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引领下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9-09-10 07:22吴凯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40期
关键词:导学案建构主义高效课堂

吴凯

摘    要: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是高效性。本文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三个方面,积极探索导学案引领下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模式;高效课堂;建构主义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的浪潮猛烈冲击着传统的“灌输式”单向课堂教学,积极推行教学互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和探究式学习。各地在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中,提出了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无论哪种课堂教学模式,最终检验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是高效性,因为质量和效益问题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在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导学案引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而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突破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在高中历史课堂模式的共性是:教师程式化地完成教学任务中所要求的历史事件的分析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史实和结论,以应付各种考试,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形成信息的单线传递。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普及,“语言+电脑”的课堂模式开始流行,逐渐取代了“语言+粉笔”的老式课堂模式。这种“语言+电脑”的多媒体课堂模式更具直观性和形象性,信息传递更快,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于是有人认为,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的课堂,就是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只是课堂的辅助手段而已,不过是给课堂进行了“时髦”的包装。如果课堂教学的内涵仍为前面所述的“共性”那般,那么不管教学的辅助手段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从历史教学内容来说,史实和结论是历史知识的结构特征,不是认知过程的特征,因而不能构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从教学方法来说,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在本质上处于凌驾一切的状态,学生只能被动地充当课堂的配角,主动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逐渐退化。由此可见,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由于其单向性、灌输式,以及学生沦为配角等弊端,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低效的。

二、理论探新——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作为一线高中历史教师,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所谓教学模式,它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制定教学的基本策略及其实施步骤的样式,构建一种有规律的教学程序,能够给予教学实践一定指导和规范,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优化的过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忽视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样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尤其是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内在需求和潜在能力。那怎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才是高效的呢?现代汉语词典中,“高效”的意思是“效率高的”,即“能够高效地实现预期目的”。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研究高效课堂模式的原动力。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要求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始终围绕学生这个主体进行,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西方著名教育学者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学生主体的活动是第一性的,是发展的根本原因。”他认为,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仅仅把知识从教师传送给学生。建构主义提倡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要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由此可见,无论是新课程理念,还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课堂学习是他们成长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生机勃勃。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瞬间,点燃他们学习的激情,使他们在愉悦中成长。

三、模式初探——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中历史课堂的高效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导学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我们正积极探索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引领下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分为四个部分,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下面,我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历史选修二课题“第四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的教学设计为例,介绍一下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

1. 导学案引领之课前系统部分:宏观认识本课考点,创设问题情境导学

课前系统部分是整堂课的基础环节,是学生在课前自学完成的。学生通过自学,可以了解到本课的考试说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信息,可以自主地对相关信息进行有选择地消化,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为真正的教学环节做准备。

我在课前设计了问题情境“课前调查:你心目中最理想的政治制度”:

在古代雅典民主制度、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近代美国共和制、现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四种政治制度中,请你选出你认为最理想的政治制度(打勾)并简要说明理由:

设计了如下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图:

学生解读:图中的虚线代表君主处于“虚君”的位置,没有实权。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实线形象说明了内阁和议会的实际关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着英国由君主主权转变为议会主权,议会成为权力中心。

3. 导学案引领之课堂练习部分:分层指导,灵活训练,学生渐进提升认知

在学生获取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才能将认识由具体、简单上升为抽象、复杂。应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对于中等生,指导他们巩固新学新知以后,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对于学困生,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知中最基础的部分;对于优等生,应指导他们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难度更大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分层各自练习,全班学生各自获得不同层次上的平衡,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并产生强烈的愉悦感,这样就能进入一个良性的心理循环过程。

4. 导学案引领之课堂反思部分:自我评价,内化新知,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学完本课的知识,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反思。教师反思的目的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理性思考:學生还存在哪些盲点、哪些薄弱环节?三维目标是否已实现?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体现程度怎样?今后如何改进和提升?学生是否掌握了一种学习的高效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反思:这堂课教师讲的哪些问题我还不清楚?和同学们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改进之处?学生的反思建议可以为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提供有益的参考。

总之,学生的进步与成功是教师最大的福祉。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Comenius Johann Amos,1592—1670)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明确指出:“需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意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我们提出的导学案引领下的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和完善,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成效,实现学生的进步和成功。

猜你喜欢
导学案建构主义高效课堂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