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2019-09-10 15:39赵勇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夜蛾低龄成虫

赵勇

草地贪夜蛾也称秋黏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是当地重要的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现已入侵到撒哈拉以南的44个非洲国家以及亚洲的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有进一步向以东南亚、大洋洲和中国南部为主的亚洲其他地区入侵蔓延的态势。

一、危害症状

草地贪夜蛾为迁飞性害虫,成虫可在几百米的高空中借助风力进行远距离定向迁飞,每晚可飞行100 km。可取食玉米、水稻、小麦、蔬菜、大豆等多种植物,以为害玉米最为严重。

草地贪夜蛾一年可发生多代,适宜发育温度为11~30 ℃,在28 ℃条件下,30天左右即可完成1个世代。雌成虫可以多次交配产卵,一生可产卵900~1000粒,在适合温度下,卵在2~4 d即可孵化成幼虫。

幼虫取食叶片可造成落叶,其后转移为害。有时大量幼虫以切根方式为害,切断种苗和幼小植株的茎;幼虫可钻入孕穗植物的穗中,可取食番茄等植物花蕾和生长点,并钻入果实中。种群数量大时,幼虫如行军状,成群扩散。在玉米上,1~3龄幼虫通常在夜间出来为害,多隐藏在叶片背面取食,取食后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低龄幼虫还会吐丝,借助风力扩散转移到周边的植株上继续为害。4~6龄幼虫对玉米植株的为害更为严重,取食叶片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形孔洞,也可将整株玉米的叶片取食光,严重时可造成玉米生长点死亡,影响叶片和果穗的正常发育。此外,高龄幼虫还会蛀食玉米雄穗和果穗。

二、草地贪夜蛾的识别

草地貪夜蛾幼虫龄期不同,受害症状不同,可根据危害症状判断幼虫龄期,明确重点调查部位。

初孵时全身绿色,具有黑线和斑点。生长时,仍保持绿色或成为浅黄色,具有黑色背中线和气门线。老熟幼虫体长35~50 mm,在头部具黄白色倒 Y形斑,黑色背毛片着生原生刚毛(每节背中线两侧有2根刚毛)。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如密集时(种群密度大,食物短缺时),末龄幼虫在迁移期几乎为黑色。幼虫共6龄,体色和体长随龄期而变化,低龄幼虫体色呈绿色或黄色,体长6~9 mm,头呈黑或橙色。高龄幼虫多呈棕色,也有呈黑色或绿色的个体存在,体长30~50 mm,头部呈黑、棕或者橙色,具白色或黄色倒 “Y”形斑。幼虫体表有许多纵行条纹,背中线黄色,背中线两侧各有一条黄色纵条纹,条纹外侧依次是黑色、黄色纵条纹。草地贪夜蛾幼虫最明显的特征是其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头部呈明显的倒“Y”形斑。

三、防控方法

(一)物理防治

1.重点做好监测工作。草地贪夜蛾成虫种群动态监测是探明发生分布区域、预测卵和幼虫发生期和发生程度的重要依据。成虫一般在夜间进行迁飞、交配和产卵等活动,以温暖潮湿的夜晚最为活跃,白天藏身在地面的植物残枝叶片或其他隐蔽处,也可在叶片基部的叶腋处。成虫寿命为 7~21 d,平均约为10 d,多为 14~21 d。草地贪夜蛾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性诱性,可利用测报灯和性诱剂在成虫适宜发生场所进行虫情监测,减少田间落卵量,诱杀控制成虫种群

数量。

2.使用成虫诱杀技术。在成虫发生初期,集中连片使用太阳能自控,多方式高效害虫诱捕器,在田间每公顷安装一套,诱杀草地贪夜蛾,同时诱杀其他鳞翅目等害虫

成虫。

3.使用性诱剂诱杀。采用配套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芯的夜蛾诱捕器,以 1 套/667 m2的密度连片大面积使用,诱捕时间从成虫开始,诱捕器进虫口高于地面 1.2~1.5 m。

(二)化学防治

玉米生长季开展大田普查,抓住低龄幼虫防治关键期,加强普查,确保早发现、早控制,注重区域联防和统防统治。

(三)生物防治

选用生物农药防治应在卵孵化盛期施药,可选择喷施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制剂以及多杀菌素、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

(四)应急防治

选用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防治,可在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玉米田虫口密度达到10头/百株时(参考玉米田2代黏虫防控的虫口密度指标),可选用防控夜蛾科害虫的高效低毒的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氟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苏云金悬浮剂、氟铃脲. 茚虫威、甲维盐·高氯氟、溴氰虫酰胺等喷雾防治,注意轮换用药,以免产生抗性。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防效更好。

猜你喜欢
夜蛾低龄成虫
两种草地贪夜蛾卵寄生蜂的田间寄生作用调查
人民日报: 低龄不再是恶行的“免罪金牌”
中国南方竹区4种竹笋夜蛾的形态比较研究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行政拘留执行年龄拟降低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低龄留学当慎行
夜蛾的本领