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西游记》故事进行中职德育教育的实践

2019-09-10 04:07陆佳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坚持自信西游记

陆佳

摘要:西游记流传甚广,其中的故事大多反映社会现实、揭露人性善恶。笔者在阅读《西游记》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联系德育工作,发掘了西游记故事中坚持、自信、戒贪、克制、合作等精神内涵及其在中职德育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自信;坚持;戒贪;克制;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2-0203-01

《西游记》一书是中华传统名著中最为瑰丽的明珠,虽然它的故事有关神魔,充斥了超越自然、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事。但于此同时,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无一不透露着社会的现实,反映着人心的善恶。唐僧师徒四人西行路上发生的故事,有许多都是德育教育非常生动的素材。

1.西游故事符合中职学生的的心理特点

中职学生由于文化课基础薄弱,他们普遍没有看过《西游记》的原著。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于西游故事的喜爱。他们中大部分看过关于西游的影视作品,会被其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各路神仙菩萨神通广大的法力所吸引。他们在欣赏这些西游题材的影视作品时,往往会把自己代入其中,产生出:如果我是孙悟空,我就会……的想法。但影视作品往往突出了曲折离奇的故事而忽略了价值观的传递。从德育方面重新解读《西游记》,将小说中正能量的精神内涵提炼出来,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2.应用具体西游故事进行德育教育

2.1天生我材必有用

在大众的眼中,中职生行为习惯差,成绩不佳,早早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这点和小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很像,他们长相丑陋不堪,而且以吃人为营生,被世人所唾弃,也被贴上了“恶魔”的标签。孙悟空长了一张七高八低孤拐脸,獠牙往外生,就像屬螃蟹的,前期杀人如麻,吃不了的人肉,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八戒的外貌则是“碓嘴初长三尺零,獠牙觜出赛银钉。”连大家以为最老实、形象接近常人的沙和尚,也是常年在流沙河中行凶,视骷髅为玩物。长得身脸如蓝靛、口似血盆、眼光闪灼十分可怕。值得佩服的是,他们兄弟三人没有被标签所累,没有因为他人的评价而怀疑自己。最终,孙悟空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因保圣僧在路、挑担有功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和尚则是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被封为“金身罗汉”。他们从内而外散发的自信自强,非常值得我们的学生学习。进入中职的他们,会因中考失利而缺乏自信、斗志消沉。通过西游故事,可以告诉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英雄不问出处,撕掉标签,未来可期,逆袭可待。

2.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小说第一、二回讲的是石猴出世和美猴王拜师学艺的故事。石猴在花果山称王,想到年老血衰,三灾轮回之事,于是听从通臂猿猴的建议,去寻访长生不老之道。第二天就开始漂洋过海,登界游方,经过数十个年,才找到三星洞并拜菩提老祖为师。在德育教育时,可以把这些具体的故事讲给中职学生听,同时稍加分析:美猴王目标明确,行动力强。为了追寻长生不老,果断放弃了在花果山为王的安逸生活,甚至不知神仙是否真的存在,只为通臂猿猴那一通激情洋溢的演讲,历经十余年的漂泊,最终才成功拜师。试想一下,这需要何等的决心,何等的坚毅才能做到。我们平时的学习,也要像悟空一样,学会坚持,多想想踏进职校时自己的梦想。祖师在传授悟空“筋斗云”时对他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番话深深影响了悟空的一生,在这之后,美猴王遇到了无数的困难,但他从未退却,永远都是直面困难,努力解决。这是悟空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2.3狂心在跌倒之前,成功在隐忍之后

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冲动。孙悟空也有这个毛病,他冲动妄为,大闹天宫,结果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500年,受尽苦难。他偷摘人参果,被镇元大仙徒弟清风、明月辱骂,于是气上心头不顾后果,来到人参果园,将天地未开之际就生了灵根的人参果树一把推到,遭到了镇元大仙七星鞭的毒打。悟空一时冲动酿成严重后果,事后从他的话语中也透露出无限的后悔。

中职学生往往也会为了逞一时意气,或者图一时口舌之快,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有时候还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比如,我们班就曾经有一位男生,因为烫发不愿整改而情愿退学。事后我向他了解情况,他说头发的长短无所谓,老师让他整改他立马照做的话,会显得很没面子、很没范儿。我疑惑地问,那退学就很有“范儿”了?他坚定地回答:“对,我是不会为了学校的规定而改变的,大不了不读了。”多么可笑又多么可悲!为了逞一时的“面子”和“范儿”,升学和就业这些关乎将来人生的大事于他而言反而不重要了。当他回想起放弃学业这个决定时,不知是否还像当初那样坚定。

浮躁和冲动是中职学生最容易犯的错,人在冲动的时候,无法正常地思考,做的事和决定往往都会后悔。在遇到问题或者委屈时,如果能冷静下来,客观地权衡利弊,那么这些问题和困难很可能变成你的经验和动力,让你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任性妄为、鲁莽轻率往往只能逞一时的英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成为真英雄。

3.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灌输西游记优秀品质的方略

除了利用西游记故事对中学生进行坚持、自信、克制、戒贪、合作等精神内涵的德育激励外,还可以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巩固这五个方面的德育成果。

想要让学生专注于长远目标,克制眼前享乐,可以让学生自己养成一个每天坚持的好习惯,如:写日记、英语晨读、健身锻炼等。

想要学生更加自信,老师在平时和学生的交流中就要注意多一些正能量的鼓励,少一些负能量的批评。

想要学生克制冲动,可以引导他们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遇到问题不要埋怨,不要找别人的错,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这样内心才会更加坚强,遇到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想要学生想要学生远离高消费、无节制的生活,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在劳动中,让他们明白挣钱的艰辛。

想要他们学会团队合作,可以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多布置一些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作业。

4.结语

西游记的思想内涵和德育价值远不止这些,它所传递的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美好的部分,除了上文提到的这些品质外,我们还能从中体会到明辨是非、克己修身、勤劳勇敢等等优秀的品质。学习西游的精神永不过时,西游的故事也会不断给人以启发和借鉴。

猜你喜欢
坚持自信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政策与商法研究坚持依法治理建设法治社会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平凡的伟大的执着
“两学一做”重在知行合一,贵在坚持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浅谈高职学生内力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