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改革视域下政府会计核算优化分析

2019-09-10 22:52武峻
新财经 2019年24期
关键词:政府部门会计制度会计核算

武峻

[摘 要]文章介绍新时期内会计制度改革情况,以此为背景,进一步引出政府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结合新会计制度内容、关于细节问题的规划、操作方式等,详细阐述新会计制度与政府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弊端,重点说明如何站在会计制度改革视角下,全面提升政府部门会计核算质量与效率。旨在通过此方式,多角度增强政府会计核算工作的时效性。

[关键词]会计制度;政府部门;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810.6

1 引言

国家政府部门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改革,自身制度体系逐步得到完善,早在1997年便制定并正式使用新会计制度,将其作为会计改革后的主要依据,其中明晰了政府会计核算基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当前阶段内会计核算基础已然无法适应新的时代需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年末时期,政府部门常会出现赤字、报表结余等情况,全部在某个层面上体现着目前政府会计核算中的不足。

2 会计制度改革

以往政府部门采用的会计核算标准体系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基本内容包含了财务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主要实施收付实现制。由于涉及的内容繁多、领域较广、体系复杂,且核算口径并未统一化,容易致使政府各部门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较低,总体上而言,政府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不高。在此形势下,国家财务部于2017年下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并于2019年起正式实施。《行政单位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制度,自新会计制度实施起不再使用。[1]

3 政府会计核算作用

政府对资产投入与会计核算的重视度日益加深,各单位资金来源渠道增加,各类资产购入持续增加,整体购买能力明显增强。长此以往,单位资产数量与类型日益变化,相应的管理难度有所提高,如若处理不当,势必会引发资产过度使用、资源浪费等情况,资产损耗严重降值挑战下,必须对其适当调整。新会计制度推出后,政府进行的会计核算能够提升账面价值,围绕资产流动做出客观评价,强化资产信息的真实性与可信性。各单位可在此基础上,对资产管理实施进一步优化,解决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相符的弊端。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各领域中均有体现,政府会计核算工作同样如此,能够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時,便于数据共享与使用。而在新会计制度出台前,单位对资产管理的重视度远远不够,尚未制定针对性管理机制,制度涉及的内容不够详尽,严重缺失系统性与科学性。政府部门推行新会计制度后,对单位资产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强调资金使用过程与效果的分析,开展全面规范的评价。换句话说,会计制度有利于实现更加便捷的财务预算管理。

4 新会计制度与实际核算中存在的弊端

4.1 制度内容缺失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及报表》决定淘汰原有会计核算制度,自2019年起使用全新的行业会计准则,但其中并未涉及关于单项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与之相关的制度执行情况也不够明确。资产计量方式也存在明显弊端,政府部门会计核算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要素为资产,其核算结果直接关系到政府收入、支出,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相关内容可知,政府部门资产计量工作应借助历史成本法来实现,围绕固定资产实施的折旧估算处理,必须使用年限平均法。

4.2 降低资产可靠性

新会计准则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公允价值计价,例如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以企业投资性房地产为例,如果使用公允价值计价,仅能参照同一区域内相关市场房地产公允价值,加上受到个体差异性的影响,不同人员作出的判断也有所差别,决策可靠性难以保证,这种不可靠性非但包括资产指标,在利润指标中也能够体现。新会计准则为企业会计监督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企业创造了更广阔的“会计空间”,想要提高会计监督质量,势必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等,监管成本明显增多。[2]

4.3 操作多样化

新会计准则与制度增加了利润操控的可能性,首先,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盈余管理成本,原有准则并不准许债务人认定债权人让步为重组收益,而新会计准则对此做出调整,明确指出债务人可重组收益。由此,上市公司股东容易产生亏损,为了维持企业业绩,利用债务重组的非货币性交易方式,改变上市企业的当期损益,如若市场条件不充分,公允价值难以确认。

其次,根据借款费用规定,企业可实施盈余管理,部分企业可能从满足资本化要求的资产入手,将大幅提升业绩作为基本目标。为了进一步扩大利息资本化范围,将固定资产纳入在建工程核算体系中,如此一来,便可在增加利息支出计入资产时间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折旧计提,最终达到利润操控的目的。

最后,新会计准则规定各企业需定期复核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方式、预计净残值等,如若发现其中存在的差异,必须及时调整,无须追溯调整。换言之,企业只要能够充分证明固定资产使用期限与预期期限存在差异,便可实现会计估计变更,有效调整业绩,最终做到利润的持续操控。

5 会计制度改革视域下政府会计核算

5.1 优化会计核算部门与制度

国家财务部严格要求各政府全面落实新会计制度,原有相关行业会计制度及准则停止使用,故此新会计制度的优化十分关键。强化新会计制度中资产内容完善,精准确定有关科目的核算口径与标准。例如非流动资产的“固定资产”“自然资源资产”“动植物资产”具体内容、确认标准,流动资产内的“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不符合固定资产要求的“用具”“装具”“动植物”具体内容、确认标准等,加快资产管理体制完善速度,统一资产确认口径。

现阶段内,多数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多头管理情况,无法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新会计制度实施后,单位需着力改变该现象,考虑自身发展实际情况,落实资产管理任务,将责任细化分解,全面提升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效率。设置专门独立部门,安排专业人员深化管理,如采购、审批、入库、安装、报废等管理,推动管理工作向着高效、高质方向发展。

5.2 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政府会计核算工作重点应转变为工作理念更新,创新工作模式,将其由传统的单向传输模式调整为双向接收模式。要求政府部门会计人员树立责任意识及风险意识,管理人员尊重员工、爱护员工,了解员工心中所想,尽可能满足其实际需求。在强化财务意识的基础上,贯彻并落实服务理念。把握时代发展脉搏,赋予政府服务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等特点。

深入推动政府文化建设,通过健康向上的政府部门文化,对会计人员工作行为、价值观等起引导作用。努力实现会计人员个人目标与政府发展目标的一致,必要情况下还应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强化员工队伍建设。细化政府文化建设,例如廉政文化、党政文化、安全文化、人本文化,据此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会计职业技能比赛、文艺晚会等。[3]以活动为载体,拓宽员工素质提升的渠道,创新工作模式。

此外,会计核算过程中制定核算标准,该体系本身与我国行政体系会计管理特性基本相符,但实际应用起来就稍显僵硬,最终影响财政使用效率。针对这一问题,应建立更為灵活、规范的管理体制,创新原有会计核算方式,优化资产计量统计。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安排专业人员设置年限平均法的标准,适当融入工作量法。

5.3 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政府会计核算工作出现了新转机,相关工作开展更具便捷性。会计制度实施后,会计核算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政府部门可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创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形成专门的管理机制。政府部门可将各项财务信息在该平台上发布,实现财务信息透明化、公开化,也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每项资产均需进行标号处理,制作成条码贴入资产中,只需通过扫描便可快速获取相应信息。

建立并健全完善的会计核算工作机制,严格要求相应人员遵守规章制度办事,规范自身行为。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组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不同人员职责范围及权限也不尽相同,要求会计核算管理人员明确队伍中各人员的职责权限,并适当融入岗位责任制与责任连坐制。当工作中出现某一问题时,总管理人可直接找到对应负责人,便于后续处理。将政府部门会计核算工作与政府职能相衔接,全面提升其实效性,并需要格外注重对政府部门经济状况的把握。通过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内部员工的思想境界,切实提高工作的务实性。将发展短期目标设置为改善会计核算现状,逐步缩短政府当前运转状态与预期状态间的差距。

核算周期如若过长,同样会对会计核算工作质量产生影响,需要不断改进,借助电算化技术设备,合理划分等级,各单位及部门的财务信息,均可上传至会计数据收集系统内,有效提升数据统计效率。正确制定财务报表,以此为依托,适时增设相关职能并加以分析。

5.4 增设相应配套设施

即使新会计准则已经正式实施,但国内仍缺乏和谐、良好的会计准则氛围,从根本上杜绝各类徇私舞弊事件的出现是不太现实的,必须适量增设相关配套设施,强化市场秩序与外部环境管理,既要始终维持会计准则的高度灵活性,又要避免会计政策滥用。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赋予我国会计准则更多的公正性及可操作性,需在短时间内尽快修订《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实现制度内容与会计准则的基本相符。[4]从某个层面上来讲,企业内控机制的建立就是深入贯彻会计法,积极建设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内外部环境是强化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经之路,可从根源上防止企业造假。企业内控机制的构建主要包括:推进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创新运作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信息体系、开展内控监督与评审。

在公允价值的选择与使用上,必须提升其灵活性,针对必须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收集市场价格信息,精准把握公允价值。至于其他难以获取有效证据的,借助账面价值计量开展工作。在此过程中应注意,针对同一会计事宜,不可一同使用两种计量模式,但无论是哪种模式,均需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处理好基础性工作,逐步获取可信证据,确保公允价值可靠性。

6 结论

总而言之,新会计制度正式实施,要求政府部门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坚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深入研究全力解决。政府部门推行的会计准则与制度,两者在内容上务必始终保持一致,从实际出发,精准定义各项基本概念,关键性用词表达严谨准确。构建并完善会计核算管理体系,推动会计核算工作向着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既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也是人民群众交予的一项重大使命。

参考文献:

[1]李会影.会计制度改革视域下政府会计核算优化分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0):43.

[2]张茜.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会计核算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9(26):2.

[3]王彩霞.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6):48-49.

[4]陶芸.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5):63-64.

猜你喜欢
政府部门会计制度会计核算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