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故事力”

2019-09-10 07:47秦玉莲
家长·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故事生物教学

摘要:教师应在生物教学中引入故事元素,通过有“吸引力”的故事导入教学,利用有“牵引力”的故事串起整节课的知识脉络,用“关注力”故事激发课堂的活力,用“传播力”故事让学生记得更久。教师还可以举办生物故事会,让学生变成教学故事的生产者。

关键词:生物教学;故事;故事力

“故事力”即通过故事来影响他人的能力,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平克曾说:“讲故事将会成为21世纪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故事是一种极好的传播思想的方式,《圣经》讲的是故事,庄子讲的也是故事。故事可以迅速打开学生的心门,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传递信念、知识、价值观,把要讲的知识埋藏于情境之中,让学生从中品味出来,学习会更加透彻。

一、故事导入,点燃学生思考的火把

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故事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所以教师上课伊始就可以用故事来引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

在使用故事导入时,要挑选那些有吸引力、有悬念的故事,设疑、设问,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中,为开展教学布好局、定好调、穿好线。例如,在讲《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这一课时,可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检验荔枝DNA找到杀人者,警方在一位遇害女孩的胃里发现了一种呈咖啡色的肉丝状物质为荔枝肉,同时也在嫌疑人家中发现了发霉的荔枝壳。检验人员运用植物DNA检验技术,采用多对引物进行扩增检验,结果证明在死者胃里所发现的荔枝肉和嫌疑人家里发现的荔枝壳具有同一来源的特性,在所有引物扩增检验中,果肉和外壳都呈现出相同的DNA普带。这说明,在受害者胃内发现的荔枝肉与在嫌疑人家中发现的荔枝壳是同一棵树上结的果实,在证据面前,嫌疑人供认了犯罪过程。这是为什么呢?引出本课的核酸概念。故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能够设疑,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有“力量”的故事能够牵引整节课的教学脉络,支撑起章节的知识框架。例如,同样是上面的这则故事,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分析其中的技术特征,比如植物DNA检验是利用随机引物扩增技术进行检验的,它可以在不知特异DNA序列的情况下检测DNA的多态性,在实际应用中,利用植物DNA技术可以确定不同种类的植物,找出具有相同DNA型的植物,从而确定相同的来源,为案件提供科学证据。整个反应只需要一次扩增就可得到反应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即使是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系也能产生出不同的差异性,显示其极高的灵敏度。章节的知识框架和故事情节有多个结合点。故事的力量还在于故事背后传递更多的道理,还是以该故事为例,教学的尾声,教师还要讲述受害女孩因轻信他人而遭受不幸,教育学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呵护生命。

二、故事插入,活跃课堂氛围

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要学生整节课都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困难的。在教学实践中,伴随教学内容展开,学生注意力可能就开始分散,这时候需要教师应用教学策略,用有“吸引力”的故事重新唤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这时候的故事不但要能激发热情,更要和教学的内容高度契合,能够起到教学承上启下的作用。故事的力量不仅仅是学生课堂的“提神醒脑”剂,还要能够将复杂的知识结构用浅显、直白的故事提炼出来。例如,在做《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需要在滤纸上画滤液细线,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细、直、平,并且要反复多画几次。但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不明白。我就讲了个故事——色素100米赛跑,组织者为了比赛的公平公正,要求所有选手必须要在统一的起跑线,画条笔直的滤液细线,因为色素们体力波动很大,每次比赛成绩差异较大,所以要多跑几次,这才要画几次让色素充分地分布在细线上。最后跑下来结果是:冠军是胡萝卜素,亚军是叶黄素,第三名叶绿素a,第四名是叶绿素b,配合教师的肢体动作,学生在生动的故事中、在轻松的笑声中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故事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语言文字,还有肢体动作,教师在课堂上讲述教育故事的时候附以肢体语言,更能够增加故事的感染力,走入学生的内心。

三、故事收尾,余音绕梁

故事能给人遐想空间,故事让人念念不忘,好的故事有“传播力”,可以广泛传播。在教学时使用故事,让课堂有了传播力,能够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教育意义。例如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章节,向学生讲述电影《风声》中的故事,地下工作者顾晓梦将情报转换成摩斯密码缝制在旗袍上,在死后传递给了李宁玉,她传递情报的方法与生命科学中的遗传学相似。在细胞核内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这就是转录的过程,MRAN相当于情报员,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把遗传信息相当于情报传递出去。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收到“情报”之后,通过TDNA的运输,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这就是翻译的过程。“我不怕死,怕的是爱我者,不知我为何而死”,故事中顾晓梦的这句台词,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学生在记住这句台词的时候也熟悉了相关知识点。

四、期末故事会,掘得一泉活水

讲故事将会成为21世纪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学生不应该仅仅是生物故事的“消费者”,也可以成为生物故事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每到学期结束,教师可以安排一节课的生物故事会,让学生将习得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融入故事中,当他们能够将生物知识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也是学生构建自己的生物知识框架的过程。在学期中段的时候,教师和课代表事先策划好故事会的主题、内容与形式,由学生自主申报要讲述或者是要改编的故事,尤其要明确故事背后隐含的知识点、教育意义、价值观。经过教师审核之后,学生开始自主准备故事。在临近期末时,教师专门拿出1~2节课来举办故事会,形式为学生讲故事,教师从学科知识的角度点评故事,这也是一种形式新颖的复习方法。讲故事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生物学科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锻炼学生走上讲台,勇敢展示自己的能力。

(责编  张  欣)

参考文献:

[1]洪园园.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课堂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5.

作者简介:秦玉莲(1981-),女,汉族,江苏无锡市人,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园艺学教学。

猜你喜欢
故事生物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见解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故事细节语言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