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2019-09-10 07:22孙良荣吴海洋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8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多媒体农村

孙良荣 吴海洋

摘要:面对网络条件下的农村教育,我们既要看到它的先进性与优势,又不能无视它的不足。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有时具有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有时在新课程目标的达成上又显得无能为力。只有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使二者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才能很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酸碱盐 多媒体 农村 传统教学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的加快,多媒体硬件与数字教育资源已在我县各所中小学校安家落户,农村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手段随之将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面对网络条件下的农村教育,如何与传统教育手段有机整合,如何科学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我们广大农村教师急迫解决的现实课题。现以酸碱盐为例,浅谈网络条件下农村初中化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扬媒体优势,呈现实与丰富内容

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图形、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它有着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1)插入鲜活现实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密切相关。在设计化学教学内容时,为完成课程目标,增强教育效果,可利用多媒体技术适时插入化学素材、素质教育等相关内容,为课题的引入设置悬念,增添鲜活现实案例,效果倍增。适时插入还可有效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的能力,同时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酸和碱》单元刚开始学习时,我就插入浓硫酸腐蚀衣服和氢氧化钠腐蚀鸡腿等图片,学生一下子怔住了,在惊疑的同时产生了对新知的渴求;在《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引入时,插播了“云南文山78名师生食物中毒祸起亚硝酸钠”的视频,学生不但对亚硝酸钠有毒留下深刻印象,还会对盐的学习充满期待。

(2)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复习效果。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既要板书板画又要讲解,一节课下来给学生传授不了太多的知识;而多媒体节约了教师部分板书的时间,这样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就多了。运用多媒體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提供更多知识,将不同领域的相关内容,用图表、动画等方式展现出来。梳理知识,适时投影中考真题,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使复杂而抽象的知识线索清晰、具体直观,构成完整的知识系统,非常利于复习课的组织教学。在酸碱盐单元教学复习时,可将其整合到一起,以提纲+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一节课下来,教师指导轻松,学生学习有效。若在传统教学中,这两个单元的复习至少需要两节课。另外,实验是化学重要的学习内容,而在传统的教学中仅仅靠教师讲,效果往往不明显;若利用多媒体视频,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可以借助于视频播放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以及一些现象不明显、反应时间太长的实验。

(3)化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认知。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曾研究人类获取信息究竟有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两项相加就有94%,可见信息主要来自视觉和听觉。而多媒体集声、色、形、光为一体,可以带来视觉和听觉冲击,起到良好效果。教学时可以把教材中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通过直观图片、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二、避媒体缺失,还真实与育人情境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网络条件下的多媒体教学也有不少难以回避的缺点。对于初中的化学教学,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的运用要适时、适当和适度。

(1)需实验教学慎用视屏。模拟或视屏实验具有很多不足,缺乏真实性和可信性,实验结果往往理想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判断等能力,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创新等科学精神。很多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现象本来就很明显,其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多媒体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如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我先演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直接滴加稀盐酸,让同学们观察。然后提问:同学们,既然没有看到明显的现象,是否就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没有反应呢?接下来我就一边讲解一边操作,在逐滴加入稀盐酸,较长时间仍不褪色时,很多学生已经不耐烦,尽管我一再提醒“见证奇迹的时刻马上就到了”。当最后一滴稀盐酸滴入,红色突然消失,一些学生惊呼之余后悔晚矣,有的同学还央求我再做一遍。因课堂时间有限,我建议他们课下去实验室自己做。很明显,在这个演示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得到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激发。如果仅仅用视屏实验,由于实验视屏往往略去漫长的实验过程,学生的某些能力是无法得到培养的。因此,实验教学要谨慎使用视屏或模拟效果。

(2)需板书设计慎用播放。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完全抛弃黑板和粉笔,板书被课件代替。教师只是操作事先设置好的程序,成为课堂上的摆设和“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这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板书,是教师用以传达教学信息的一种媒介,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环节。板书可以揭示教学内容的要点和逻辑层次,体现知识脉络和体系,其在课堂上存留时间长,便于学生前后参照和联想记忆,非常利于农村后进生的后继学习;而媒体播放在这方面就显得无能为力。

(3)需交互学习慎用媒体。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巨大教学优势,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过分重视多媒体课件设计,而忽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忽视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一节课是否要使用多媒体、运用多媒体哪种形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师始终要把握学生才是教学主体。

(4)需媒体教学慎复杂。在教学中,对于媒体的选择、媒体的多少,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能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能达到教学目的就可以不用多媒体,毕竟一节课一般只有45分钟,若选择的媒体太多,讲课速度必然会加快,虽然课堂容量大,可学生上完课之后脑子里留下的不是知识与方法,而是一张张丰富多彩的画面,教学效果当然会大打折扣。另外,媒体花样不能太多,有的教师过于追求课件艺术化,显示文本一会儿飞入、一会儿旋转,把声音穿插得哪里都是,画面切换有背景声,出答案有背景声,等等。这些辅助效果应适当,一些夸张的画面或声音常引起学生的哄笑,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反而扰乱课堂秩序。因此,课件应该以“简洁明了,切合实际,突出重点”为原则。

有学者说,网络条件下的多媒体教学是教育的一场革命;可又有学者说,现代教学技术对学科教学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这正好反映了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和教师相比,现代教学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学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仍需教师精心设计。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手段为辅助”的原则,扬长避短,灵活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使它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恰到好处的作用。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多媒体农村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