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农村地区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2019-09-10 07:22李雪松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5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农村

李雪松

摘要:随着新时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教育学者们对化学教学的思考逐渐趋于多元化,并也越来越关注课堂的教学效果的实施。而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第二课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和探讨改进农村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科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关键词:农村  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  方法  基础薄弱  条件落后

一、引言

自2017年底以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新教学的指导方向。农村地区的化学教学方式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不再只重视知识和内容的传授,更偏向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补充,作为训练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强有力手段,已成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

二、正文部分

农村中学的教学条件虽说已经逐渐改善,但是也有一些地区存在这样的现状:设备不够齐全、办学条件匮乏、学生基础不够扎实,以至于动手和动脑能力都有待提高,这些都影响实验能否顺利完成,并直接决定学生化学学习的质量。同时,师资力量、教育费用投入和仪器设备能及时更新等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如果化学实验的仪器和试剂配备不足,使得一些实验无法开展,只能把“学生动手做实验”改为“教师动口讲实验”……因此,在现有条件和设备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动手和思维能力,所以很多农村地区的教师也任重而道远:

1.客观条件局限性。

农村中学化学专任教师不足,没有专门的实验老师,很多实验室配备也不够完善。就以我曾经工作过的单位为例:500多名学生,本人曾经同时担任化学教学和专职实验员的任务,学生多,分组任务也很繁重。有时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实验需求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临时搭建移动板房作为实验室,既不符合实验室的配备要求,同时又存在安全隐患。实验后经常无法就地清洗仪器和整理药品。

2.实验受重视程度和实验教师专业性。

实验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应该是在小学科学课中就逐步进行培养的,到了中学,在生物课及物理课中逐渐加强,到九年级化学课或者高中化学课中应形成一定的科学实验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但农村中学条件差、教师可能专业不对口……加之实验本身又得不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认为没有进行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甚至直接取消实验课程,把“做”实验改成“讲”实验……因此多数实验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3.忽视实验的目的性。

相当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存在好奇心理。农村孩子进入实验以后大多将目光锁定在实验的仪器和药品上,好奇心战胜了实验目的,各种现象层出不穷。比如:一开始就将各个仪器从头到尾玩一遍,甚至打碎了仪器;然后药品随便乱加乱用,不管什么试剂全部放在一起,看有无神奇的现象发生;纪律难以维持……这些都会使他们忘了应该要做的实验。

4.实验操作的盲目性——随意进行实验。

實验之前应当对要做的实验做到心中有数,任何实验都有特定的操作顺序和特别的注意事项。实验中,部分学生往往一头雾水,无从下手,有的坐在一边袖手旁观、要么模仿同学要么看着实验报告——照方抓药,边看边做,常常手忙脚乱和顾此失彼。在这样的现状下,其结果往往是实现实验目的未达到,反而损坏了实验仪器,甚至制造了实验事故。

5.实验纪律难控制。

多数实验教师的共同感受是分组实验中的课堂纪律很难监控。例如学生说话声特别大,有讨论问题的,有询问的,有无动于衷的……主要是源自于学生的平时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也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6.忽略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在实验进行中,少数学生认为这不是课堂教学,所以行为习惯开始变得随性,不规范的操作时常出现。例如,使用酒精灯时,灯帽乱放;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朝着手心;取完药品后,瓶塞没有及时盖上;试剂瓶到处乱放;用过的火柴乱扔在地上或水槽中;试管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使用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液体的操作错误;用铁架台的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不正确……

二、应对策略——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简单探究

总体来看,基础教育阶段化学实验教学有两大基本特点:(1)以演示实验为主的教师实验;(2)以验证探究为主的学生实验。

1.多措并举,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意识。

如果是吸引兴趣的实验,那么教师要认真思考、充分准备,通过神奇的实验现象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新奇中产生兴趣,积极探索。例如:“白纸、黑笔、红字”实验的方式自我介绍(在白纸上,用铅笔做电极电解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又如:“滴水生活”“吹气生火”(Na2O2的两大反应)……

2.因地制宜、自备部分实验试剂。

农村地区实验资源匮乏,如果身边有可以利用的资源,那么也可以就地取材,带到实验室作为化学试剂的补充品。例如:蛋壳、草灰、农田里试用的氮肥、家用井水测软硬度、纱布作为过滤的仪器……

3.适当拓展、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的学习课外化学知识,如果学生在某些书刊或者杂志上看到一些化学实验,或者学生有新奇的想法,那么也可以在实验条件和设备允许的情况下,指导其在实验室完成验证、探究。这样假以时日,学生必对化学实验的功能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喜爱。

4.加强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实验能力的训练。

实验不仅只是为了传授学生知识和展示化学的神奇魅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合作、思考、探究、动手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5.加强生活实际和理论知识的联系。

在学校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完成的实验,可以在家中完成。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一些小实验,例如学生可以收集一些废旧的用品,进行二次回收利用,不仅进行了化学实验,而且更加的环保。用生活用品代替化学药品,也会更加的安全,比如说用鸡蛋壳来代替碳酸盐,安全有效。学生可以多对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进行观察,寻找实验的工具。在实验成功之后,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农村地区的化学教学面临的任务较重:既要培养化学核心素养知识,同时也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实验技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立足师情、学情、生情、地域特点的,农村地区学校要开足开好实验课,重视化学实验在学生素质提升中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农村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对初中化学实验细节化处理的认识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