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2019-09-10 07:52张香云张东阳
体育风尚 2019年2期
关键词:羽毛球高校大学生

张香云 张东阳

摘要:目的: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加强对体育项目的认知。方法:针对高校500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从参与体育锻炼认知、体育项目、参与渠道以及社会发展水平对于体育认知影响四个方面总结现状。结果:当前大学生对于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并逐渐形成了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结论:今后高校需要以素质教育为前提,组织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羽毛球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逐渐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要求,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对其加以重视。尤其是体育教学,在新课改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期间,要加强学生课外锻炼,组织体育活动。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来说,大学体育课程主要有两个环节,即课堂理论知识以及体育活动实践,这两个部分的教学目的是相同的,即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了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改革,在这一前提下,针对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展开调查。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某高校大一学生为对象,共计500名,其中包括男生220名,女生280名。

二、研究方法

针对此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第一,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内容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在校大一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发放数量共计500份,收回500份,回收率100%;第二,数据统计法。通过发放问卷获得的所有数据组织整理,使用Excel、SPSS软件进行分析,最终获得的结果为分析提供参考。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认知

此次调查过程中,相关数据显示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整体来说比较高,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女生中,非常喜欢体育锻炼的人数为60人,占据总人数的12%,比较喜欢的人数为40人,占比8%,不喜欢的人数有70人,占比14%,非常不喜欢的人数为110人,占比22%。男生非常喜欢体育锻炼的人数有100人,占据总人数的 20%,其余比较喜欢、不喜欢、非常不喜欢的人数分别为70、30和20,占比为14%、6%和4%,证明男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的意识相比女生更强,体育教学过程中男性学生的活跃程度高于女性学生。

大学生有非常丰富的课余时间,课余活动也有诸多选择,例如学习、运动、逛街等,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数据如下:男生中运动的人数为100人,占比为20%,学习的人数为30,占比6%,逛街的人数为20人,占比4%,参加娱乐项目的人数有70人,占比14%,女生中参加运动的人数有20人,占比4%,学习的人数有40人,占比8%,逛街的人数有150人,占比30%,娱乐项目参与人数有70人,占比14%。通过以上数据可知,大多数男生在课余时间选择运动,例如篮球、足球等,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相比男生较少,更多是以逛街或者娱乐为主。可见,男生和女生对于课外体育锻炼积极性也存在一些差异。

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各个年级也呈现出不同的情况。例如此次参与调查的全部为大一学生,所以人数相对较多,但是如果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那么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便会有所减少[1]。这主要是因为大一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时间比较充裕,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也更高。但是大四学生即将毕业,面临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课外活动的时间难免减少,降低了课外体育锻炼参与度。可见,学生认知以及时间是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

(二)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项目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项目如下:男生中有70人喜欢篮球项目,占比14%,40人喜欢足球,占比8%,乒乓球有30人,占比6%,羽毛球有30人,占比6%,50人参加网球,占比10%,女生中30人参与篮球,占比6%,20人参与足球,占比4%,100人参与乒乓球,占比20%,70人参加网球,占比14%。通过以上数据可以了解到的是,大学生比较喜欢的体育锻炼项目以乒乓球、羽毛球、篮球为主。当然这需要从不同角度分析,因为男、女生在身体素质上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这就对选择的体育项目造成影响[2]。一般男生更倾向于篮球、足球等有激烈肢体对撞的项目,但是女生则偏向于羽毛球、乒乓球等对抗性较弱的项目。总而言之,体育项目和大学体育的联系极为密切,教师在课堂上指导的内容,学生可以在课下时间进行巩固,期间也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三)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主要方式与渠道

现如今人们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频繁的开始体育锻炼,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其中也包括高校大学生。大学生面临学生与就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课余时间参与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愉悦心情,还能够有效缓解压力[3]。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通调查显示,主要为健身房为主,具体情况如下:46.2%的大学生通过健身房参与健身,35.3%的大学生通过跑步参与健身,18.5%的大学生则通过其他运动形式参与健身,其中主要包括舞蹈、健美操等。由此可以了解的是,当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可见我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认知

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大学生体育锻炼认知,通过分析可知经济水平的提升将体育运动模式越来越丰富,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选择更多,一些大学生认为体育理论和社会发展需求难免存在脱节的现象[4]。调查显示44.5%的学生表明,当前体育指导理论必须要予以完善,40.2%的学生持中立观点,15.3%的学生认为当前体育指导理论无需更新。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体育活动,必须要有更为完善的思想作为指导。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第一,目前高校大学生对于课外体育锻炼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参与体育的认知也在逐渐提高,当然这与新课程改革有密切联系。其中也存在少部分学生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这是今后有关人员需要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第二,高校大学生对于课外体育项目的选择,男生以竞技性、对抗性较强的篮球、足球为主,女生则以趣味性较强的乒乓球、羽毛球为主。此外,高校大学生更喜欢参加一些团体体育活动。

(二)建议

第一,高校中的体育教学人员带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所选项目的竞技性和趣味性,以此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体育教师也要积极组织体育竞赛,使其能够在运动中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大学生体育运动会,一方面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

第二,高校体育教学人员需要建立健全課外体育锻炼管理机制,组织专门负责课外体育管理的团队,将所有学生学生划分成不同体育项目的锻炼小组,由各个小组自发组织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并且将活动与大学体育课程评价机制相结合,加强学生的重视。

第三,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高校可以在现有体育设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提高相关设备的利用率。另外,多组织大学生参与体育知识讲解讲座,使其能够更加深入的认知体育项目,形成终身锻炼的观念。

第四,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建议高校将原本的体育两年制教学模式改变为三年制,适当调整体育学分以及体育实践课程比例,使学生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够加以实践,提高技能水平,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提高身体素养,成为身体素质强、专业技能过硬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雪莲.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与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 (03):130-132.

[2]昌羽绂,王诚民,姚大为.齐齐哈尔大学学生课外参与体育活动现状分析[J].高师理科学刊,2017,37 (10):48-51.

[3]丁闯,李蕾,梁艳.体育社团作为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助推剂的可行性剖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 (10):65-66.

[4]申齐.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J].民营科技,2017 (07):234-235.

猜你喜欢
羽毛球高校大学生
羽毛球
打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