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产业就业结构的量化影响

2019-09-10 07:22龙剑江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17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

摘要:山东省1980~ 20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采用OLS回归,从规模和效率两个维度探究了山东省金融发展对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金融发展规模对第一产业就业增加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第二、三产业就业增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发展效率对第一产业就业增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第二、三产业就业增加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分析认为,山东省金融规模的逐渐扩大,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山东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的缩小以及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的增加,从而使山东省的产业就业结构不断优化。除此之外,虽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效率对山东省产业就业结构呈现负面影响,但是本文认为,这与山东省银行信贷较大程度地受到政策影响以及未能充分发挥其资源合理配置功能有关。依托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供业界参考。

关键词: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就业结构

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二者之问依然存在显著的偏差,中国的就业结构虽然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不断增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滞后的就业结构日益成为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路上的羁绊。因此,优化当前产业就业结构不仅是实现中国充分就业的客观需要,更是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而在促产业就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融机构的调节以及金融工具的应用,能够为产业发展融通资金,助力产业健康发展,进而扩大产业的就业数量。一般情况下,金融的向好发展都会促进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多,对产业就业结构的优化起到良性的刺激作用。因此,研究金融发展对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背景及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结构变化呈现“三、二、一”的模式,与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相符。目前,中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与绝大多数国家相接近。然而,中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太高,呈现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多,但是产出过少的特征。与之相对,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义反而偏低,与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的形成结构性矛盾。

山东省作为经济大省和农业大省,其经济发展状况可以看成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近年来,山东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稳步升高,就业结构逐步优化。但是山东省的就业结构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转型缓慢等问题。与此同时,尽管山东省的金融行业不断发展,金融规模逐渐扩大,然而其也面临着金融结构相对简单、金融发展效率不高等问题。在优化山东省产业就业结构过程中,金融是否发挥了促进就业结构优化的作用?这是山东省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梳理近15年来,有关金融发展与就业关系的文献,不难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逻辑线。王元月和王青照采用1979~ 2001年的数据,从国家层面研究金融发展与就业之问的关系。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金融深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两人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李巍和蔡纯从东、中和西部的角度对研究进行了再设计,并证实了金融会发展促进不同地区就业水平的提高。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协同性对不同地区就业率的正面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并且这种协同性对就业的影响在西、东、中部地区依次递增。基于以上基础,有学者进一步从省域的角度来论证二者之问的关系。杨恺钧等基于1996~ 2011年我国东部地区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再次论证了我国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当地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对我国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就业具有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规模对第一、二产业就业却具有抑制作用。陈作成基于2001—2013年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面板数據,研究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区域就业结构变迁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与结构促进了我国西部地区产业就业结构优化,金融效率的提高抑制了地区产业就业结构优化:金融发展通过技术进步效应问接的抑制了区域产业就业结构的优化。林春基于2000~ 2014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金融发展规模、金融深化程度对三大产业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深化程度均对第三产业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第一、二产业就业却产生了抑制作用。地区上的金融发展对产业就业影响因地区的发达程度不同而不同。不难看出,过往研究大多专注于国家或者地区,对单个省份的研究较为忽视。基于此,本文旨在从山东省的角度探究金融发展对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本文旨在探究金融发展对山东省就业结构的影响,从规模和效率两个维度来构建度量金融行业发展质量的代理变量,选取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作为白变量,用以全面度量区域金融发展程度,并探究其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在数据源的选择上,考虑到各省份的就业结构特点以及金融发展状况,本文选取我国山东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被数据的可得性,选取山东省1980年至201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在我们的实验中,考虑到回归因子均具有严格外生性,本文拟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 OLS)来确定因变量与白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以下的线性回归方程式。

EF= θ0+e1*FIR+θ2*FER +θ0+PCDP+θ4*TEC+εi(1)

E,S= θ0+θ1*FIR+θ2*FER +θ3*PCDP+θ4*TEC+εi(2)

ET= θ0+θl*FIR+θ2*FER +θ3*PCDP+θ4*TEC+εi(3)

其中,

θi=系数

EF=山东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山东省总就业人数

ES=山东省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山东省总就业人数

ET=山东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山东省总就业人数

FIR=山东省金融机构年末的存、贷款余额/山东省当年CDP

FER=山东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山东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PCDP=山东省人均CDP

TEC=山东省重要科技成果数量

εi=回归残差值

由以上模型的建立,考虑到金融发展,一方面,能够促进技术进步,使第一产业更新机械设备,增加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解放一部分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金融资本的逐利性,金融发展可能会更加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导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向第二、三产业流动。

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金融发展一方面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从而使产业结构调整表现为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从而促进第二产业就业。但是,金融发展会通过技术进步解放第二产业的部分劳动。

无论是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还是根据金融资本逐利性带来的就业人员的迁移,金融发展都能促进地区第三产业就业的增加。

H1:金融发展规模对第一产业的就业具有负效应影响。

H2:金融发展规模对第二产业的就业影响会随着地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H3:金融发展规模对第三产业的就业具有正效应影响。

H4:金融发展效率对第一产业的就业具有负效应影响。

H5:金融发展效率对第二产业的就业影响会随着地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H6:金融发展效率对第三产业的就业具有正效应影响。

(二)数据来源以及变量描述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山东省1980年~ 2017年的数据,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山东省统汁年鉴》、山东省统计局网站(http://tjj.shandong.gov.cn/)、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山东省金融运行报告。

(三)数据分析

1.单位根检验

在开展OLS回归之前,为确保样本序列平稳,符合时问序列数据进行OLA回归的条件,本文对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从检验结果来看,原始序列ES、ET、Zscore( PCDP)、Zscore( TEC)的ADF统汁量的值均大于1%和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所以接受原假设,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而经过一次差分后的序列AES、AET、AZscore( PCDP)和AZscore( TEC)的ADF统计量值均小于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所以一阶差分序列均是平稳序列。因此,根据单位根检验结果,本文对非平稳序列变量进行一次差分处理后,进行OLS回归分析。

2.相关性分析

为探究解释变量之问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研究首先对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根据表3结果可知,变量FER与变量FIR之间、变量FER与变量PCDP之问、变量FIR与变量PCDP之问均在0.01的水平上呈显著相关。且相关系数|r|均高于0.6,属于强相关水平。对此,出于谨慎考虑,我们决定采用多重共线性诊断来进一步探究白变量问是否存在潜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3.多重共线性诊断

根据Person相关性分析的结构,本文决定利用sPss开展多重共线性诊断。

从表4可以看出,尽管维度5的条件索引( ConditionIndex)大于10,提示我们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但是各自变量容差均大于0.1,且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10,特征值及容差都无O值。因此,可以认为本实验所获得的样本数据并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也并不需要去掉相关变量,可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从表5估计结果来看,控制了其他变量影响后,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在模型二、三中的系数皆为正,并且都在0. 01的水平上显著,则接受原假设。认为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对第二、三产业就业比例增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大于对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金融发展规模在模型一中的系数为负,并且在0.01的水平上显著,同样接受原假设。认为金融发展规模对第一产业就业增加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金融发展效率在模型二和模型三中的系数为负,并且分别在0. 05和0.01的水平上显著,在模型一中的系数为正,并且在0.01的水平上显著,则拒绝原假设。但本文认为,不能简单地将此结果解释为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反而会阻碍山东省就业结构的改善。因为山东省银行信用贷款较大程度地受到政策影响,所以不能够充分发挥其资源合理配置功能。控制变量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对第二、三产业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第一产业就业却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科技发展水平对第二产业就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第一、三产业的就业没有显著的作用。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山东省1980~ 2017年的数据,探讨了山东省金融发展对三大产业就业的影响,认为,金融发展规模对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增加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发展效率对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增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加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分析认为,伴随着山东省金融规模的逐渐扩大,金融服务业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多,同时金融促进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资金促进了山东省科学技术的进步,因而直接和问接地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的缩小,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的增加,从而使山东省的产业就业结构不断优化:除此之外,虽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效率对山东省产业就业结构呈现负面影响,但是本文认为,不能简单地将此结果解释为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反而会阻碍山东省就业结构的改善。结合山东省的历年数据可知,银行信贷较大程度地受到政策影响,信贷资金过多流入到传统行业和国有大型企业,未能充分发挥其资源合理配置的功能。同时,由于商业银行不断提高经营效率和投资判断能力,使得银行在放贷收缩的同时,吸纳存款的能力有较大的提升,在這种情况下即使存贷比率有下降,但是实际的金融效率可能有所提升。

由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两点政策建议。1.不断扩大金融规模的同时兼顾金融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金融业规模的扩大能够有效减少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但是第一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产值位居全国第一,所以在扩大金融规模造成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减少的同时应予以侧重金融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包括银行对农业等行业的信贷倾斜和农业金融机构的供给改革措施等,实现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的合理化变迁。

2.在扩大金融发展规模的同时提高金融发展效率,注重金融发展的质量。目前山东省企业主要的融资来源是银行提供的信贷,然而信贷资源的配置因为存在一定的政策干预、缺乏完善的市场定价机制,所以导致金融系统运行效率低。因此,为发挥金融发展效率对产业就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政府需要在注重金融发展规模适度扩大的同时,引导信贷资源流入新兴产业,强化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鼓励民问资本流入金融领域,从而促进金融领域的良性竞争,提高山东省金融业整体运行效率和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元月,王青照.我国金融发展与就业关系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26(3):18-22.

[2]李巍,蔡纯.地区金融发展协同性与国内就业状况的改善——中西部金融发展优先次序的再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2013( 12):67-71.

[3]杨恺钧,潘娟,王舒.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区域内就业结构变迁——基于我国东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5,32(1):19-24.

[4]陈作成.经济开放、金融发展与西部地区就业结构变迁[J].中国科技论坛,2016(5):109-115.

[5]林春.金融发展对产业就业结构差异性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7,23(3):14 -24.

[6]陈丹霞.经济开放、金融发展与我国就业结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9,37(1):27-36.

[7]王光栋,姜振波.金融发展、技術进步与就业——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4(9):20-23.

[8]赵欣楠.山东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8.

[9]李永平.山东省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D].山东:山东大学,2017.

作者简介:

龙剑江,山东大学(威海),山东威海。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
基于深度学习的我国就业结构发展趋势研究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青岛市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
新常态经济环境下互联网经济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马鞍山市产业、就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
非农就业压力下推进我国农民工城镇就业的行业选择研究
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和就业结构的影响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对就业问题的启示
中国城镇化水平与就业增长、就业结构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趋势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