《少年王勃》通过王勃写《滕王阁序》的事,介绍了王勃才思敏捷、出类拔萃的才华,而五年级的《少年王冕》则写出了王冕幼时刻苦学画的过程,内容更加详尽,写法更加多样。在教学时,如果能联系三年级学过的课文进行有效的写法勾联,分析、比较两文之间的差异,对于学生整体推理、综合能力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

虽然目前小学语文文本教材正经历着多重革新,但是无论教材文本怎么变,只要我们在涵泳语文教学中,围绕学生,立足课堂,就一定会耕耘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语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