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9-09-10 12:09王雪艳
天津教育·中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审题能力解题能力

王雪艳

【摘要】每次考完试,都要做质量分析,每次在分析试卷的时候,总能发现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是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造成的,有些问题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造成的。有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他的思路是对的,但是解决问题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错误,这就是说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那么就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审题方面入手,准确把握问题的信息;解决问题的时候,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用最科学最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有的时候还要培养学生说题的能力,多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说题能力;审题能力;解题能力

一、培養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审题,就是通过读题,准确了解和掌握题目中所给出的所有信息,以及这些信息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条件关系,还可以找到哪些关系,从而创造条件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读不懂题目里所给出的信息要求,或者说是对这些信息要求一知半解,似是而非,在没有弄明白所有信息之前就盲目地去列式计算,导致计算结果错误,有的甚至无法计算。所以审题习惯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首要前提。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碰见一个“加”字“多”字,就盲目地以为是加法,相反碰见一个“少”字,也盲目地认为是减法,基于这样的逻辑思维,那么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一定会出现错误。例如:爸爸摘了40个苹果,比小红多摘了17个,问小红摘了几个苹果?有的学生就这样列式计算:40+17=57(个)。问他的时候说是因为“多”,所以就加起来计算,但是他没有搞清楚到底是爸爸多还是小红多,数量之间的关系没有搞清楚。如果不能够及时纠正这样的逻辑思维错误,一旦形成思维定式,那么在以后的列式计算过程中就会出现同样的错误。

二、培养学生学会读题的能力

在教学课程改革过程当中,数学课本当中的许多题目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的,如果不能够联系生活,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想当然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就会犯逻辑上的错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呢?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准确把握其中的信息,适当的时候可以圈圈点点,理解重点词语所包含的信息。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良好的观察能力,要看清各个信息之间的联系,必要的时候学会用图示题的习惯,图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出各种关系,帮助学生思考问题,找出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地把题目中的文字信息转化成图形,帮助学生思考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方法之一。课程改革以后,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大多数都是一些图形结合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图形中所给的信息进行提问,然后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不能提简单的问题,简单的问题不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定要告诫学生要根据图中信息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科学合理,符合图中信息。还一定要告诫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超出图中信息的范围,如果超出范围了就不能够列式计算,同样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根据图中的信息提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问题,教学时一定要对学生科学地引导,让他们养成一个严谨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国.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研究[J].人民教育,2016(9).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审题能力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途径之研究
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刍议
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探讨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借鉴陶行知思想,小议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