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音乐教育课堂引发的对中国中学音乐教育的思考

2019-09-10 22:34孙美娜
大东方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音乐教育反思

孙美娜

摘 要:在20世纪5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率先提出的关于对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和要求,笔者结合在美国为期半年的音乐教育课堂引发对中国中学音乐教育的思考:1、课堂上师生关系在教学机制上的重要性;2、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性在寓教于乐上的重要性;3、大力提高音乐教师专业素养在教学结构上的重要性;4、提倡多种乐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科趣味性;提高对音乐学科的重视,强调在教育结构上的平等性。

关键词:访学;音乐教育;教学手段;反思

我国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了有史以来第一个艺术教育法规文件《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并引发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可见,我国十分重视学校音乐教育。虽然我国对于音乐学科作了相当的规划文件,但是应试教育下的语数英成为了衡量学生能否进入更好的大学的重要标准,于是普通中学音乐学科的掉队现象还是普遍存在。本文主要为笔者通过访学对国内中学音乐教育所作的思考。

音乐教育分为普通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本文所探讨的音乐教育主要针对国内普通中学。

一、在东斯特堡大学(East Strousburg Unicersity)戏剧中心的访学

2014年2月笔者前往美国东斯特堡大学(East Strousburg Unicersity)戏剧艺术中心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访学,笔者主要选听音乐剧基础课,其中包含戏剧表演课。音乐剧基础课内容分为音乐剧史和音乐剧演唱,由该校戏 剧中心主任玛格丽特老师进行授课,而戏剧表演课由斯特芬妮老师进行授课。

玛格丽特老师和斯特芬妮老师的教学透彻地展现了美国的音乐教学风格,其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引导学生解读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贯穿着师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与透彻感悟

在访学期间,笔者观摩了玛格丽特老师指导下的校园音乐剧《绿野仙踪》的排练以及最后的舞台呈现。《绿野仙踪》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一部在美国享有很大的知名度的作品。因此,剧中耳熟能详的旋律和熟悉的故事情节使编排上的难度大大减小。据玛格丽特老师讲解:剧中的人物多萝西一直想要回家,在一定意义上传达了一个很积极的精神能量,即心中时时刻刻都要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家。因此,对于作品音乐性的理解,使学生从表面的感性认知深入到理性认知。

由斯特芬尼老师进行授课的戏剧表演课,教学内容主要节选莎士比亚经典剧。在戏剧表演课上,斯特芬妮老师与学生之间频繁的互动更加激发了笔者对戏剧表演课浓厚的兴趣。这些互动主要基于教师对于引导学生对戏剧内容深刻的整体感知、斯特芬妮老师对学生细致的台词训练、莎士比亚戏剧哲理性的探讨等等。

作为主讲的斯特芬尼老师深谙莎士比亚哲学,她选择莎士比亚经典剧作为教材内容的原因首先是因为莎士比亚剧作里包含多种表演方式,因此该剧的表演就要运用到很多的表演技巧;而且作为高难度的剧作,如果能演好一部莎士比亚戏剧,学生的表演水平就能够得到很大技术上的提高;再者,剧中的语言具有明显的韵律感,其中不仅有韵文,还有旋律进行。所以对于教材内容的选择,斯特芬妮老师做了很多细致的研究。

2.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巧妙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且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形成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在美国最受重视的教学方式是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教师的有意识引导相结合,重视受教育主体的创造性学习。这是笔者在访学期间感受最深的一个教育理念。如:在音乐剧演唱课上,学生熟练一首歌曲之后,玛格丽特老师会给学生分组,每组编一个故事,以故事情節来带动歌曲情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唱演结合。再如戏剧表演课上,斯坦芬尼老师除了布置莎士比亚片段,让学生设置几种不同的规定情景来表现外,在台词的训练上,她也会让学生找一段和台词情绪相符合的音乐,用舞蹈或歌唱把它表现出来。斯特芬尼老师常说,莎士比亚的台词有韵律,可以把台词有节奏地唱出来。

在美国高校,授课特点是将课堂的主动权让位给学生,而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看似轻松,授课效果却不同凡响。行课中,教师非常注重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鼓励学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此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注重实践,也更注重思考,经常会有师生一起讨论、互动或点评。学生在课上表演或发言时,学生老师也会给予热烈的掌声鼓励,并共同对刚才学生的表演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令课堂学习氛围非常热烈。

3.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能力,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在玛格丽特老师的音乐剧史课上,主要介绍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发展历史,除了欣赏美国早期的经典音乐剧代表作品如《演艺船》、《奥克拉荷马》、《西区故事》等,还重点介绍了音乐剧相关人物,如著名编剧、导演、演员等等。玛格丽特老师能够巧妙地使史论课变得有趣,令学生充满兴趣地听课,使学生在音乐剧的赏析鉴别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另外,音乐剧演唱课主要是声音技巧结合肢体语言的基础训练课,并通过演唱经典的音乐剧片段如《辛德瑞拉》、《音乐之声》来对学生的声乐表演进行一定的训练。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将演唱与肢体表演及语言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综合型的音乐剧表演人才提供了很大的养分。

音乐教育的意义从微观来说在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艺术修养,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音乐教育所涵盖的教育意义更是培养一个综合性能力的完整的人,它在构建人的感知和思维能力上起了和大的作用。而音乐教学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它也是滋养文明的重要养分之一。学生在玛格丽特老师指导下对《绿野仙踪》音乐剧排练过程中,不管是对音乐剧内容的资料查阅还是舞美设计的自主性动手制作,这种有意识的指导下所建立的自主性探索,都将对他们的认知意识有意地往自尊、自律、自我激励与合作的方向上构建。

二、对国内中学音乐教育的思考

1.正确地处理师生关系在教学机制上的重要性

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主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教学主体的学习心理变化——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和求知欲。所以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主动积极面对学生的学龄心理特征,尊重不同性格特质的教学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平等对待每一个教学主体,正确地处理好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和谐。

师生关系的良好建立更多的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语言特征。首先作为教师,应该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而不是将教师作为一个独立体面对教学主体,教师跟学生的交流是面对面的,在这样的交流中,教师不仅是一个有威严的教者,还是一个有亲和力的育者。首先,课前,教师组织教学更该调整心态,课堂上教师的心情很重要,教师应该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以做好在课堂上跟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互动,愉快地与教学主体融入到学习氛围中。其次,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处理师生关系的重点。每一个学生都有公平权利和相等的机会接受教育,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忽视,而是应该传达相同的关爱与尊重,甚至要积极探索学习方法应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引导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更应该调整好自己的态度和观念,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教导他们。

2.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性在寓教于乐上的重要性

美国音乐教育者大会曾在《百年宣言》中指出音乐课程的设计理念:“我们需要对学生广泛而又不同的音乐兴趣与爱好做出尽可能全面的甄别和满足。”学生作为音乐教育的出发点,教育者更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不断探索研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育者应该主动克服呆板僵硬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传统教学方法,多采用讨论法、音乐表演法等等,使教学手段灵活、多变,课堂氛围自由舒展,才能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积极采用现代社会常用的教学法如: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以及达尔克劳兹教学法,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学龄特点解放学生的肢体,解放传统的教学课堂,使音乐更好地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而教师多变的思维与灵活的教学手段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大力提高音乐教师专业素养在课堂结构上的重要性

在笔者半年的访学期间,美国高校的音乐老师都具备良好的学科理论素养,像玛格丽特老师,她不仅教授音乐剧史论课并且兼授音乐剧表演课,这对于教师来说,一方面具有很丰富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本身在音乐技能方面也是很精湛的。这样的教师才能够完全驾驭传授学科教育的职能。据统计,我国中小学教师总人数1068万,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仅13万,占1.22%;2014年的60余万师范类毕业生中,仅36万多是本科生,其余都是本科以下。可以看出师资队伍的学历有待提升。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并不完全取决于学历提升。

基于实证研究,关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学校方面应该做好教师培训力度的调节。可以分为职前教师培训和在职教师培训。师范类学校在培养师范类学生应该对他们有严格的专业要求,包括广泛的音乐理论积累和精湛的音乐知识技能(即兴伴奏、声乐、精通一门乐器等)。除了学科知识之外,还应该重视教学能力的培养。对于中学在职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必须采用一定的激励政策对音乐教师进行宏观调控。

4.提倡多种乐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科趣味性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应该主动让学生参与到音乐的实践中去。有动手的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将更有趣味性。笔者访学期间所体验的音乐剧基础课,深刻启发了笔者对国内中学音乐课堂的思考,音乐课上师生应多于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主动体验音乐作品,丰富音乐课的实践内容,充分感受作品的性格特点。

为了充分完整地体验音乐作品,音乐课还应该综合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使音乐艺术更为直观地在课堂上呈现出来,深化学生的感性认识。由于初中年级学生正在经历变声期的问题,音乐课教材内容多为音乐鉴赏,而歌唱课所占相对较少。而在音乐鉴赏课上,教师可以针对中学年龄段学生的实际问题加入器乐教学,而这些器乐应该是方便操作而又经济适用。对于国内中学生来说打击乐器(如大鼓、小鼓、手鼓、三角铁、沙锤、串铃、响板等)的特點是操作性简单而易上手,在鉴赏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伴奏,也可以让学生模拟节奏练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是显而易见的。除了简易的打击乐器之外,吹奏乐器也可以纳入音乐教学中,比如笛子、口琴、口风琴。这些简单的乐器是学生在生活中不容易接触到的,而不同的音色不同的演奏方式又使学生兴趣使然,简易的操作性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在教学中,教师耐心启发不断探索创新,使音乐课堂纳入多种可操作可互动可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科的趣味性,为学生做好终身学习音乐的发展。

5.加强对音乐学科的重视,强调在教育结构上的平等性

声音只是音乐的载体,而音乐的真正源泉是人及其文化。音乐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文化的传承上起着强大的作用。音乐教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门学科教育,它作为中学生教育的一部分与其他学科起着相互作用的关系。音乐教育有间接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学习习惯的作用,并且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积极的。梁启超先生的美育思想即是以艺术(音乐、美术、文学)为其手段,以塑造完全人格为其最终目标,以达到国民素质的培养。我们应当重视音乐教育带来的影响。

虽然我国对于音乐学科作了相当的规划文件,但是应试教育下的语数英成了为衡量学生能否进入更好的大学的重要标准,于是普通中学音乐学科的掉队现象还是普遍存在。地方教育部门对于音乐教育学科往往缺乏重视,主要体现在:对学科建设拨款少、缺乏足够的学科师资培训、师资力量薄弱等等。加强对音乐学科的重视,强调在音乐教育在教育结构上的平等性,是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作为音乐教育者,应该积极应对问题,更加爱岗敬业。

由于中美文化的差异,两国的音乐教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是不同的。现代音乐教育的全球化下,教材内容也呈现多样化。但是中学生还是要立足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先要认识我们自己的东西,再去认识别人的东西。我们的国粹——京剧,更应该加大份量走入中学课堂,除了京剧,还有昆剧、越剧、黄梅戏等等。作为21世纪的音乐教育者,我们既要做到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而更应该立足于当下国情和民风民情做到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郭声健.美国音乐教育考察报告[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3]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姜澎.师范类教育将控制规模提升层次[EB/OL].文汇教育第1版,2015-10-13.

[5]郭声建.美国中小学音乐带来的反思[J].人民音乐,2012.4.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音乐教育反思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