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

2019-09-10 07:22翁梅芬
天津教育·中 2019年12期
关键词:通用技术活动设计核心素养

翁梅芬

【摘要】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对技术问题的分析能力、运用3D软件进行图样表达的能力、创新设计的能力等方面入手,谈如何将通用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的学习“看得见”,让学习的质量“看得见”。

【关键词】核心素养;通用技术;课堂;活动设计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经在《人民日报》撰文吹响课堂改革的号角。他在文中说道: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发展。

课堂是实施核心素养的最佳“落点”,用课堂视角审视核心素养是实施核心素养最为有效的策略。但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在课堂教学中“讲”出来的,而是通过情境创设,活动设计,学习任务的布置和检测等环节培养出来的。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对技术问题的分析能力

通用技术每周仅一节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的45分钟时间非常宝贵。我了解到学生都有注册福建网络空间的人人通账号后,在上三视图这课之前,把前测练习和微课发布在班级空间里,请学生课后登录账号,完成任务。

【设计活动1】

请同学们观看微课,思考下列问题,完成前测练习。

问题1:正投影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通过视频微课,大部分同学都了解到:当平面与投影面平行时,体现的是真实性;当平面与投影面垂直时,体现的是积聚性;当平面与投影面倾斜时,体现的是收缩性)

问题2:为什么要引入三视图?

(通过观看微课,学生观察发现:立体图不同,可能投影到同一个面上的形状却相同;也可能投影到两个相同的面上形状也相同。所以为了把物体完整表达清楚,人们采用了三视图。)

问题3:你发现了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了吗?投影规律是什么?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观看微课,结合课本,小部分学生找到课本78页回答了这个问题。即三视图的投影符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针对这个课前反馈,我在课堂导入部分,特意带领学生研读了课本77页“三视图的形成”,引导学生再次总结了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另外,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对简单几何体及简单手机的建模,了解3D one教育版软件简单草图绘制,从中感知简单立体空间,更加深了对三视图基本原理的理解。)

问题4:三视图要怎么画?

(大部分的学生在微课中找到答案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画三视图的步骤:进行形体分析→确定主视图→选比例→画基准线→画三视图→检查。培养了学生的总结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通过布置前测练习了解学生的知识情况,通过视频微课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对技术问题的分析能力。

二、培养学生技术意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在教学组织上,强调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和应用。学生对空间立体的感受不同,对三视图的理解就不同,这就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制图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立体空间。针对这一特点,我选择了3D软件辅助制图。本节课通过3D one教育版软件直观演示,让学生感知简单立体空间,在操作确认、思辨求证的认识过程,建构正投影与三视图的知识体系。

【设计活动2】

教师演示操作3D one软件,学生尝试应用3D软件认识物体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并通过学习建模的基础知识,了解三视图与物体之间位置的关系。

1.打开3D one教育版软件,简单了解工具与视图导航的应用。

2.在根据前面分析物体的比例大小,确立主视方向,开始在不同的平面内创建简单物体。

①在平面上建一个长方体,大小为长、宽、高60×40×30(单位:毫米);

②复制一个长方体待用,这里用到移动或镜像;

③在长方体的上方的面上靠前中前位置画出长为40、宽为20长方形,用布尔运算减法向下拉伸-30,得到物体1;

④在前面复制的长方体上方的面上靠前中前位置画出半径为20的半圆,并用布尔运算减法向下拉伸-30,即可完成(绘制物体方法很多种)。

小结:简单物体的绘制,主要将物体转化成不同几何面,并运用移动、拉伸、镜像、布尔运算中的加减组合等功能。这个环节的活动设计使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加深了对三视图基本原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技术意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图样表达能力

真实、具体的问题解决情境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创设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解决情境,促进学生通用技术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绘制图样的训练在通用技术课程里面的地位非常高,是所有技术设计的基础,需要一定的练习操作。同时,这部分教学内容实践性很强,而且要求学生用图样准确表达设计意图,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学生很可能产生畏难情绪和枯燥感。为了消除这些负面因素,调动学生学习产品设计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我选择了让学生对讲台收纳盒进行创新设计,创设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下节课应用3D软件进行设计交流做铺垫。

【设计活动3】

理论联系实践——创新设计

教师:前几天我看到一位朋友花60元从淘宝网上购买了一个木制的手机支架,于是就想通过自己学习到的3D制图知识与技能也设计一个手机支架。

1.展示图片。对于一些部分进行了适当的简化。同学们想不想设计一个有自己创意的手机支架?教师从网络上找到了一些素材,供大家参考,想想手机支架设计的要点在哪?

2.实际体验。下面这个是教师为了这节课设计的简单的手机支架,通过前面学习现在请同学们动手体验一下,这个手机支架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两人一组画出三视图中的左视图。

四、采用手机拍摄对学生的三视图进行点评

【设计活动4】

课后探究——创新设计

1.挑战自我:请以小组形式进行分工,设计一个简单而又有创意的讲台收纳盒,并通过三视图来完成表达你们小组的设计意图,可先画出草图,下节课由一名同学上台来讲解设计意图。

2.下载3D one教育版軟件(试用版)。

3.到http://www.i3done.com/lesson学习教程。给出某一个物体的三视图,要求学生想象出物

体的形状并画出事物的立体图形。

在教学实施中,我非常关注教学方法的变革,特别关注教学情境的设计,促使学生能够立足技术实践活动,面向现实生活和真实世界。这个环节的活动设计使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加深了对三视图基本原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图样表达能力,很好地培养了通用技术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学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王颖.语文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落地[J].七彩语文,2017(6).

[3]顾建军,吴铁军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4]李洪金.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读与写,2016(3).

(责任编辑 林娟)

猜你喜欢
通用技术活动设计核心素养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技术试验的实践和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