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三步四环五课型”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综述

2019-09-10 07:22詹正茂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研究综述有效教学

【摘要】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一直都是教育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基于当今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对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指出当前有效教学研究存在的不足,探索有效教学的新发展。

【关键词】中学物理;有效教学;研究综述

一、引言

追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等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本文基于当今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对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指出当前有效教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不断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新发展。

二、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

1.关于有效教学的内涵认识

2000年,陈厚德在其编著的《有效教学》里提出了有效教学的定义,认为有效教学的实质是促成学生有意义学习的过程。这是我国第一本关于有效教学的专著。此后,其他的研究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蔡宝来、车伟艳认为教的效率和学的效果是课堂有效教学最关键的构成要素;明庆华、谷木荣提出有效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唤醒和激发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是否以学生有效学习为中心组织教学,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盛群力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提出了有效教学的十个要义等。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关于有效教学的内涵认识有很多,但没有统一的概念。

2.关于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

哪些因素会影响有效教学,哪些因素能促进有效教学,这是近年来研究者们研究得比较多的一个课题,大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如对教师特征、课程资源、教师教学技术、学生学习兴趣等因素都进行了相关研究。

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的研究只是将教师特征与教育结果机械相连,而几乎忽视了课堂实际。如卡特尔(1931)和赖安(1960)研究都发现,调查者们使用频率最高的描述好教师品质的词依次为:个性与意志、才智、同情与机智、思想开放、幽默感。一个教师的得分越是靠近每一因素肯定的一端,那么他就比其他靠近否定一端教师的教学“更有效”。

随著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研究者们逐步多角度探索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如张廷凯提出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能促进有效教学;李志厚提出教学目标与有效教学相关,教学有度能促进有效教学;陈佑清则认为影响有效教学的变量主要有三类:效果变量(学习的结果与效率)、控制变量(教与学的行为)、条件变量(教学目标、内容、条件及学情)。这三类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教与学的行为(尤其是学习行为)直接决定学习的结果与效率,而教与学的行为又要依据教学的目标、内容、条件及学情的实际状态综合选择和设计;曲中林、胡海建则认为教师的教学技术是有效教学的“利器”;钟素芳认为激发学生兴趣,能提高教学效率等。

3.关于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到了20世纪60、70年代,西方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注意力扩展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如加涅提出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这四个方面研究有效教学。在加涅看来,学生的学习是学生参与教育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变化。

布鲁纳也提出,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学习的内容不是给予的,学生必须亲自发现它,并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迄今为止,所有的有效教学著作中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有效教学策略,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评价,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策略。以艾伦·C·奥斯丁所著的《有效教学策略》一书为例,就有11种之多。如果将每一种策略扩展开来阐述,则可以集册成书,比如数不尽的教师课堂提问策略、观察策略、决策策略,学生学习的预习策略、练习策略、解题策略等都是以专著或教材的形式出现的。坎贝尔(Campell,2003)则为教师和学生总结出101条已被证明是成功的教与学的策略。

近几年来,也有较多的研究者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有效教学策略。如栾春波从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特征和教师的角色定位入手,重点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李莹霞提出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促进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有效策略;张丽红总结了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王茂峰提出了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策略等。

4.关于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进入近现代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吸取外国教学模式之所长又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模式,可谓如雨后春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有:“指导—自学”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2010年-2015年,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能反映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方法有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讲学稿”课堂教学,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文汇中学的“自然分材”模式等。

5.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国内外研究者主要是对有效教学的涵义、影响因素、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进行研究,从教师品质、教学技术、学生兴趣、教学目标的设定等方面探索促进有效教学的因素,也从具体课堂、具体学科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有效教学策略。可以看出,当前的有效教学研究开始朝着建构多元化、情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

三、本次研究设计

鉴于当前有效教学研究,我们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学物理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研究,我们提出的教学模式是:中学物理“三步四环五课型”教学模式。研究设计如下。

1.研究对象

抽取某中学初二、初三年级各四个班学生。

2.主要研究方法

(1)实验法

第一,实验方法就是在“中学物理‘三步四环五课型’教学模式”可控的教育情景中,依据物理理论假设,有目的地改变一些教育因素(自变量)。控制无关因素,观察记录另外一些教育因素变化,到一定时间后,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找到两类教育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验证理论假设的方法。

第二,建立实验班与对比班。

实验班:初二年级(1)、(2);对比班:初二(3)、(4)。

实验班:初三年级(1)、(2);对比班:初三(3)、(4)。

第三,实验法研究的过程。

一是实验法研究前。

为开展好教育实验,实验前要做好实验设计方案,包括:选择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背景、理论假设,实验组织机构,实施方法和步骤、预期成果及建议等。

二是验法筛选研究中。

试验中对物理实验数据进行筛选,选出有利的因素,继续投入实验中。

三是实验法实践中。

侧重物理实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及时对物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得出结论。

第四,实验法后归纳。

实验实施后,要进行全面归纳和总結,写出物理实验研究报告。一是检测方法。课堂检测、物理实验检测、物理课外实践检测、物理实验报告检测。二是测试方法。物理实验操作测试、试卷测试、思维测试、智力测试、写物理验证过程测试等。

(2)调查法

学习成绩测验法,对该次研究效果的评价主要由调查法、学生成绩测验为主。

一方面,向相应实验班的班主任、科任教师进行调查,亦向学生进行调查,重视各方面的反馈意见。

另一方面,定期对各个班别进行学习成绩测验,比较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成绩,探究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成绩是否相关,该教学模式能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行动研究法

本研究参与人员有课题研究专家、学科教师、学生等,我们将如期进行教学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定期总结和反思,不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并定期向专家请教,争取顺利完成该次研究。规划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6月—2017年1月。

主要工作:

第一,组织课题组成员收集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对课题进行规划设计论证。(负责人:詹正茂)

第二,进行前期尝试性研究,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请课题研究专家指导,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工作。(负责人:詹正茂)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7年2月—2017年6月。

主要工作:

第一,2016年3月-2017年7月,组织成员按照课题方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对比实验,定期总结课堂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措施。(负责人:陈荣伟)

第二,实践过程收集各种资料。(负责人:毛厚珠)

第三,教学过程中总结典型案例。(负责人:各成员)

第四,对第一阶段和本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不断积累经验,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开始实施后期研究方案。(负责人:詹正茂)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7年7月—2018年12月。

主要工作:

第一,做好课题的总结工作,整理课题的各项资料。(负责人:毛厚珠)

第二,刻录好课件光盘,录像课光盘。(负责人:李志锋)

第三,撰写论文,形成论文集。(负责人:各成员)

第四,提炼研究成果,形成结题报告。(负责人:詹正茂)

3.研究目标

第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适合中学物理特点和我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

第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校教学质量。

第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乐学、会学,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通过本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促使老师们加强学习和交流,打造一支爱学习、会研究的教师队伍。

第五,在研究过程中,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促进学习型校园的创建和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氛围的形成。

4.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研究方法多样,以实验研究为主。

第二,借鉴整合国内外高效教学和互动教学理论,探索中学物理“三步四环节五课型”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第三,以导学案为载体,以课例研究和校本教研为主要方式,形成一套针对基础普遍较差的学生的具体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切实改变学生普遍厌学状况,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5.研究内容

中学物理“三步四环节五课型”课堂教学模式,其中“五课型”是指新知探索课、实验探究课、习题训练课、知识梳理课、测试讲评课;“三步”包括课前预习、课内探究、拓展提升三步骤;“四环节”是指在课内探究的过程中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环节。具体如下图。

中学物理“三步四环节五课型”基本课型及教学流程如下。

(1)新知探索课

第一,课前预习。

教师:编写学习目标;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前提下,编制出“预习学案”;提前2天以上把预习学案发给学生;课前1天教师通过抽阅“预习学案”或与学生座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学生:依据预习学案认真预习,及时完成“预习学案”,记录疑点。

第二,课内探究。

一是自主学习。

教师: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指导自学。

学生:相互检查“预习学案”的落实情况。根据学习目标和预习学案中存在的问题,纠正错误,对存在的疑问再思考。

二是合作交流。

教师:把学生的问题整理后提供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然后通过巡视、个别询问、深入组内讨论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交流展示”及“精讲点拨”做好准备,最后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学生:首先组内交流,解决学习中出现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方法,探讨知识间规律,在组内达成共识。其次,班内交流,在小组交流共享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小组代表展示小组的活动成果,解说小组的观点和看法,解说小组得出的方法、结论和规律,引导全班思考讨论,优秀的成果共享,问题成果纠正。

三是精讲点拨。

教师:对暴露出的问题要进行精讲点拨。精讲中尤其注意从思路、规范、规律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引导、激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我疑点,突破难点。

四是有效训练。

教师:展示当堂训练题,及时进行反馈与矫正,点评解题,总结方法和規律,确保课堂的效益。训练题的设计要做到:训练题设计要有层次,体现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训练题设计要围绕三维教学目标。设计要突出重点,注意疑点;题目要有代表性和可拓展性。

学生:独立完成变式训练及当堂检测,巩固知识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简单应用,总结解题思路与方法。进行课堂学习小结。总结、整合、提升,感悟新课学习的收获,提出存在的困惑,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行补救学习。

第三,拓展提升。

教师:反思本节课教学的得与失,对学案加以修改、补充、完善。检查学生对学案的整理情况,批阅学生的课后拓展训练。

学生:一是整理好学案,进行必要的复习巩固。二是完成分层次的课后作业。三是搞好探究活动或研究性学习等。

(2)实验探究课

第一,课前预习。

教师:一是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制定实验探究的目的,编写好预习学案,提前2天发放给学生。预习学案要求: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复习已有的相关实验或操作,设计实验方案。

二是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准备好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预测好学生做实验会出现的问题和实验时间。

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依据实验原理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对实验所设计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回顾。能提出猜想,设计粗略的实验方案。

第二,课内探究。

一是自主学习。

教师:抽查学生的预习学案修正设计的实验方案;检查实验用品;解读实验的目的,布置实验任务。

学生:学生相互间检查预习学案完成情况,讨论、比较、修正设计的实验探究方案。进一步熟练实验仪器,了解实验步骤。

二是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的原理、步骤和注意的问题,强调安全和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巡回指导。

学生:①小组探究: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学习小组交流自主学习体验和收获,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后,然后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完成实验探究,记录好实验现象或数据,互相讨论产生小组内的结论。同时反思实验探究的活动,分析优点和不足。②组际交流(班内展示):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实验方案、过程、现象或数据、结论。通过多个小组代表展示,引发全班同学的讨论,达成共识优秀成果,修正问题成果。

三是精讲点拨。

教师:通过小组实验结果的展示,对成功给予,并协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并进行矫正。对于重要的问题或学生出现问题的地方,教师要及时地引导、点拨,进行拓展与变化,要在课堂中引起讨论,展现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精讲点拨要达到归纳、发展与提升。

学生:认真听教师的讲解,总结实验,分析误差。

四是有效训练。

教师:根据实验的探究情况,教师编制、展示类似的实验或强化练习题。

学生:完成实验设计及其问题,完成实验强化练习题,加深对实验探究的理解和巩固。反思总结、提升实验探究能力。

第三,课后提升。

教师:设计适量与本实验相关实验练习题或类似实验,以巩固实验探究能力。

学生:根据实验过程、结果、结论进一步总结实验,做好反思总结。完成分层次的实验练习题。做好相关的探究实验。

(3)习题训练课

第一,课前预习。

教师:针对一节或一章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和现实性的题目形成习题学案。提前一天布置给学生。

学生:对所学内容及笔记重新温习,加深理解,为解题做知识准备。之后做学案中的练习题,记录有疑问的题目,并深入思考。

第二,课内探究。

一是自主学习。

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叉评改已做的练习题,让学生把做错的题目或答案不一致的题目做好标记。

学生:同座的同学相互评改题目,各小组成员了解自己的答题情况,做错的题目或答案不一致的题目记录下来。

二是合作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并加入学生小组当中去进行讨论,巡回指导,进一步了解错题几错因,做好记录,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学生:将自己不会做的题目提到小组内讨论,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讨论,达到解决疑问。小组讨论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作好记录,并投影出来让师生共知。

三是精讲点拨。

教师:选择要评讲的题目归类,有序分析。评讲时要注意几点:

一是错误或疑问多的题目;二是体现课本重点内容的题目;三是一题多解的题目;四是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题目;五是易混淆的与物理概念相关的题目。

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力求解决疑难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注意弄清概念,学会审题,明晰思路,掌握方法。四是有效训练。

教师:设计变式练习,当堂训练,展示答案,拓展思维,解决学生当堂提出的问题。做好习题训练小结,归纳审题方法、解题思路及一题多解的方法。

学生:限时训练,认真做题,交叉评改,讨论,纠错。

第三,课后提升。

教师:布置作业。检查批改。

学生:做作业,整理笔记,反思如何审题,反思如何变通(变式迁移),反思有无多种方法解题。

(4)知识梳理课

第一,课前预习。

教师:制定知识梳理学习目标,分析学生产生的错误及原因,编制复习学案,提前2天编制并发放学案,包括学生梳理巩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点,易错的知识,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画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图等。教师提前1天抽查部分学案。

学生:根据学案复习学过的相关内容。构建所复习内容的知识框架。独立完成预习学案课前测试。

第二,课内探究。

一是自主整理。

教師:抽查学案完成情况;课前发放学案答案,指导学生自查自纠;根据教学的重点,展示复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复习欲望。要求教师设计的学案,不能是把知识和问题变成简单的填空,要适当的进行整合。

学生:对照发放的学案,自查自纠;利用学案中的填空、表格、框图等形式引导学生再复习再回忆,再翻课本,并让学生自主的理顺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是合作交流。

教师:展示收集的学案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内容及方法。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深入组内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掌握学生组内合作探究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交流展示及“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学生:组内讨论: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内一起实施有效的交流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处理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交流知识结构图或知识树。组间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在全班内讨论评价各小组的成果,达成共识,共享成果。

三是精讲点拨。

教师:对共性问题教师要点拨精讲,加强知识的理解深化,突出知识间的对比和联系,重视知识的迁移应用。对典型习题,教师要剖析透彻,并能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式的训练。

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要认真思考,解决疑点,突破难点。要加强解题后的反思和总结,要在交流反思中进一步提升解题能力。

四是有效训练。

教师:要精心设置巩固练习题目,要注意练习题目的变式和系列化,避免大量重复的机械练习。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当堂检测题;依据答案,让学生互相批阅,讨论错误;对学习和练习结果进行评价、反馈,对其中暴露的缺陷和不足应及时矫正、补偿。

总结下列课堂内容:①站在整个中学知识体系的高度,完整地归纳概括复习内容。②概括总结知识技能、过程方法。③指出复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第三,课后提升。

教师:布置分层次课后作业,提出解答要求。检查和抽阅学生对学案的整理,批阅学生的课后训练。

学生:按时完成分层次课后训练题,整理课堂笔记。

(5)测试讲评课

第一,课前预习。

教师:精心挑选题目组成测试试卷。试卷的编制要实行编审制,责任到人。课堂测验。批阅试卷,流水批阅做到“第2节”讲评。做好有关的数据统计。统计错题时要统计出错人数及错误类型、出错的群体,要统计吻合率。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定出纠错的具体措施。分析学生对相关知识、方法的掌握情况。定出补救措施,设计好“查缺补漏学案”,编制好针对训练题。

学生:重做试卷,改正错题,分析错因。通过学案的内容,借助学案再去复习知识,深入理解方法;及时完成学案的习题。

第二,课内探究。

一是自我纠错。

教师:用多媒体等手段展示各分数段的人数、各题的出错人数和主要的错点。展示优秀的试卷和卷面不清的试卷。

学生:根据各分数段的人数进行自我定位,通过各题的出错人数对出错的问题进行自我分析,找出错误,分析出错因,复习知识和方法。

二是合作交流。

教师:积极参入学生的讨论中,并巡回指导,进一步了解错题和错因;了解各题讨论的结果,对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指导,并做好记录,为精讲点拨作好准备。

学生:自己解决不好、解决不了的题,提交到小组内学生间交流和讨论,通过生问生、生教生、师生相互讨论达到弄懂弄透,这样获得解决的题目印象会更深刻,不易忘记。即使有一部分仍然无法解决,讨论交流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再次放大,突破,升华。

三是精讲点拨。

教师:选择好要讲评的题目,进行归类分析,确定讲评顺序。选题要注意以下几点:试卷测试内容范围内的重点题目;学生错误较多的题目;解决方法灵活多样的题目;题目有变式或变换的价值;题目与前后知识联系密切,对于以后的学习有利的题目,或者是能引出继续学习的内容、方法的题目。

学生:认真倾听、思考,解决自己的错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是有效训练。

教师:对于出错多或不会的题目,教师讲了,学生当时理解了,但是换个角度可能还是不会(或出错)。教师应当围绕该问题再设计出一些变式练习,进行当堂训练,训练后展示答案,指导学生互批互改,并当堂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认真训练定时检测,同位之间互相批改,小组内讨论、纠错。讲评课不能忽视课堂小结。

第三,课后提升。

教师:布置学生整理错题,组成错题集,布置相关作业。

学生:将错题整理成错题集,复习相关知识,完成相关作业。

四、结语

纵观其研究,当前的有效教学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如研究角度重“教”轻“学”,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实验研究等。今后的研究角度可以多从“学”出发,研究方法可以更加多样化。

参考文献:

[1]陈德厚.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9.

[2]蔡宝来,车伟艳.课堂有效教学: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J].教育科学研究,2013(1):12-17.

[3]明庆华,谷木荣.有效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J].中国教育学刊,2015(5):32-36.

[4]盛群力.论有效教学的十个要义——教学设计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2(4):13-20.

[5]张亚红.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西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11.

[6]张廷凯.基于课程资源的有效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5):3-7.

[7]李志厚.关于有效教学研究的新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5):24-28.

[8]陈佑清.论有效教学的分析模型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12(11):3-9.

[9]曲中林,胡海建.教學技术是有效教学的“利器”——与叶波博士商榷[J].中国教育学刊,2015(2):1-5.

[10]钟素芳.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浅谈职教英语的有效教学策略[J].中国培训,2017:1.

[11]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2]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3]栾春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成功(教育),2011(8):183-184.

[14]李莹霞.初中英语单元话题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英语广场,2018(6):160-161

[15]张丽红.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69.

[16]王茂峰.关于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学周刊,2018(7):161-162.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研究综述有效教学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