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诵读,“西河”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2019-09-10 06:26卢昭张胜其
教育家 2019年17期
关键词:西河古诗文国学

卢昭 张胜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习总书记报告中的“文化自信”就包含了我们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充满自信的内涵。

传播国学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简单易行、影响深远的方式还是诵读。初中学生记忆力好,理解力处在较快发展时期,立足国学诵读,学生可以较快地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及民族精神,从而增长智慧、提高素养。国学经典诵读对于提升区域普通话水平,培养人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诵读形式活泼,深受学生喜爱。在诵读中,学生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自信随着洪亮的诵读得到提升。近几年,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国学经典诵读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

国学诵读与常规教育结合

国学诵读不仅仅是一种诵读,它是传统文化对生命浸润的一种方式,是对生命的一种丰富,是对生命品质的一种提升。国学诵读的内涵和意义与我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是高度一致的。为了让师生领会道德教育深刻内涵的精髓,我校将国学诵读纳入德育常规活动。每天早自习前,每位学生用国学诵读的方式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上午大课间,从教学楼到操场,学生在行进中高声诵读国学经典。诵读的常规化,是学校国学传承“点滴浸润、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将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教学深度结合。语文课堂不同于国学课堂,但国学一定要在语文课堂中占有重要位置,学生深层次理解国学经典最重要的阵地在语文课堂。一般而言,按照教材教学,一学期古诗文学习篇目不过20篇,而且古诗居多,这样的国学阅读量明显偏少。为此,学校规定语文老师对古诗文的教学量要翻番,尤其要注意增加古文篇目,这实际上是增加了国学课程的比例。教学古诗文,诵读是第一要务,学校要求每个班对教材内古诗文做到人人成诵;对于教材外新增篇目,至少一半人要做到诵读。

在我校,凡语文课,不论课堂教授的内容是什么,必有琅琅国学诵读声。至于古文教学,先诵读再做解析是基本的教学模式。在传统节日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书香校园教育系列活动中,学校把国学诵读作为一种传统项目融入其中;在“五四”纪念活动、国庆庆祝活动、元旦晚会、校园阅读活动启动仪式等场合,总能看到各种形式的学生国学诵读场面。此外,在我校与韩国姊妹校的互访活动中,国学诵读是必然登场的节目之一。我校每年都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而且四年时间获得了三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成绩可喜。

深挖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在国学诵读常规化、课堂化、活动化的同时,我们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对诵读内容进行丰富与筛选,加大向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倾斜的力度。

学校各年级学生诵读的内容有所不同,七年级学生有计划地诵读《弟子规》《论语》《朱子家训》;八年级学生有计划地诵读《大学》、注释版的《颜氏家训》;九年级学生有计划地诵读《中庸》。此外,我们规定各个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都是必诵内容,课外增加的内容为弹性诵读内容。

除了内容上的要求,我们意识到古诗文注重音律、长短交错、平仄有致,要求学生诵读一定做到形神兼备,以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国学的内涵,丰富语言并形成一定的语感。为此,我校制定了学生诵读标准:在“形标”方面,要求学生姿势端庄、声音清晰洪亮、诵出轻重抑扬;在“神标”方面,要求学生诵出雅俗情感、诵出思想境界。在学生明确诵读标准后,我们要求老师加强诵读指导,使得我校的学生诵读收到了预期效果。

学生在诵读中自信满满

诵读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积淀。我校学生通过诵读,文言知识明显增加,运用文言知识解读传统文化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文化积淀的增加,使得我校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学生不仅口齿清晰、思维敏捷,更重要的是谈吐更加有涵养,表达更加雅致。诵读中积累的大量文言词汇,使学生在作文中能做到旁征博引,丰富了现代语言的韵味。

诵读让学生成为美德少年。学校要培養具有健康人格的公民,我们惊喜地发现,以往教条的说教、严格的道德要求不能达到的一些育人目标,通过持之以恒的国学经典诵读得以实现。现在我校的学生,见到师长问好,较以前更加恭敬诚恳;同学之间用语更加文明,行为更加友善;课上秩序井然,课下休息文明;杜绝了学校公物的人为损坏,家长则反映学生更加听话孝顺。国学诵读,使我校美德教育迈上了新台阶,成就了一方美德少年。

国学经典诵读,让我校收获颇丰。国学诵读成为西河中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伴着国学诵读,我们一路走来,不断地成长。我校的这项工作得到了教育局的关心关注,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家长的交口称赞。我校在国学诵读比赛中连续三届获得区级一等奖,西河中学的名字被更多的百姓熟知,我们的办学特色更加凸显,办学效益达到新高度,全校师生为此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喜悦。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对学生来说,塑造了他们健康的人格;对家庭来说,为其培养了让人放心的孩子;对社会来说,将成就一批栋梁之才。诵读经典,我们不会视其为一时风气、一阵潮流,将视其为传承中华文化瑰宝、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一种责任!

(作者单位: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中学校)

责任编辑:姜乃强

猜你喜欢
西河古诗文国学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大西河,冷色调的生命
大西河,冷色调的生命
细致描摹展现美丽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