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政教育融合为背景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浅探

2019-09-10 07:22席宝辉王燕露
高教学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途径高校

席宝辉 王燕露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教育途径和教育目标,思政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校工作中,将思政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融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中能够有效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作者以思政教育的背景为基础,对两者的融合关系进行了深入解读,并通过全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功能价值,从学生、高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融合发展路径。

关键词:思政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高校;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5-0121-03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basis of talent cultiv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is the educational approach and goal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enter the societ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In the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integrated with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in order to achie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work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cep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author deeply interprets the 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al val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path of optimiz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from three levels of students, universities and society.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college; ways

高校是对青年学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一步,同时,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也给高校大学生的发展就业带来了严峻的压力,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将其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通过融合教育培养优秀思想素质的人才并将其与未来发展相结合,是当前高校综合素质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思政教育的内涵分析及关系解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的一门有利于大学生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性课程,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般是高校辅导员,通过对职业知识理论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测评,深入了解在自身发展规划和教育理论的基础影响自身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根据自身认识进一步明确自身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课程融合了学生职业规划的知识和发展基础,是高校在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教育创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高校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不断调整自身的教育课程和人才培养体系,是促进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一步。

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指的是高校从教工作者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等多种方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理论指导,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发展和基础方式,能够为大学生的理论大战和思想政治认知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优化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式。网络社会的飞速发展给当代青年的思想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作为网络环境的主要受众人群,在这种社会状态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便显得至关重要。

从教育目标上来看,两者对大学生的教育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本专业的就业状况来不断完善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帮助大学生制定出一份切合自身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职业规划,从而帮助大学生成为一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对国家、对社会有价值的优秀人才;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高校大学生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培育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健全和发展大学生的人格,在高校发展教育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途径,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载体,一方面既可以满足大学生未来发展中的就业和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价值观,促进理想目标与现实目标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人生价值;从教育教学内容上来看,两者具有一定的共通性,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通过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制定就业和发展目标,从而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來达到目标,这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发展期间的教育内容并不仅仅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培养和培育,而是通过这样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帮助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发展方面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

二、思政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功能价值分析

从当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教育教学中的教育水平和深度来说,以思政教育为背景将其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价值和功能价值,以思政教育为课堂载体,深度挖掘其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功能价值对于促进两者的融合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思政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指导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培养内容,更是大学生职业规划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以高效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强化大学生较强的思想素质和自我培养约束意识,能够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发展,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进行奠基,而学生未来的发展更是以思想素质为基础的,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一方面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工作发展中获得较好的优势,还能够在大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中提供更好的发展作用,因此,这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内容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教学内容,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协调作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基于当前社会的发展现状而开设的一门全新课程,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逐渐取代了人工劳作,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是代替了传统型人才的社会需求,高校在培养体系与培养方式上由于还未完全转变,直接导致了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严峻的压力,直接造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频繁发生,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展开职业生涯规划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思政教育课程的开设过程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对于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能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的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就业压力和挫折,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也起到了调节作用,两者的融合发展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环境承受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发展的综合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促进功能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出发,这门课程的开设能够帮助大学生在自身素质的审视与评估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提高自我素质的重要性,同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他们在当前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和发展中实现全面发展,而当前社会中严峻的就业压力促使高校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的是促进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和自身能力的准确评估,从而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来说,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大学生的基础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其更加符和社会发展和人才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等方面提供了更好地发展基础和发展优势,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为背景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途径分析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思政教育教学现状

一方面,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来看,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导致大学生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受众人群,而互联网环境的多变性与复杂性导致大学生在思想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受到大量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向作用功能,不仅影响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综合发展更是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阻碍;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体系中不够健全和创新,传统的授课模式导致部分学生忽略甚至厌倦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基础教育课程,部分高校和学生缺乏对其的重视性,导致大学生在高校期间的思想价值观没有得到明确的完善和提升,最终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和发展方向,影响了自身以后的人生发展,降低了自身的社会价值。

另一方面,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本身来讲,大多数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缺乏一定的重视性和积极性,根据大学期间的学习情况和就业状况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和实践对于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的课程开展情况来看,学校和学生都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学校在课程的开设以及执行力度不夠,学生自身的思想基础也不够牢靠,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学生在找工作期间存在好高骛远的心态,远离自身的发展和素质实际水平,导致就业形势严峻,久而久之会受到打击,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在这一过程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同时,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大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以思政教育融合为背景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途径分析

根据以上提到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现状与诸多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实现思政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机融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笔者根据自身长期的教育教学经验与社会认知,从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途径进行了详细分析。

首先,从学生层面来说,各高校学生应当从自身的基本素质与高校的培养目标与要求出发,深入探究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发展情况,进一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第一,对待课程要认真严肃,不能避重就轻,忽略思想政治教育在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做到端正态度,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作为一切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强化自身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提升,重新认识自身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并进一步塑造,对于网络环境更是要避免不良环境和言论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对待网络环境,促进自身思想素质的提高;第二,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基础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认识,以本专业的发展前景作为基本参考,以职业规划课程为着力点,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准确定位,并以此为目标进一步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以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以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作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来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基础实践技能,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锻炼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强化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从高校和教师自身层面来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高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战略进一步凸显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自身和高校不断审视在教育发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创新发展,促进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第一,高校和授课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建立以大学生为主导的职业规划体系。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基础就是要立足实际,这里的实际既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际,也是指大学生目前的发展实际,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来强化学生的认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是高校基础课程之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质,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基础教育,通过进一步优化大学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促进职业规划体系的进一步构建和实施,在职业规划教育课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与本专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强化思想道德素质在择业就业中的重要性,通过将思想道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相融合来构建和完善职业规划体系;第二,建立和健全职业规划机制,构建融合平台。思政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则对大学生以后的就业发展至关重要,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发展是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就业水平的关键一步,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两者的有机融合需要构建完善的体系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两门课程之间的相对关联性,对教育内容实现进一步的融会贯通,同时,关注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将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有机结合来实现职业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发展,通过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平台,实现两者在学生需求方面的有机融合发展;第三,引进专业化的职业测评体系,调节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提升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关键是帮助大学生客观真实的进行自我認知,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素质教育来帮助大学生在面临严峻就业压力时的紧张情绪,同时在测评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从而实现帮助大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最后,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更新换代更是对人才需求的不断转化,以此为发展背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开设能够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化及时调整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方向和体系,从而促进大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需要,同时,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高待遇要求的情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这一就业情况转变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重要理论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求个人要以社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先大家后小我,将其应用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上来看,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在就业工作的同时将个人的需要同社会的需求进行有效结合,注重社会对人才的全方位需求,从而促进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前景和优良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文娟.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路径[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6):41-44.

[2]董林傲琦.论思政教育在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指导中的导向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7,339(49):50-51.

[3]葛建伟,黄艺.基于思政教育功能的高校职业生涯实验室的创新设计及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5):40-41.

[4]王奇琦.浅析思政辅导员在民办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推动作用[J].考试周刊,2017(83):10-10.

[5]张科.借力思政教育,互相渗透融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0):145-146.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途径高校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