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与坚强品格的教育

2019-09-10 20:17罗桂花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14期
关键词:历史学历史教学教育

罗桂花

摘  要: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而历史教学是培养人格的重要渠道。借助这一渠道,本文主要围绕历史教学与坚强品格的教育这一主题,从“坚强”简析、历史教学中的“坚强”典例和坚强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中学生朝着坚强的方向前行。

关键词:历史学  历史教学  坚强  教育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加强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历史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历史教师要树立“学生是历史课学习的主体”,“历史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等观念,正视人格教育的各种因素,开发、利用周围可供进行人格教育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历史课是人格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促使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为此,我在此主要浅谈一下历史教学中关于学生坚强品格的教育,希望学生通过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自己变得更坚强,无论是面对生活还是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

一、 历史教学中的“坚强”典例。

坚强在现代的含义中,是一种更有能承担压力、不屈不挠的精神。关于坚强的典例,历史这门课程中数不胜数。从大范围来看,有很多国家学会了坚强,才赢得了民族独立,进而用坚强的意志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让世界刮目相看。

1、中国的“坚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多民族国家,中国政府认定的56个民族合称为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世界第一大农业国、世界第三大服务业国、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拥有最多的外汇储备,最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亦是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15年6月,中国被授予世界粮食峰会目标奖;同月,《孤独星球》杂志(印度)把2015年“最佳文化旅游目的地”奖项授予中国。

面对如今中国的逐渐强大,以及在世界上地位的越来越显著。作为国人,我们是值得骄傲的,因为中国一路走来,实为不易,除了坦途,还遇到了很多耻辱。就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耻辱来说,中国重新获得民族独立是付出了很大努力的。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中国的坚强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面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战争等战争的失败,还是面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坚强在战争中都表现得尤为突出。也就是依靠“坚强”这一优秀品格,中国最终重新站起来并获得新生。一路走来,坎坷不断,最能证明“坚强”给予中国力量前行的事实。

2、名人的“坚强”。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著名人物依靠坚强的品格赢得了世人的好评,值得我们中学生学习。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龙门人(今陕西韩城南),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正是汉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十岁时,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大约二十岁,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后因为李陵辩护,身体和心灵遭受巨大的折磨。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史记》。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贫苦的家庭。林肯的父亲曾是一个鞋匠,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童年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小时候,他帮助家里搬柴、提水、干农活等等。

这些铸就了他“坚强”的品格,使他成为了美国政治家、思想家、第16任美国总统。其任总统期间,美国爆发内战,史称南北战争,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为此,他废除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而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维护了美利坚联邦及其领土上不分人种、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内战结束后不久,林肯虽遇刺身亡,但是曾位列最伟大总统排名第一位,也是当今评出的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

二、坚强的意义。

坚强是我们人类生存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品格。那么,它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我们从形容坚强的名言中可以深刻领悟到。雨果说“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人在逆境里比在顾境里更能坚强不屈,遭厄运时比交好运时更容易保全身心”、“上天给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给人一份智慧”;西·切威廉斯认为“人生是一次航行。航行中必然遇到從各个方面袭来的劲风,然而每一阵风都会加快你的航速。只要你稳住航舵,即使是暴风雨,也不会使你偏离航向”;卡耐基感慨“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而泰戈尔认为“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

通过以上的了解,我们明白了“坚强”这一品格的重要性。作为历史教师,就更应该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坚强,以此希望学生凭借“坚强”这一优秀品格变得越来越优秀。这便是我这一年来对历史教学的一点希冀和领悟。

参考文献:

[1]杨雨.司马迁.中国和平出版社.1990

[2](美)卡耐基著,刘家裕译.林肯传.中国少年儿童初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历史学历史教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历史微故事的选取原则以及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
近十年竹枝词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